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1/1)
她的回应简直是出乎林清禾的意料,现在的小说女主都是这般善解人意的吗?不过这个“人”当然指的不是林清禾。
*
“王爷,这莫不是那位的母亲?”说话的是与秦照同行的“友人”。
“嗯。”秦照回头看了一眼两人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我也是时候见一见陈宴了,说起来,我们确实有七八年没见过面了,听说他被寻回来时忘却前尘,也不知幼时的情分,他还记得多少。”
“王爷,属下方才说的事情,也不知王爷考虑的如何了?”秦通观察着他的脸色,拱手道,“王爷下年就及冠了,按照当年陈国与燕国的约定,王爷可以回归陈国了,但太后那边压根没有同燕国要人的意思,更何况眼下西凉有意再次拉拢燕国,王爷若不尽早归国,在燕国的日子恐会比早些更艰难一些,还请王爷早做打算。”
当年,西凉以边境城池要挟燕国,燕国不得已送出公主去和亲,两国自此定下盟约,而一旁的陈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孙太后与大臣商定后,送了先弟的幼子秦照到燕国为质。
两国都想拉拢燕国,燕帝本是左右为难,但没多久西凉传回了消息,和亲公主(宋姝月)薨逝了。
林皇后悲痛欲绝,而燕帝大发雷霆,自己最疼爱的女儿送去了西凉,西凉那边就是这么同燕国交代的,于是作势毁了先前与西凉的盟约,之后有意偏向陈国。
正是因着此事,秦照后来在燕国的日子便好上了许多,毕竟燕帝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自然得对在燕国为质的陈国小王爷有所表示。
西凉那边说来也怪,即位的新帝(魏槐)是公认的手段狠辣,但却没有为此对燕国发难,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除却一些边境的小摩擦,三国算是相安无事地过了十年。
但眼下,燕帝已逝,太子(宋长徵)即位,若是燕国新帝有意偏向哪国,这三足鼎立的局面难免会动摇。
*
暮色四合,晚间秋风飒飒。
陈宴下卯后,在门口见着个不速之客,起初愣神了一会,不知此人的身份,后来便被来人劈头盖脸地数落了一番,之后被他拉着拽着去了康平坊。
酒过三巡,饶是陈宴不善饮酒,也被那人强灌了好几大杯,满面酡红。
秦照也有些醉了,他状似熟稔地搂着陈宴的脖子,语气含糊道:“你小子,把我这个大哥忘的一干二净了是吧,回了京城,竟寻都不来寻我。”
陈宴摆了摆手,笑着推拒了秦照递来的酒杯,道:“是我不对,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我也是自顾不暇。”
两人叙旧,聊起儿时的趣事,不可避免地也聊到卫棠。
秦照提起了当年陈宴走失一事,语气歉疚, “这事怪我,当时非得拉你们两个去京郊,不然也不会发生这祸事,糖糖后来也不会郁郁寡欢,性情大变。”
现下的陈宴自然是想起了那日之事,强行带走他的那个中年男人确实是他后来的养父。
当初他不过十岁多点,三个人玩心重,非得甩开奴仆,换了平头百姓的装扮偷跑去京郊,连什么时候被人盯上都不知道。
那些人一开始下手的目标是卫棠,陈宴发现异常后趁机带着被下了迷药的卫棠逃走,但最后逃出去的只有卫棠一人,他则是被那些人打晕了,之后便是被拐去了南地。
卫棠醒后,人已经回到将军府了,而陈宴和那群人早已经不知去向,如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把酒言欢的两人,定然想不到会迎来一个不速之客。
“秦照!你给我滚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无良系统:“卫棠当然喜欢陈宴,但我就是不告诉你,看你急。”
林:“……”
*括号里标注的人名都是第二个故事出现的人物
第40章 第四章
“宴弟,你可曾听到有人在唤我?”秦照搁下酒壶,眯着眼睛往门口处看去。
突然,“砰”的一声,门被一脚踹开了。
来人一袭鹅黄色襦裙,神情紧绷,手上握着两指粗细的鞭子,而她的身后跟着一个一脸紧张,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中年妇人。
“糖糖?”秦照看着来人嘀咕了一句,推了推一旁的陈宴,但是他早已经醉得不省人事了,而且面颊红得异常。
卫棠目光自陈宴身上收回,确定他不会醒来后,才将放到身后的鞭子重新拿了出来,“好你个秦照,竟然将宴哥哥带到这种地方。”
此地正是燕京城近几年时兴的风月场所,康平坊。
“糖糖,你误会了,我们只是喝酒,并未做其他的。”秦照看着那鞭子讪讪道。
卫棠听到这话,目光如小鼠一般扫了圈屋内,确认没有旁的人后,这才半信半疑地看向秦照。
方才她去大理寺寻陈宴,不仅没寻到人,还从衙役口中套出了她意料之外的话,便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
眼下,众人都没有察觉到陈宴的异样。
回候府的马车上,陈宴倚在一旁昏睡,整个人烫得跟煨着火炉一样,卫棠则是细心地拿着帕子给他擦拭额头上的细汗。
秦照坐在对面,撇嘴看着面前这一幕,瘪着嘴巴道:“糖糖,我……”
卫棠剜了他一眼,秦照瞬间不讲话了。
“若不是你带宴哥哥去这种地方,喝了那么多酒,宴哥哥能起高热吗?”卫棠忧心地看向陈宴。
“是我的错。”秦照作势扇了自己一巴掌。
卫棠似乎早已经习惯他这没正形的模样,没有多说话,分明是三人里年纪最大的大哥,有时候却像个小孩子一样,没有宴哥哥来的稳重。
突然,秦照正声道:“你可有同阿宴讲过?”
