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1(1/2)

    “怎么了?”荷叶赶紧迎了上去:“这是出什么事了?”

    “出大事了。”翠柳急得脸色都变了:“北境的急信刚送到兵部,信王爷派了自己的护卫来传消息。朔州被围。”

    “什么?”菱角急得向前跨了一步,不小心碰翻了廊下穆碧影的水碗,瓷器掉下台阶,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你……可别胡说。”荷叶几步上去一把扯住了翠柳的衣袖:“四老爷和二少爷……”

    “困在朔州了。”翠柳急急答道:“孙先生说了一大堆,我也没听明白,老夫人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夫人的脸色也不大好。大少奶奶打发人去请大夫了。小姐呢,快些,叫小姐去老夫人房里。”

    荷叶没多废话,转身就想去拍门,但她刚刚举起手,门却从里面被拉开了。穆红裳手里抱着个精致的木盒,正站在门边,她脸色有些苍白,但情绪却还平稳,并没有像丫鬟们一样惊慌失措。

    “爹爹呢?有爹爹、三叔还有大哥他们的消息吗?”穆红裳开口第一句话就是问翠柳。

    “有!有!”翠柳赶紧先点头报平安:“都没事。可是朔州……唉!孙先生眼下就在老夫人屋里,小姐您去了直接问孙先生。”

    穆红裳匆匆一点头,没再多问什么,迈步急匆匆地向外走去。她知道翠柳学嘴学不清楚,还是得她亲自问问孙先生才好。

    看见穆红裳匆匆往外走,荷叶和菱角赶忙追了上去,菱角伸出手,想将穆红裳抱在手里的木盒接过来,但穆红裳却轻巧地避开了菱角的手,继续向前走去。

    荷叶和菱角显然有些糊涂,并不知道穆红裳为什么固执地抱着首饰盒,但很显然,眼下也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她们因此也没多问,就这样跟着穆红裳,急匆匆地往穆老夫人屋里赶。

    穆红裳主仆到穆老夫人院子里的时候,大夫已经到了,穆老夫人和安国公夫人的脸色果然都不大好看。穆红裳一进门,匆匆在屋里看了一圈,直奔孙先生面前。

    用不着她主动问,孙先生就开口了,几句话将北境眼下的局势说得明明白白。

    朔州地形特殊,是在北境地图上凸出去的一块,地处北境防线的最前沿,西靠云望山,北面和东面之前环绕着云沧江,从朔州往南是北境的丹州和卫州,其实从燕门关往卫州,距离比到朔州还近些。

    以往朔州虽然在最前沿,但因为一面环山,两面环水,因此只要守好云望山谷地与朔州西南面的唯一通路就好。然而云沧江断流干涸,一下子让朔州防御形势有了巨大改变,戎狄人跨过干涸的河床,直接攻到朔州城下。

    考虑到戎狄骑兵在开阔地带的优势,也考虑到北境前线全线都防务压力巨大,不能指望燕门关和幽州的分兵救援,因此朔北将军穆承德早早下令收缩防御,朔州守军集结兵力固守朔州城与云望山谷地,而将西南面通路交给丹州守军。

    这个策略在一开始是奏效的,大周守军守城经验丰富,朔州城修得也相对坚固,戎狄人攻了许久,也毫无成果。

    朔州久攻不下,戎狄人开始变换战略,他们开始对朔州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牵制朔州兵力。又在朔州西南面集结重兵,攻打丹州守军镇守的丹朔通路。

    穆承信和穆铁衣反应倒是极迅速,他们迅速集结军队,出城准备与丹州守军汇合,固守通路,但没想到此时守卫州的秦将军阵亡,卫州几乎失陷,守关隘的丹州守军受到两翼夹击,不得已放弃通路关隘。

    敌众我寡,形势不妙,穆承信当机立断下令回防朔州,避免正面与戎狄大军接触,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损失。然而通路失手,也意味着朔州成为了被围困的孤城。

    丹州、卫州自顾不暇,而经略使穆承信镇守的燕门关也压力巨大,无法分兵救援,穆驰衣往秦凤路借兵失败,朔州守军眼下唯一能够指望的,只有来自于后方的援助。

    “皇上下令急调京畿附近几个州府的府军入北境,”孙先生急得嘴上都起了泡:“可是这些府军……”

    “将领呢?”穆红裳打断了孙先生的话,急急发问:“秦将军也阵亡了,眼下谁守卫州?”

    “暂时是秦将军的副将。”孙先生答道:“还有,刚刚收到消息,五公子半途折返,回北境了。但他的腿……他是没办法上战场的。”

    “不管怎样,这么多年的兵书也不算白读。”穆红裳深吸一口气,神情出奇地冷静:“不能上战场,还可以像四哥一样做个军师幕僚。”

    “大小姐你……”孙先生表情十分意外,他万万没想到,穆红裳竟然会这样说。孙先生原本还以为,穆红裳听说穆凌衣返回北境,会十分焦虑担忧呢!

    第577章 首饰匣

    穆红裳的话,坐在一旁脸色煞白的安国公夫人也听到了。她猛地转过头,上下打量了女儿几眼,接着将视线凝在了穆红裳手中那个精致的木匣上。

    安国公夫人当然能认出,那是女儿的首饰盒。平时就放在穆红裳的妆台上,里面塞着些常用的小首饰。

    穆红裳自幼跟着哥哥弟弟们一起练武,本身又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子,因此她打小就不喜欢打扮得簪环玲珑。未及笄之前,穆红裳甚至很少戴首饰,因为年纪小,又因为穆老夫人惯着她,也不在乎什么小姐的体面,所以没人去管她。也就是出门时,戴个发箍或是珠花了事。

    及笄之后,年轻姑娘的装扮不能像小女孩一样潦草简素,身上怎地都需要有些簪环首饰装点,但大约是多年的习惯,穆红裳依旧不太喜欢样式复杂华丽的首饰,她常戴的首饰也不过那七八样而已,样子大多小巧精致,并不累赘。

    因此穆红裳常用的首饰盒其实并不大,就是她抱在手里的那个木匣。但可不能小看这只不大的首饰匣,里头的首饰虽不多,样式也不算复杂,但随便拿出支珠花来,都价值不菲。

    穆红裳平日里常戴的红宝石华胜,是她及笄时礼亲王妃送给外孙女的,虽然小巧,但极尽精致华丽,中间一颗极品鸽血红虽然个头不算大,但鲜艳透亮,色泽匀净。礼亲王妃为了给外孙女做首饰,特意叮嘱玲珑阁的掌柜,从西南收了一批极品鸽血红,千挑万选才选定这一颗,可谓价值连城,连宫里都不见得能找出比这成色更好的红宝石来。

    这匣子里剩下的几件簪环首饰,各个价值都不输给礼亲王妃送的华胜,这些首饰有的是穆老夫人给的,也有安国公夫人准备的,还有谢淑柔和顾仪兰送的,也有几件来自于宫里。

    以前穆老夫人与孙女闲聊时,曾经像讲笑话似的提起,穆红裳将来嫁去江南后也不用惦记着好好攒钱给哥哥弟弟们买房子置地,光凭这一匣子常戴的首饰,就足够养活哥哥弟弟们了。

    话虽像笑话,但却不假。因此安国公夫人瞧见女儿突然抱着首饰匣子出来了,心理其实已然有几分了然。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