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1)

    银环有些糊涂,她听说姑娘这些年长在江南,按理来说应当没来过平京,怎么如此清楚?

    “我……这匾上不是有么。再说这门前停了如此多宝马香车,必然是个奢靡的地方。”温宁一顿,胡乱解释了一通。

    银环正在兴头上,也没有生疑:“这楼如此高,若是住在顶层,不知道是何种光景,一伸手,当真能摘星?”

    银环望着凤凰灯,充满了憧憬。

    温宁却别开了眼。

    她是住过的。

    摘星是夸诞了,不过那一晚,漫天的烟花绽放在她头顶,倒真有点不似人间。

    她也是那晚迷了眼,才在平京住下了别院。

    那年,她刚跟着世子从江南来到平京,本来是想寻亲,然而豪无音信,只好打算回去。

    临行的那一日,恰好是上元节,听闻安排了焰火,她便多留了一夜。

    摘星楼最高,地界也最好,那一晚世子清了整个顶楼。

    一朵朵烟花开在头顶,坠落的花焰似落了一场星雨。

    临别践行,温宁本就有点微醺,当一大朵烟花绽开时,她心念一动,鬼使神差地踮起脚,吻上了世子的唇畔。

    唇齿相接,若即若离。

    短暂的触碰后,温宁忽然清醒,欲往后退,却一把被揽住了腰肢。

    掌心隔着薄薄的衣衫,传递出与他面色不相符的热度。

    世子低头,在温宁错愕的目光里,撬开了她的齿关。

    这一吻便一发不可收拾,温宁的后背抵着栏杆,承受着他第一次清醒时的欲|念。

    直到楼底传来一声惊呼,世子才把她打横抱起,陷入了无尽的纠缠。

    从此,他们的关系再也厘不清。

    世子为她置了一处宅院,院子不大,胜在雅致,温宁一住就是三年。

    作者有话说:

    新人按爪,喜欢的小可爱可以收藏一下呀

    第2章 入府

    直到驶过了摘星楼,温宁的心烦意乱才被压下来。

    “再转过一条街就是定国公府了。”

    骑马在前的护卫隔着帘子知会她一声,温宁定了定神,把那些旖念绮思通通甩出去。

    “姑娘,你的脸怎么有些发烫?”

    银环看着她微红的脸,以为她吹了风受了寒。

    “无碍,只是有点紧张。”

    她扯了个借口,到了陌生的地方,也确实不那么安心。

    “姑娘生的这样好,不必担心,老太君定然会欢喜您的。”

    银环看了看自家姑娘,杏眼樱唇,肤白胜雪,她从未见过比姑娘更好看的人。

    温宁笑了笑,没有说话。对于这些勋贵世家而言,美貌只不过是锦上添花,以色侍人,也终究会色衰爱弛。

    更何况近些日子,她才了解到,母亲虽然是国公府的小姐,但身世还有一番牵扯,她并不是老太君亲生的,而是长到十五岁才发现与属官的女儿抱错了。

    后来国公府接回了亲生的女儿,母亲却也被老太君留在了身边,仍然当作是亲生女儿一般抚养,直至嫁往边塞。

    母亲不是亲女,却仍得优待,这里头有养育的情分在,可轮到温宁,既无血缘,也无相处的情分,到底隔了一层,因而她还是有些不安。

    说亲之事不过是安抚下边关的父亲,温宁实则并不指望。她记不得母亲长什么样子了,这一趟能看看她生长的地方,也算是了却一个念想。

    思虑间,“吱呀”一声,马车缓缓停下。

    温宁掀开帘,看见两个汉白玉雕的石狮端坐在朱漆大门前,上书“定国公府”几个鎏金大字,遒劲有力,一看便知是名家的手笔,这便知晓,是到地方了。

    护卫拿着拜帖上前,银环透过帘缝,看见一车一车的货品流水般地从角门送进去,有些纳罕,这国公府未免也太阔绰了一点,非年非节的,置办这样多的东西。

    她点检了下姑娘的随身物品,不过也就两大箱子,心中有些暗叹,他们侯爷的爵位是凭着战场上的军功一点点挣来的,自然比不得这累世的积攒。

    不一会儿,一个身着石青色缎面的妇人出了朱门,亲自搭着温宁的手,把她扶下了车舆。

    那妇人自称是老太君身边的林嬷嬷:“没想到姑娘到的这样早,老太太听见人已经到了,席已经摆开了,硬是不让动筷,表小姐快跟我走吧,老太太可惦记着您呢!”

