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1/1)

    因帝后冷淡许久,这句话,其实已经算是递了个台阶,只要顺势答应下来,就能顺理成章和好了。

    云乔自然也听出了这话中高高在行的求和意味,却并没觉着欣喜,只觉着好笑。若真顾忌着风雪,何必非要她这时候过来呢?

    刻薄的话到了嘴边,她又觉着争吵起来也没什么意思,便牵着嘴角,露出个虚伪的笑来:“有劳圣上记挂。只是宫中事务繁多,还等着臣妾回去定夺,就不多留了。”

    暖阁中一片死寂,侍从们将本就低着的头埋得更深了些。

    裴承思像是被这回应给气笑了,脸色变了又变,仿佛下一刻就能因着她不识好歹而吐出个“滚”字来。

    可最后,竟忍下了她的推诿,直截了当道:“有什么事让她们处理去,你留下来陪我吃饭。”

    话说到这份上,便不能再推辞了。青黛悄无声息地给自家娘娘递了个眼神,盼着她能见好就收。

    云乔觉察到青黛那带着哀求的目光,斟酌片刻后,这才颔首应了下来。

    第33章

    这是一场极其安静的午膳。云乔人虽然依言留了下来,但好似打定了主意,一言不发。

    将“食不言寝不语”践行得彻彻底底。

    裴承思自认已经算是先低了头,递了台阶过去,见她这般顽固,终于也没了耐性。

    两人就这么吃了顿谁也不舒服的饭,而后一拍两散。

    云乔放下筷子后,起身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见裴承思压根懒得拿正眼看自己,便直接领着青黛离开了。

    午后的风雪的确小了许多,但外边依旧泛着彻骨的寒意。

    回到清和宫后,栗姑送上了早就备好的姜汤,叮嘱道:“我知你不喜欢这个,但还是得喝些驱驱寒。”

    有栗姑在一旁盯着,云乔敷衍不过去,只得屏息喝了小半碗,随即让人将芊芊找了过来。

    少女心事最是脆弱,云乔将房中的人尽数遣了出去,斟酌着措辞,尽可能委婉地提了虞琦之事。

    果不其然,芊芊面色红一阵白一阵的,听完后偏过头去,抹了抹眼。

    原以为两情相悦的心上人竟是有家室的,还想像讨赏一般,将自己领回去当妾……

    这样的事情,怕是没几个人受得了。

    云乔叹了口气:“我想着,你八成是不会同意的,便擅自做主替你回绝了。”

    一边说,一边留意着芊芊的反应。

    只见芊芊重重地点了点头,红着眼道:“云姐放心,我并不是那等拎不清的人。今后……也绝不会再与他有任何往来。”

    云乔柔声宽慰道:“有什么事不要闷在心里,尽管讲出来。我替你掌掌眼,咱们另挑个好的。”

    芊芊摇了摇头:“再不要了。”

    她与虞琦之间,其实远没到托付终身的地步,不过就是暗生情愫。她是想着,等日子长久些彼此更为了解了,再向云姐提及此事。

    怎么也没料到,虞琦竟然打的是这个主意。

    其实冷静下来再想,这事倒也有迹可循。毕竟虞家风头正劲,虞琦前途不可限量,她却不过是个出身寻常的宫女,又怎么配当虞二公子的正妻呢?

    就算是有皇后的庇护,顶着掌事宫女的名头,会愿意娶她的也就是寒门子弟罢了。

    世家看不上她们这样的出身。

    云乔清楚这个道理,只是眼下说什么都不合适,抬手摸了摸她的鬓发,笑道:“日子还长着呢,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遇着合适的人了,慢慢来就是,倒也不急。”

    回绝了裴承思,安抚了芊芊,这件事总算是揭过去。

    云乔也懒得去细究裴承思赏虞冉的什么山水图,根据那日的商议,吩咐宫人们调整宫宴的安排。

    等到了除夕这日,确准诸事完备,云乔换了礼服往安庆宫去,准备晚些时候陪着太后一道往琼楼宫宴去。

    因要出席宫宴,云乔今日的打扮便格外庄重。

    精致却繁复的衣裙,猩红色的绣金斗篷,高高挽起的发髻上簪着九尾凤羽衔珠钗,腰间系着压裙的玉珏、香囊等物。她身上没了早前的拘谨,言行举止落落大方。

    陈太后看在眼中,难得颔首笑了声:“不错。”

    云乔回过宫务安排后,又专程谢道:“年节前后诸多事务,臣妾思虑不足,难免有疏忽之处,多亏有辛嬷嬷协助,才能这般顺遂。”

    “你才刚接手不久,能做到这般地步,已是不易。”

