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1/1)

    能换点实际好处最好。

    就算不能,钟离熙也要让圣上知道她的想法。

    “臣妾是女子,但也知忠君报国。”钟离熙一字一句说道。

    叶敛松开眉头,“是我狭隘了,对不住皇后。”

    当他用世俗的眼光来想所有女子时,便已经是错了。

    叶敛不禁反思,他的思想是不是已经潜移默化被影响了。

    毕竟朝中的武将,谁不是满身伤痕。

    他却从来没有想过祛疤一事。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歧视”。

    男女平等,重要的条件之一便是一视同仁。

    叶敛接着说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不是完人,多谢皇后提点。”叶敛诚恳道。

    钟离熙听到这句道歉,心中的烦闷倏然就散了,反倒是涌出一丝愧疚。

    她貌似有些“恃宠生娇”了。

    竟然敢当面反驳陛下。

    “恃宠生娇。”钟离熙心中咀嚼着这个词的含义。

    多么稀奇,这个词居然能用到她身上。

    不过,圣上的话确实解了她的心结。

    她刚刚说话好像确实有点不客气。

    钟离熙起身,从匣子中取出一枚荷包,塞给叶敛。

    “这是臣妾闺阁时绣的,陛下不要嫌弃。”

    荷包是玄色,用金线绣了仙鹤,栩栩如生。

    钟离熙不擅女红,这荷包还是未入宫前被柳嬷嬷手把手教着才绣出来。

    大周男女成婚后,妻子要负责丈夫的贴身衣物。

    当然,这不一定适用于帝后之间。

    殿中省宫女太监一堆,哪里用的上主子亲自动手。

    收到荷包的叶敛很是意外,想从钟离熙的脸上探出些许端倪。

    无果。

    荷包的含义非比寻常。

    叶敛捏了捏荷包,终究是佩在了腰间。

    虽然速度比他料想的要快一点儿。

    第96章 复鸣学宫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汴梁的阳光有了炙热的味道时,南诏最后一郡汝阳失守。

    南诏王生擒,南诏灭亡。

    辅国将军邱挽卿即将班师回朝。

    汴梁的百姓只觉的刚刚送走邱将军,短短一月就灭了一个国家,言语间全是骄傲。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背后正是富强的国家给的底气。

    太清殿的气氛却是冷凝。

    事情起因是南诏已灭。

    今日朝堂之上谈论的便是如何安置南诏王以及南诏旧臣,以及后续南诏的安排。

    南诏王作恶多端,纵然生擒,叶敛都不会因为王位而放过他。

    唯一需要讨论的是让他怎么死。

    谁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南诏王虽顽固不化,但我大周泱泱大国,不与计较,为显宽宏,还应以礼相待。”

    “陛下主动开战是不义,理应厚待亡国之君。”

    “臣附议,大周国力强盛,何必与蝼蚁计较,不妨让南诏旧臣当富贵闲人,以显陛下恩德。”

    朝堂顿时一静。

    熟悉当今风格的朝臣面面相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哪里来的愣头青,在这里大言不惭。

    叶敛淡淡道,“南诏王鱼肉百姓,贪婪成性,封王爵,诸位可真是大方。”

    不知道的还以为南诏王有什么功劳。

    叶敛的目光落在几名谏官身上,毫不客气地说道,“你们是圣贤书读多了,将脑子都读傻了不成。”

    “这都是谁的人,领走!”叶敛简直要气笑了。

    难不成要时不时试探他一下,看看他是不是傻不成。

    徐尚只觉得自己无妄之灾,想要仰天长啸。

    他做错了什么,要给下属收拾烂摊子,关键还不是他一派的。

    但谁让他是御史中丞。

    “微臣管教无方,陛下恕罪。”徐尚请罪道,努力咬着后槽牙。

    直面圣上雷霆之怒的朝臣,忍不住心中骂人。

    首辅尚书都没说话,就显着你了。

    身旁的官员都不着痕迹地远离了这些谏官。

    脑子不好使可是能传染的。

    风暴中心的几名谏官两股战战,将希望寄托在前方的徐大人身上。

    他们只想出个风头而已,没想惹怒陛下。

    何况他们觉得自己说得也没错,南诏都亡了,陛下何必咄咄逼人。

    历朝历代都要优待俘虏的,他们是为陛下的名声着想。

    徐尚若是知道这些人的想法,估计会气吐血。

    不怕傻的,不怕蠢的,就怕自以为聪明的。

    也不看当今圣上需不需要这点名声。

    “徐大人挑人的时候眼睛还要放亮点。”叶敛嫌弃地说道,“别什么人谏院都收。”

    不过念在文人相轻,谏院更是难管的份上,叶敛没多难为他。

    徐尚起身忍不住苦笑,陛下在质疑他的识人之明。

    一旦在圣上心中留下识人不清的印象,想改变就难之又难。

    徐尚心中发了狠。

    别说一个书院抱团,就是崔翰本人在,他都要好好掰扯掰扯。

    “朕心意已决,南诏王斩首,南诏旧臣交大理寺审查,无罪者释放,有罪者依律处理。”叶敛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