    “嬷嬷费心了。”

    温宁道了句谢,跟着她碎步上前,绕过影壁,穿过曲径游廊,步行了好一会儿,才走到垂花拱门前,踏进了老太太的寿禧堂。

    她甫一进门,便察觉满屋子的眼光汇集而来。温宁敛着眉,跟在林嬷嬷身后,脚步没有一丝错乱。

    温宁流落在外的事情众人多多少少有些耳闻,心下有点可惜,如今一见面,这气度竟丝毫不比国公府养出的女儿差,更遑论样貌,竟比她那当年名动京城的母亲出落的还要好。

    自她进门,老太君眼眶便开始湿润,温宁还没来得及见礼,便被她一把扶起:“这是阿宁吗?都这么大了,长得真像你母亲!”

    她枯皱的手一点点抚摸温宁的五官,眼泪簌簌地落下,温宁一见她,便想起残存的母亲的虚影,一时间也落下泪来,带着泣音叫了声“外祖母”。

    “哎,好孩子,你比你母亲,长得还要出彩些。”

    老太君把她揽进怀里,两个人抱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二舅母出言提醒,老太君才依依不舍地松开,看着满屋子的人,逐一给她介绍起来。

    老太君膝下三儿一女,长子尚了陛下的胞妹,如今是内阁首辅。次子从军,常年驻扎在雁门关外。三子尚文,如今在翰林院编修史书。女儿便是指温宁的母亲了,不过那位亲生的女儿在认回之后,嫁予了恭郡王,如今是郡王妃。

    舅舅们各自领了差事,不在府里,温宁一一拜见了舅母们,并没得见福安公主,听闻太后近日不大舒爽,她回宫侍疾去了。

    除了长辈,寿禧堂里还坐着不少姑娘。看到温宁坐在老太君身边,偶有或惊或羡的眼光伴着淡淡的刺意扎进她眼里。

    温宁垂眸,只当没注意到这些眼光的不平静。

    席刚散,老太君拉着温宁说了好会儿话,已经误了平日里休息的时辰,在林嬷嬷三催四请下,才去安歇。

    她走不久,舅母们没久留,剩下一群姑娘在园子里消食,这时一个婆子领着几个端着布匹的人走了进来。

    “正巧诸位姑娘都在,老太太吩咐把刚送来的布料拣出来,给姑娘做几件鲜亮的衣服穿,姑娘们看看哪个合眼缘。”

    没了长辈,一个身材颇为高挑的女孩先站了出来,她一一摸过那托盘里布匹,有些阴阳怪气:

    “祖母平日里难得给我们这些亲孙女开库房,今日倒是沾了外孙女的光!浮光锦、青蝉翼、云雾绡……可都是今年紧俏的新品!”

    “是吗,竟有青蝉翼,夏日快到了,我去年就想要一匹,奈何遍寻不见,没想到竟在祖母的库房里。”

    另一个稍矮一截,下巴有些尖的姑娘凑过去,也摸了摸那布匹。

    “明容小姐、乐容小姐,这些布料原本就是为姑娘们备下的,过些日子便是老太君的七十诞辰了,她最喜小辈们打扮得鲜亮。”

    “我就说嘛,祖母最是疼爱我们,那——我要这个浮光锦、云雾绡……”

    明容嘴角带着笑,一匹一匹地挑着,最后拣了四五匹,随手丢给侍女。

    乐容跟在她身后,倒只拿了一匹青蝉翼。

    明容二舅母家的嫡女,听说性子颇有些骄矜,这一晚上看下来,果然不是个好相与的。

    不过温宁并没有久居的心思,因而并不屈意讨好,也不过分冷淡,只当是没听出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

    她还在琢磨着“七十诞辰”,来之前温宁并未听说,因此也没备下什么寿礼,如今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也不知要如何准备。

    温宁不动,身边还站了文容和音容两位姑娘,看着都是闷葫芦的性子,也不去挑选。最后还是她耐不住,温煦一笑:“文姐姐,音妹妹,你们先挑吧。”

    文容身为三房的嫡女,性子却不像明容那般骄矜,反倒安静地过分了,额边垂着长长的一缕长发,挡住了半边眼睛。

    她似乎没什么兴趣,低声对温宁说道:“宁妹妹,音妹妹,你们挑吧,我不常出门,这些料子太过鲜亮了些。”

    文容不去,温宁又看向音容,方才她分明注视了许久那浮光锦,眼见着落入明容手里,眼底不经意间划过一丝落寞。她是二房的庶女,自然不敢跟嫡姐争。

    踌躇了半晌,音容才从剩下的随手拿了一匹,正当要抱在怀里时,明容却突然伸出了手截住她。

    “音妹妹,不好意思,这匹我看上了,方才没注意,拿在你手里,才发现那么衬我的肤色。”

    明容说话轻巧,一伸手,便把那料子搭到了侍女怀里。

    又多了一匹,侍女本就快负担不起,此时摇摇晃晃,身形不稳,一个趔趄差点倒在花丛里。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