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1/1)

    他确实不如钟离微纯粹。

    崔翰的眼睛闪了闪。

    “崔先生,知行书院闻名江南,学生早想拜访。”

    一位身着月白长袍的年轻学子形容激动。

    崔翰彬彬有礼,谦逊道,“当不得如此盛名。”

    送走几位年轻儒生,崔翰端起案上茶盏,心情恢复了平静。

    该说不愧是钟离微吗?

    崔翰本以为自己能够心无波澜,却是高估了自己。

    不过……

    崔翰打量着杯中被惊动的茶叶。

    钟离微平步青云,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钟相。

    他也不差,桃李满天下,不是吗?

    崔翰捏紧茶盏,又忽然放下。

    钟离微身边只跟了一位“弟子”。

    可以说很低调,甚至于“寒酸”。

    钟离微的地位已经足够“开宗立派”,和他齐名的几位当世大儒,身后都跟着徒子徒孙。

    唯有钟离微“凄凄惨惨”。

    但他的身份注定无法低调。

    崔翰过后,众人的眼神落到他身上。

    “草民抛砖引玉,钟相可否赐教。”崔翰的态度很是谦逊。

    崔翰和钟离微的往事,在场众人少有不闻。

    众人对视一眼,闪过一丝趣味。

    终于进入正题了。

    现在讨论的话题是“人性善恶”。

    崔翰代表的理学,观点是人性本恶,因此要“存天理,灭人欲”,将三纲五常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这个观点钟离微不能苟同。

    尤其所谓的“灭人欲”。

    何为“人欲”,人的本性是追求更富裕的生活。

    百姓想要吃饱穿暖,吃好穿好,为子孙后代积累财富,这很正常。

    “灭人欲”,是愚民的手段,让百姓甘于贫苦,削减不满之心。

    同时培养出一批“伪君子”。

    朝中数万官员,当初选择迈入仕途,寒窗苦读数十载,愿意历经科举乡试、会试和殿试等大关,很难是抱着纯粹的为民做主的心思。

    天下没有如此多的“圣人”。

    光宗耀祖,出人头地,青史留名……

    无不是人欲。

    既是如此,又何必羞谈人欲。

    人欲利用的好,同样是利器。

    张口闭口“灭人欲”,并不能培养圣人。

    因此无论是“人性善”,抑或“人性恶”,钟离微都不同意。

    钟离微的态度更为理性。

    在他看来,人性复杂,无所谓善恶。

    人刚出生时,没有思想,是白纸一张。

    是善是恶,全看后天的培养和个人的选择。

    就如同功名利禄。

    本身并没有错,功名利禄而寒窗苦读更没有错。

    往远了说有“千金买骨”招徕人才的典故。

    往近来看,大周先祖建朝之初,提高官员俸禄和待遇。

    只要不过分,不贪婪,功名利禄可以是正当的激励。

    科举激励天下百姓向学,使人才为朝廷所用,岂非好事。

    光秃秃地说“一心为民”,着实虚伪了些。

    扩大到百姓身上是同样的道理。

    当人连基本的生活都顾不住的时候,道德的底线就很难约束。

    数月前,黄河水患,百姓衣食无着,谈何教化。

    仓禀实而知礼节。

    他们一群文人在这里空谈人性,有什么用处。

    说实话,钟离微对崔翰的理学有些失望。

    但钟离微为人审慎,话自然不能说得那么直白。

    一旁的“弟子”就没有这般好脾性。

    “小子有问,想要请教崔先生。”

    崔翰似是疑惑,“这是钟相新收的弟子?”

    钟离微停了一瞬,而后点点头。

    众人不禁上下打量这位有些“冒失”的年轻人。

    钟相少收弟子,算来算去也就先前的李瓯一人,后来还因为儿女的婚事,形同陌路。

    这年轻人有何可取之处?

    这是众人的想法。

    这位“弟子”正是女扮男装的钟离熙。

    她早就对崔翰的大名好奇。

    理学看似无关女子,实则不声不响地将女子的地位降到最低。

    何为理学的“天理”,男尊女卑,父尊子卑,君尊臣卑。

    女子成了最底层的存在,最大的作用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正因如此,她成为女官,赈济灾民,干了男子该干的事,便成了“大逆不道”。

    即便她做的不比男子差。

    男女之别就能盖过所有功劳。

    钟离熙的心中早就憋了一团火。

    不吐不快。

    “弟子有惑请问崔先生,何为人欲,何为天理?”

    “所谓三妻四妾是否为人欲?”

    “天理和人欲又如何区分?”

    钟离熙目光灼灼。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