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2/2)
其二,大周想要趁着和平养精蓄锐,那是不可能的!停战协议的确是签了,可北境的战事却没有休止。那些不肯归顺的小部族要去袭扰大周边界,可不关他们镕国的事。
第418章 和亲
郑崇景到现在还认为,安国公府的穆大小姐,才是最适合他的人。漂亮,个性讨喜,出身好,家中掌握着虎符。若是能娶到这个姑娘,他将拥有一切!
因此务实派的绲戎王坚持了十几日,也就妥协了。对于他来说,与其浪费时间为斛律迎欢争取一个理想的和亲对象,还不如多花些精力与大周官员细抠一下每年纳贡的细则,能省一些是一些,这涉及国家利益,更加重要。
斛律迎欢知道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到这一刻她才真正的承认,她真的高估了自己。她这个所谓的“公主”,在她父汗的眼里,在族人眼里、在大周人眼里,其实都那样的可有可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表面上看,是戎狄人吃亏了,每年需要给大周交钱,才能换来和平。然而实际上,绲戎王对于这最后的和平条款还挺满意的。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大周这边绝不让步,礼部尚书甚至向绲戎王直言,信王和仪王的亲事,皇上已经有所安排,正妃人选绝不可能是戎狄公主。斛律公主若是不介意从侧门入府做妾氏,那倒是还可以商量。
其实就绲戎王的角度来说,他觉得斛律迎欢的要求并不出格,斛律迎欢可是戎狄大汗的亲生女儿,要求与大周皇帝的亲儿子和亲,绲戎王认为合情合理。
他反而认为大周提出的这个什么郡王的和亲人选,有那么几分搪塞的意味。因此最开始,绲戎王还挺支持斛律迎欢的,他直接向礼部官员表达了对和亲人选的不满。
原因很简单,其一,其实包括绲戎王在内的所有戎狄人都很有自信,他们认为,大汗一定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统一草原。等统一之后,停战协议自然就没有什么存在必要了,戎狄铁蹄必会踏平大周。因此他们花钱买和平,其实也买不了几年。
礼部尚书说出口的是“妾氏”这个词,而并不是侧妃。绲戎王当然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况且,对于他来说,和亲那就必须是正室,连侧妃都不可接受,更别提礼部尚书口中那个言语模糊的“妾”。
天鹰部的可汗在开春之后,收复了两个小部族,势力扩张了一些,因此他很迫不及待地正式建国了,选了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国号“镕”。斛律为镕国的王姓,因此戎狄公主斛律迎欢,现在已经是镕国公主斛律迎欢了。
因此镕国,至少在大周范围内,成了一个只会出现在官方文书中的奇妙存在,但不管怎样,这算是个大周的新盟国,不称臣,但是纳贡的那种。
她并不重要,也并不高贵,她只是被自己的父亲质押在大周的人质,和谈的保障,仅此而已。
李相的话,让斛律迎欢彻底认清了现实。大周皇室的态度如此强硬,宁可换人,也不肯给她一丝希望。而绲戎王……是绝对不可能带她会戎狄的,他甚至会帮着大周人逼迫她接受和亲。
这个所谓的营建资,名目上是付给北境的,条款写得很清楚,戎狄出钱,资助北境边关扩建城市,为以后开关通商做准备。然而实际上,不管是大周人还是戎狄人都清楚,和平是暂时的,两国迟早还得打起来,所谓开关通商,那就是个笑话。
因为镕国不肯低头称臣,因此纳贡当然在官方文书里头,有了个好听的名目,叫做营建资。
只不过除了在正式签订的国书上,还没人习惯“镕国”这个称谓,不仅是大周人私下里还习惯将北境以北的广袤草原称为戎狄,甚至连“镕国”人自己,也都没有习惯这个奇妙的新称谓,他们依旧像大周人一样,将自己的家乡称为戎狄草原,将自己称为戎狄人。
历时一年多的艰难谈判与博弈,大周与戎狄的和谈终于结束了。而戎狄公主斛律迎欢与大周荣康郡王的联姻,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两国和平的象征。
他不想!真的不想!但他也是真的绝望!因为他没办法挣脱。他的出身已经决定了一切,他是贤亲王的儿子,孝宗太子遗脉,一出生就被皇上紧盯着,刚成人就必须离家分府,这就是他的命!
对于戎狄人的想法,大周这边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这哪里瞒得住。镇守在北境的安国公早就发现了,这一年北境边关甚至比往年更不安稳,跨越边界的戎狄骑兵源源不绝,和谈成功之后,北境边关的压力又陡然增大了。
鉴于这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原则性问题,休战条约谈得明明白白,戎狄对大周只纳贡,不称臣,因此和亲对象身份是不是皇上亲儿子,其实也不那么重要,就是个形式而已。
他不甘心,所以才想娶个好妻子来改变命运。
因此赐婚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斛律迎欢坚定地要求过换人和亲,她直接要求嫁给信王郑瑛。
斛律迎欢知道之后,又大闹了一场,甚至说出来了非郑瑛不嫁的话。她甚至找到机会,当着李相和礼部尚书闹腾了一场。然而李相态度光棍得很,他没搭理斛律迎欢,反而笑嘻嘻地朝绲戎王提出了建议。
呵……郑崇景气得脸都扭曲了。他能怎样?出身贤亲王府是他能选的吗?拖累?谁是谁的拖累?他若不是受了身份桎梏,以他的才情学问,哪里还需要活得像现在这样憋屈,命拿捏在别人手里、婚姻拿捏在别人手里、前途也拿捏在别人手里,这样的日子是他想过的吗?
这是因为镕国军队正在有意识地将不肯归顺的小部族,驱赶到大周边境附近,并不断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一旦他们越境,镕国就能逼迫大周守军与他们合作,对这些不肯顺服的反叛者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
对于这个答案,绲戎王一开始的确十分不满,觉得这是大周不够尊重戎狄。他与大周和谈官员扯皮了十几日,但大周的态度十分明确坚定,在这方面丝毫不肯让步。
就差那么一点点……书荒啦书屋
原本一切都好好的……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就要长大了,很快就要及笄了啊!就差那么一点点!
镕国花钱买暂时的和平,腾出精力来统一草原,而大周则趁机养精蓄锐,为将来的大战做准备。
嗯,没错,两国。
李相说,既然斛律迎欢公主不愿意嫁给大周选定的和亲对象,那也不必过于勉强,由着她去就好了,既然不愿和亲,盟约签订后,随戎狄使团一同返回就好。想来戎狄大汗儿女众多,应当也有其他女儿愿意和亲长居京城,换一个公主来和亲不就行了吗?大周并不介意。等斛律公主返回之后,让可汗再选个公主送过来即可。
赐婚的圣旨在五月末,随着戎狄与大周签订的休战协议,一起昭告天下。
郑崇景自怨自艾的时候,斛律迎欢却在勇敢地为自己的命运抗争。斛律迎欢的本钱比郑崇景强多了,大事上若不出格,戎狄使团的首领绲戎王还是愿意惯着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