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1/1)

    宰相府、禁军、科院,以及深不可测的暗卫,都是圣上的利刃。

    朝堂要紧的政权军权圣上都攥到了手里,提拔起来一批亲信之臣。

    外拒戎狄,内抚百姓。

    端得是功绩民心所向,实权在握。

    摊丁入亩,损得是所有官员的利益。

    然而大半官员都只敢明哲保身,最多给流言添油加醋两句。

    高门压着钟相攻击,未尝不是临终挣扎。

    说句不好听的,钟相没了,圣上还能推出来李相、王相。

    只不过拖延时间罢了。

    这要放到先帝时,谏官的唾沫都能将太清殿淹了。

    结果很显然,高门出了个昏招。

    挑拨离间没起作用不说,反而让钟相更上一层楼。

    汴梁的流言汹涌澎湃,圣上却放任自流。

    梁太后没怀疑过圣上会是最后的赢家,只是暗中感叹过“圣心难测”。

    任谁看圣上都像是在拿钟相“祭天”。

    待时机成熟,圣上顺应“民意”将钟离微贬斥。

    既能让高门解气,又能把自己人放到首辅的位置上。

    一箭双雕。

    梁太后只当圣上终究是对钟离微起了芥蒂。

    钟相再好,也是先帝留下的辅臣。

    圣上翅膀硬了,想换一个听话的首辅也正常。

    谁料两道圣旨砸下来。

    梁太后是彻底看不懂了。

    相府千金怎么就成皇后了呢?

    圣上就如此看重钟离微不成,还是另有所图。

    梁太后不禁阴谋论。

    临近年关,正值朝堂忙碌的时候,叶敛来福寿殿自然不止是为了喝茶。

    立后一事,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全看上不上心。

    如果不上心,立后一事扔给礼部,叶敛只要露个面就成。

    就像先帝的丧礼,一切遵照旧例。

    一样挑不出错。

    但在皇室,挑不出错就已经显示出上面的态度。

    加恩以示荣宠,一切都照旧例就说明了无感。

    大周建朝至今,只有过册封皇后,没有迎娶皇后的先例。

    是隆重点,还是简单点,都能被心眼子多的大臣瞧出无数门道。

    叶敛要用钟离熙,自然不能慢待。

    他于是便想到了太后。

    “圣上要哀家给钟家小姐脸面?”梁太后一脸狐疑。

    她莫不是会错了意。

    叶敛无奈点头,“钟相肱骨之臣,朕也不想寒了他的心。”

    梁太后满头黑线。

    圣上这是偏心偏到了嘎吱窝。

    这可不是寻常嫔妃,这可是皇后。

    就是没有立后大典,朝臣都恨不得将自家贵女塞到宫里。

    往近了看,她侄孙女还没名没分的留在宫里呢。

    又是立后,又是封侯的,就这还担心钟相“寒心”?

    要不是年龄辈分对不上,大周先祖也没“异癖”,梁太后都怀疑到底是看中钟相千金,还是看中钟相了。

    简直离谱!

    叶家难不成还出了个情种。

    不得不说,这就是叶敛与太后的代沟。

    叶敛请求太后出面盯着礼部立后事宜,顺便在年底宫宴的时候表现得亲热点,表明皇家对未来皇后的看重满意。

    为了的是提高钟离熙的威望。

    威望高的皇后,行事无疑更加痛快。

    简单来说,给得意干将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梁太后收拾好崩坏的心情,缓声道,“圣上既是要立后,宫中是不是也该进点人?”

    皇后都立了,其余嫔妃也该配上。

    开枝散叶,圣上也到了有皇子公主的时候。

    “宫中有皇后就行,朕不喜欢人多。”

    第67章 混乱

    叶敛一句话把太后接下来的话堵了回去。

    梁太后不敢确定圣上是真觉得宫中有皇后就够了,还是没看上其他贵女。

    尤其是梁施芊。

    梁太后很愁。

    按照常理,梁施芊漂漂亮亮的小姑娘,性格也好,圣上就是不喜欢,也不至于排斥,看在莱国公府的面子上,也就纳进宫了。

    反正占便宜的总归是圣上。

    但当今圣上偏偏与众不同。

    朝臣一提起选秀,圣上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不就哭穷。

    活像皇宫里养不起几个嫔妃一样。

    现在好不容易要立后,还是一副老样子。

    如此什么时候能诞下皇子。

    梁太后很想劝一劝,话到嘴边又停住了。

    她不是圣上生母,最忌交浅言深。

    好在圣上大婚后,她手中的金印就能彻底还回去。

    圣上的事就让那些朝臣们头痛去吧。

    她这个老太婆不想管了。

    叶敛察觉梁太后的欲言又止,将茶盏放下。

    “母后想必耳闻,大周风雨飘摇,朕实在无心后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