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3(1/1)

    百姓可太好奇这群远道而来的异国人,垫着脚看一眼,和身旁人嘀咕两句。

    “这两人站在一起,一白一黑,跟那太极图似的,这两个人不能是一个地儿的。”

    “哈哈哈,你瞧那女人,腰箍得我都害怕,怕是肠子都挤坏了。”

    “红色头发,真的是红色头发,跟着火一样,这晚上看着可吓人。”

    围观的百姓兴高采烈,只觉得看不够,跟着船队的人到了宫门口才停下。

    第106章 公主

    大都的构造仿汴梁,皇宫同样如此。

    朝见外国来使的宫殿定在了紫宸殿。

    钟离微脸上挂了一抹笑意,心中暗叹自己修养不到家,喜形于色,等到殿中时,才发觉自己的格格不入。

    几位尚书大人朝钟相招招手,胡大人笑容满面,“君实可真是稳得住,大事面前也是不急不缓。”

    朝臣的脸上都挂着笑意,远处的莱国公和陈国公不知道怎么合了性情,在一起开怀大笑。

    钟离微的年纪在一众朝臣中称得上年轻,他也不是仗着首辅的身份就自傲的,因此和朝中官员虽然关系平平,但相处还算融洽。

    毕竟宰相府要干活就脱不开六部,叶敛和几位尚书大人也没少打交道。

    “胡大人说笑了。”钟离微无奈道。

    胡大人笑笑,春风满面。

    不怪他得意,先是户部在六部力争,抢到了常用药的使用推广一事,几种常用药已经在大都城郊分发,效果不错,听说就连地主富户都在打听。

    胡家长子跟着父亲在户部做事,如今官位正好卡在四品的位置,常用药若是顺利完成,位置能动一动,凭借胡大人在户部的香火情,未来前途不会小。

    而后还有远洋船队返航,带回了不少奇珍异宝,户部的府库大进账了一笔,纵然和胡大人没什么关系,但看到银子胡大人就高兴。

    要知道船队营建之初,户部可是大出血。

    更何况出海是扬我大周国威,船队出海前满载着货物出发,回来时可不一定能带回来好东西。

    在胡大人眼中,这和撒着银子玩有什么区别,都是败家。

    要不是体谅陛下年轻气盛,加上府库确实宽裕不少,胡大人才不能哭丧着脸批钱,要是先帝这般作死,他能涕泗横流,撞柱死谏。

    胡大人抱着银子打水漂的心态批得银子。

    现在府库进账的银子岂不是白赚的!更何况这笔银子比他当初批出去的还要多。

    朝廷的好事都落在了他头上,胡大人怎么能不高兴。

    不怪钟离微都忍不住破了戒。

    大周先祖建朝就一直着眼于附近的“一亩三分地”,甚至因为北边戎狄不安分,吸引住大半视线。

    戎狄虎视眈眈,岁币沉重,府库不堪重荷,仅是守住先祖的基业都不容易,哪里还有开疆扩土的心思。

    可偏偏有前朝强盛之时做对比,先不说几大盛世,一统天下,就说八方来朝的风光,大周都没有。

    虽然大周结束了前朝末年的战乱,对戎狄宽容也有休养生息之意,但到底是逊色于前朝。

    可现在不同。

    远洋船队带来的外使使前朝都未有的,说一句万国来朝有些水分,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眼见圣驾将临,紫宸殿的大人们整整衣冠,收敛笑意,端起国之卿士的风度。

    鸣鞭声响起,陛下驾到,朝臣齐拜。

    “微臣参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罢声音一顿,似是始料未及,补充道,“皇后娘娘千岁。”

    高台之上的叶敛登高望远,将此幕尽收眼底,微微一笑,“众卿平身。”