    陈太后知道云乔的出身,从一开始压根没报什么期待,听了辛嬷嬷的回禀后,甚至可以说是颇为意外。

    不过转念一想,她能将生意做起来,足见是有几分小聪明的,又不自矜自傲,肯用心学,也肯虚心请教旁人……

    假以时日,想来也能治理好后宫。

    两人聊了会儿闲话,见时辰尚早,又下起棋来。

    与最初被杀得毫无还手之力相比,云乔的棋艺着实长进不少,虽仍旧赢不过太后,但至少能够挣扎挣扎了。

    她拈着枚白棋,正琢磨着该往何处落子,却听陈太后话锋一转,竟提起虞家的事情来。

    这些日子以来,陈太后偶尔会同她讲些世家之间的事情,也不知是否有意避嫌,这还是头一回提起虞氏。

    “哀家近来偶然听人提起,这虞三姑娘,在南边时原是嫁过人的。”陈太后似是忽而想起此事来,随口一提,“早几年就定了亲,可时运不济,成亲那日夫婿似乎是被宾客灌多了酒,竟没了……”

    云乔暗暗掐了自己一把,才没露出失态的表情。

    她先前虽留意过虞家的事情,但对此事却是一无所知,如今听陈太后提起,震惊不已。

    她还曾疑惑过,怎么虞三姑娘都到了这年纪,仍旧未曾婚配?这回倒是有了解释。

    “那意外之后,虞家与夫家商议定,让她回自家守三年的暗孝,便各自再不提了。”陈太后也没催云乔落子,只状似不经意感慨,“算着日子,前不久算是过了三年整。”

    云乔怔怔地听着,总觉着陈太后应当不会平白同自己提起此事来,但一时又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陈太后将她这茫然的模样看在眼里,暗自叹了口气。

    她早就发现,云乔在旁的事情上只要肯用心,便总能做得不错。可唯独在裴承思的事情上,倒像是缺根筋似的,喜怒哀乐都明明白白,既不会曲意奉承,也不会撒娇讨宠。

    云乔甚至压根没想过没想过往紫宸殿安插耳目,又或是收买人手,以至于闭目塞听,对许多事情毫不知情。

    裴承思对此想必是乐见其成,毕竟帝王都希望自己身边清清静静的。

    陈太后看着,却是觉着云乔实在是不开窍,也越来越明白,为何裴承思当初执意立她为后。

    若云乔真是陈家小辈,那她如今就直截了当地提了。

    可偏偏不是,故而也只能言尽于此。

    云乔攥着棋子的手越收越紧,红唇紧紧地抿着,片刻后却又像是卸去了通身的力气似的,在棋盘上信手落了一子。

    大略一扫,便知道败局已定,无力回天。

    她摩挲着指尖,垂眼笑道:“臣妾又输了,让您见笑了。”

    “较之从前,已经大有进益,不必着急。”陈太后看了眼天色,起身道,“时辰不早,往琼楼去吧。”

    云乔随即站起身来,由宫女系上斗篷,随之出了门。

    琼楼早就布置妥当,内外俱是灯火通明,映得如同白昼。精心打扮过的女眷们也早已落座,衣香鬓影,容色万千。

    眼见陈太后与云乔露面,众人纷纷离座,行礼问安。

    云乔的目光从女眷们身上扫过,认出虞冉之时顿了下,随后微微一笑,将早就准备好的祝词念了一遍。

    满座艳色,虞三姑娘今日穿的是一袭鹅黄色的襦裙,很是衬她温婉的气质,就那么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依旧能轻而易举地吸引周遭的目光。

    她就像是暗夜之中盛放的睡莲,静谧而美好。

    云乔有意克制着自己,才没再往她那边多看,若无其事地同周遭的老封君们寒暄问候,又特地为国公夫人斟了杯酒,令宫人送去。

    她虽与陈家并无血缘关系,但不可否认,的的确确受了陈家的照拂,故而也愿意在这样的场合给国公夫人脸面。

    陈太后看在眼中,微微颔首。

    云乔也头回见着了平侯夫人。

    出乎意料是,她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盛气凌人,始终带着盈盈笑意,让人很难想像她是如何教出赵雁菱与赵铎这样一双儿女的。

    而赵雁菱这回倒是格外老实,兴许是有母亲在身边,也兴许是顾忌着身份,从头到尾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没再生出任何事端来。

    宫宴过半后,丝竹管弦声暂歇,到了放烟火的时候。

    长安只有在除夕与元宵两夜得以放烟火,尤其是除夕这日,不止皇亲贵胄,满京百姓都在等着看宫中的烟火,算是与民同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