不知为何,卫棠立马反应了过来,随后应道:“未曾,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宴哥哥眼下定无暇分心此事。”
秦照轻轻“嗯”了一声,侧头看向窗外,掩下眼底的落寞。
*
“这是怎么了?”林清禾看着被家丁搀扶着的儿子,皱着眉道。
秦照心虚地低着头,一言不发,而卫棠则是琢磨着该如何向林姨交代,候府家教甚严,若是叫昌平侯知晓儿子去了那种地方,说不准会连解释都不听,一顿家法伺候。
林清禾看着面前这一幕,差点以为儿子为了卫棠和秦照打起来了,但瞧着齐小王爷脸蛋白净的模样,也不像啊,瞬间嘴角耷拉了下来,莫名有些泄气。
意识到自己在想些什么后,林清禾晃了晃头,将脑子里的那些念头驱走,两男争一女的戏码,她这个土狗以前最喜欢看了,但现在当事人是自己儿子,她必然是喜欢平和的方式,而不是武力争夺。
更何况,眼下瞧这儿子与齐小王爷兄弟情深的模样,她也不清楚以后这事会怎么发展下去了。
兄弟反目?和平祝福?
卫棠寻了个借口,心虚地遮掩过了,随后将话题引向陈宴起了高热。
果不其然,林姨听了后立马就不再追问了,赶紧叫身旁的嬷嬷去府外请医师。
毕竟,在林清禾眼中,古代不同于现代,一个小小的风寒就能要了人的命,何况是没有退烧药的高热。
经过一夜的折腾,陈宴的烧总算是退了。
林清禾派小厮去衙门替儿子告了假,陈宴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待在家中修养。
卫棠这几日老往候府跑,若不是怕别人说闲话,林清禾真想让她在府里住下来。
话说,一想到这事,林清禾又想把卫烨拉出来“劈头盖脸”地数落一顿,若是早早定下了娃娃亲,哪来那么多事!
本着好婆婆不应该过多干涉年轻一辈的理念,林清禾就算再好奇也没有整天凑到俩年轻人跟前,给足了他们酝酿感情的时间和空间。
书房内,陈宴披着外袍,专心致志地看着《燕律》,时不时拿着笔誊抄或者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见解,一旁的候府小厮阿文为他研着磨。
而卫棠则是倚在里间的小榻上,手上拿着一本书,封面上写着《大燕游记》,这是她为数不多能看下去的书了。
她这几天可谓是用心良苦,若不是宴哥哥喜欢“淑女”,她怎么可能在屋子里安安静静地待上一天呢?
松芝坐在一旁的小杌子上,手上拿着一个绣绷,一只栩栩如生的鸳鸯在一针一线中初具雏形。
“棠妹。”突然,外间传来一阵声响。
松芝眼疾手快,赶忙将手中的绣绷塞到小姐的手里,而卫棠也是一个激灵,赶忙直起身子,将绣绷接了过来。
“宴哥哥,我在,发生何事了?”卫棠应了一声。
松芝识眼色地迎了上去,掀开里间的帘子。
候在外间的陈宴这才走了进来,但只是在门口处问了一句:“棠妹,母亲刚才遣人来说,伯父伯母来信了,因着你不在将军府,小厮便把信件送到候府来了。”
卫棠拿着手中的绣绷走到陈宴身前,随后乖巧道:“我知道了,等我绣完这只鸳鸯,我便去林姨那。”
陈宴也注意到了那绣绷,笑着说:“这鸳鸯真好看,棠妹蕙质兰心,心灵手巧,不输沈伯母当年。”
卫棠羞赧地低下了头,陈宴走后,赞赏地看了一眼松芝,拍着胸脯道:“松芝,我不会亏待你的。”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