    朝臣起身,这才注意到,不知何时,高台之上已经多了凤座。

    凤座比龙椅稍小,位置低于龙椅。

    叶敛拉着钟离熙落座,紫宸殿不似太极殿,后宫不准入内。

    紫宸殿是重要宴会的宫殿,科举殿试就在此举行。

    殿试所谓天子门生,也有过皇后陪同的例子,毕竟圣上是座师,皇后也算师母。

    如此类比,皇后出现在紫宸殿意外,但不能说不可以。

    “宣外使觐见。”

    三名声音浑厚的礼官依次传递,将这句话喊了三遍。

    以沈溪为首,船队成员和外使从殿外缓步入。

    新科进士金榜题名入金殿,意气风发,船队成员又何尝不是,他们都是寻常人家的水手,如果不是此等大功,怕是一辈子不能踏入。

    远洋航行一路的艰难险苦和命悬一线,在此刻烟消云散。

    沈溪原本尚算白皙的皮肤,经过两年的风吹日晒都变得黝黑,纵然换了衣服,仍难掩风尘,不过精气神倒是极好。

    “微臣参见陛下,幸不辱命。”

    沈溪身后便是各国外使。

    繁琐的礼节,高耸的宫殿,好似没有尽头的台阶,肃穆的群臣,将皇权的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本就紧张的外使更加诚惶诚恐。

    肤色发色各异的男女外使紧跟在沈大人后面,颇有些束手束脚。

    朝臣虽说有所耳闻,有了心里准备,但发色肤色迥异的人站在面前,依旧是让人震惊的事情,就连钟离熙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叶敛则是欣慰,黑人白人黄人都有,足见船队走得多远。

    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叶敛带着笑容却又不失威严让他们起身,接见外使。

    自到大周后,两月间沈溪便一直教导外使礼仪。

    或许外使在当初还有些排斥大周的跪拜之礼,但见识过大周的强盛后,已经是心甘情愿。

    等这些人开口,朝臣的眼中更多了惊异。

    这些外使居然会说官话,虽然难免有奇奇怪怪的口音,想必也是认真学过。

    因为这个,朝臣的好感更多了几分,学官话代表大周强盛,内涵难免让人热血沸腾。

    麦尔思和霍其亚老老实实地觐见,呈上他们国家的珍宝。

    大约是从沈溪处打听过叶敛的喜好,除去宝石香料,几个国家都送上了本国的特色的植物种子。

    看得出来,他们国家对大周极为重视。

    叶敛对宝石香料的兴趣不大,对这些种子倒是重视。

    虽然仍然没有番薯土豆玉米这些高产作物,但远洋航海既然有一次,就能再二再三,见识过航海妙处的胡大人也不可能阻止,早晚能找到。

    叶敛一点都不着急。

    “番石榴和哈密瓜,想必皇后会喜欢吃。”叶敛想,决定将这些种子交给何钦。

    正在叶敛想着如何改良种子,好种出更甜的哈密瓜时,一位金发碧眼的外使出列,引起一阵惊呼。

    原因无他,这个外使竟然是女人。

    “土伦国使臣索莫菲尔顿.坎蒂思,参见大周皇帝。”

    朝臣不禁皱眉,当初圣上因萧太后为女子,决定任用女使时,朝臣便不太愿意。

    土伦国派一个美艳的女人为使臣,难不成是看不上他们。

    察觉出大周朝臣的怒意,另一位使臣连忙站出来,用着磕磕绊绊的官话说道,“坎蒂思公主是我土伦国明珠,和王子一样拥有继承王位的权力。”

    他大概也从大周朝堂上整整齐齐都是男子中,窥测出一丝门道。

    虽然土伦国同样是男尊女卑,有王子在就不会让公主继位,国王千辛万苦将公主送过来也不仅仅为了出使,但不妨碍土伦国使臣用继承权给公主增光。

    坎蒂思公主穿着土伦国的服饰,将腰勒得极瘦,雪白的脸上微微泛红,金发碧眼,眼眶深邃,微微俯身,美艳而不失优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