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1/1)
父皇想要安抚他,殊不知他已经看清父皇的意图。
他要感谢父皇的制衡之术,让他有了一争之力。
拓跋护攥紧虎符。
他明明比大哥更适合储君之位。
“父皇你老了……”拓跋护幽幽道。
北燕的密信靠近火焰,被烧的干干净净。
叶敛背手看向门外,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下。
“密切监视北燕王庭,必要时帮大阏氏一把。”
圣上的声音消散在太清殿,无一人应答。
但成德知道暗卫已经将圣意传达出去。
暗卫是越发神出鬼没了。
明明到了六月,成德却觉得有股凉意。
叶敛垂眸,端起茶盏,撇去表层茶叶,却没有入口。
北燕稳住了,西秦丞相是个聪明人。
外患暂时解决,内忧还没结束。
好在黄河治水初见成效,灾情得到了遏制。
叶敛指尖划过钟离熙的折子,心中一定。
他没想到钟离熙给了他如此大的惊喜。
及时控制住疫情,避免了疫病传播;与灾民同吃同住,稳定灾民情绪。
后勤经营井井有条,主动翻阅医书,协助太医将刚刚冒出苗头的疫病掐灭在济宁府外。
有效化解了潜在的动乱,让钟相免于左支右绌之苦。
疫病猛于洪水。
若疫病肆虐,洪水就算止住,人心惶惶,治水的效果要大打折扣。
北燕和西秦也未必像现在这般好打发。
如此大才,困于抚孤院太委屈了。
如今崇宁长公主逐渐接手抚孤院,他要给钟离熙重新找个更好的去处。
子夜察觉出宿主的满意,为自己的点了个赞。
不愧是它看中的人。
正如叶敛猜测的那般,子夜是喜欢钟离熙没错,但也确实是无利不起早。
子夜升级后,有了一个新功能。
正如宿主能够从小世界中获取气运反哺。
子夜也有了类似功能。
帮助人才更快崭露头角,济世救民,能够获取相应积分。
子夜考量多方后,鸡贼地选了钟离熙。
在钟离熙身上,子夜罕见的看到了宿主初执行任务时的韧性。
救助启蒙天下女子,多么大的功劳。
多给它点积分不过分吧。
就它上涨的积分来看,钟离熙在灾区做的可不是小事。
钟相有才,却不会润色灾区的奏折。
剩下的袁崇何钦等有资格上奏的,不擅言辞。
奏折中说得简单,仅寥寥数言。
实际的困难却远非奏折能够写明。
束水冲沙法有效,加上旧河道的疏通,初步控制住水患。
开仓放粮,赈济安抚灾民,遏制疫病爆发。
这是结果。
束水冲沙方法是怎么摸索成功的,征发民工如何安排,疫病怎样治疗缓解等等都不是奏折中能够说清的。
后续还有灾民的安置,赋税的减免,浑水摸鱼之人的处罚等问题。
琐碎又细致,非熟知大周现状不可行。
叶敛深知自己的幸运,挖到了这些人才,否则饶是他有天纵之才,也是无能为力。
古代落后的生产力,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小。
既是身在高处,就要肩负责任。
叶敛看着钟相奏折中“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表述,陷入了沉思。
大周的赋税八千万两,比前朝翻了一倍有余。
这也是大周几代皇帝洋洋得意的地方,自恃国富民强。
但仔细观察赋税的构成就会发现问题所在。
立国之本的地税和户税两税占比不断缩减,数量更有下降之势。
不过盐铁酒茶的专卖权,加上繁荣的海外贸易遮盖了两税暗藏的危机。
自真宗盟约以来,三国偶有摩擦,大周坚守不出,总体上维持了和平。
虽说先帝荒唐了点,但勉强也能说守成。
为何两税不增反降?
钟相的奏折没有言明,但一句话尽显土地兼并之重。
国家统治的基础在百姓。
历代皇帝重农轻商,说白了是因为小农是国家稳定的前提。
赋税徭役都是由小农负担。
现在农民土地兼并,土地流转到豪门地主手中。
而豪门地主依仗政治特权,免税免役。
土地兼并动摇的是国家的根基。
钟相的奏折字字皆有用处。
“丈量土地,改革土地制度。”叶敛轻叹一声。
纵观史书,提出改革的先锋少有善终者。
钟相学富五车,不该不知道。
改革土地制度,钟离微就是站在世家贵族、豪族地主的对立面。
叶敛常被子夜念叨“作死”,他喜欢“一力降十会”,喜欢“捷径”。
但此次要以钟离微为代价,他舍不得。
即便钟相愿意。
叶敛顶了顶后槽牙,既然黄河水患是天意,那改革就自此始。
这次他有耐心。
第55章 舆论反击战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