分卷阅读102(1/1)

    圣上继位至今,迟迟不开选秀,莫不是因为看不上自家贤惠淑良的贵女。

    否则怎么就选了“离经叛道”的钟离熙。

    这口味……

    太奇特了。

    是不是政治联姻?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就被喷了。

    圣上要想抬举钟家,给钟离熙赐婚赏赐,实在不行封个县主郡主,方法多得很。

    何必直接就下旨立后了。

    要是为平息流言,圣上这牺牲也太大了。

    皇后立下,可不是轻易能废的。

    梁太后就是先例。

    先帝再不喜欢,都没能奈何。

    朝中选秀的事提了多少次,圣上照例不肯松口。

    莱国公府的嫡女在宫中留了两年,圣上都没给名分。

    足可见圣上对后宫把控之严。

    大臣们简直要呕死。

    他们抢破头想将自家贵女送到宫里,最后被钟离微捡了大漏。

    原来圣上竟喜欢这种类型的。

    想想圣上的性子,确实是与众不同。

    说不准就是钟相千金不走寻常路引起了圣上的兴趣。

    再想想圣上颁下圣旨的时间。

    大臣们有了一个吐血的念头——

    圣上怕不是因为流言才关注到钟相千金,冲冠一怒为红颜。

    他们帮了倒忙,给钟相做了嫁衣!

    别看莱国公府常被嘲靠裙带关系,“吃软饭”。

    实际上,朝堂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羡慕。

    能躺赢,谁想累死累活。

    戎狄不老实,武将还能靠战功获得爵位。

    文臣就更难了,三朝元老致仕,朝廷也就加封个“太师”、“太傅”之类的虚衔,赏赐点金银财宝就没了。

    爵位压根就摸不到边。

    子孙稍微不争气点,没考中进士,人脉一断,不要五十年家族就没落了。

    没落了想要东山再起,又要几代人的努力。

    哪里比得上勋贵。

    祖上只要有爵位,时时刻刻能在圣上身边刷脸,后辈有一个出息的,说起来就起来了。

    文臣看不惯勋贵出纨绔子弟,未尝没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

    当今圣上年少继位,后宫空无一人。

    第一批选秀进宫的那就是老人,和圣上的感情非同一般。

    自家贵女万一要是有大造化,起码保得家族三代无忧。

    谁能不眼红。

    若没人吃到桃子就算了,偏偏有人吃到了最大最甜的。

    而且人家根本就没想吃。

    你们非要送人家嘴边,让人不得不吃。

    圣上确实大方,爵位说给就给。

    偏偏和他们没半点关系。

    无论豪门世家,还是清贵大臣,都没心思讨论什么“为妇之道”了。

    再贤淑端庄,圣上不喜欢顶什么用。

    不如看看自家贵女的性子还能不能救。

    皇后立完,不还有四妃之位。

    好歹不是两眼一抹黑,知道了圣上的喜好。

    汴梁的流言没了高门世家的裹挟,稍加引导,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皇帝要立的皇后,哪能不好。

    “我就说好竹不出歹笋,钟大人可是首辅,他闺女能不好。”

    “烂心肠的,人家姑娘奉太后和圣上的旨意去灾区,被他们都说成什么了。”

    “还有劳什子不安于室,就是那些酸儒讲究。”

    “照他们说,咱们这些出来干活的,都该被休不成。”

    汴梁的大媳妇小姑娘终于敢抬头反驳。

    民间男女大防本就更加宽松,乡间地头干力气活,还要分开男女不成。

    寻常人家挣生活,单靠男子怎么能成,谁媳妇不是忙里忙外。

    尤其是健妇,干的活不比男子少,在家中地位颇高。

    先前流言飞起,成了刻薄婆婆的杀威棒,恨不得将媳妇压得死死的。

    出言反驳就是不守妇道。

    她们哪里敢说话,有姑娘的不敢放出门,生怕坏了名声。

    现在圣上都娶钟家千金做皇后。

    这说明什么?

    皇家都喜欢能干的媳妇,都没有那么严的男女大防。

    汴梁水井旁又聚了一群小媳妇,七嘴八舌地说着。

    女子一生不易,谁愿意身上多戴枷锁。

    福寿殿,茶香袅袅。

    大周最尊贵的母子相对而坐。

    梁太后完全不能从圣上悠然的脸上探出丝毫情绪。

    圣上的心思越发难猜了。

    明明还不到弱冠之年,却已经能将朝堂上的大臣们牵着鼻子走,不落下风。

    或许有人天生就是做皇帝的料子。

    否则怎么解释圣上没接受过储君教育,仓促登基后,无师自通地理顺了朝堂。

    钟相背后站着的是圣上,人尽皆知。

    早在高门不敢和圣上正面争锋,只敢借力打力时,或许他们都没意识到对圣上的敬畏。

    抑或意识到了,却在自欺欺人。

    就连身处后宫的太后都看出,现在的圣上已经占尽上风。

    先帝在位“憋屈”了十几年都没能办成的事,圣上办成了。

    圣上继位后的“随手之举”,短短时间便展露峥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