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2(1/2)

    女娃子就应该安安分分呆在家里,绣绣花种种地,回头嫁个好人家给人婆家生儿育女,伺候公婆,服侍丈夫,这辈子就到头了,她想着读什么书呢?又不是大家闺秀,生来就有人伺候。”

    这话村长可不爱听,要知道他家里只有两个闺女,还都命途多舛,现如今将两闺女寻回来,闺女的孩子,他也带在身边。

    至于那女婿,谁知道死哪去了呢?反正就算女婿出现在他眼前,他老头子也是不认的,闺女和外孙也不认。

    现在还说什么外孙和外孙女呀,村长已经将闺女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了,一点儿不差。

    所以在村长这里,他就不爱听人家说什么,女孩子就应该安安生生嫁人的话。他要是真认了这一套,当初闺女被嫁出去后受人折磨,他也不能为了闺女就将万水村的秘密交给知州大人,让知州大人公布于天下。

    这陈家老二的情况和他们家差不多,陈家生了三个闺女,确实个个聪明漂亮又能干。一个,、今年才八岁,另外两个分别是十岁和十三岁。

    陈家夫妻生了女儿,也没有那么多花花心思,一门心思将女儿养大,在村里疼孩子是出了名的。

    并没有因为是闺女就苛待于她们。养的比村里许多男娃子都矜贵。

    村长等这些人都笑够了,用烟袋锅子狠狠地在炕沿上敲了两下,众人回过神,发现村长的神色不对,这才想起来,村长家也是只有两个闺女,闺女生的孩子都被村长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他们这般笑话陈家老二,不就是在亲口揭开村长的伤疤吗?有些人这才回想起来,顿时后悔自己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什么话都秃噜。

    众人一时神色讪讪。

    村长这才笑着对陈家老二道:“你别说,这事儿我还专门问了,书院旁边有一家女子书院,是专门教导女子读书的地方。

    衙门里的官老爷也说了,朝廷不允许女子考科举,但他们那里可以教导女子读书识字,打算盘将,将来不管是在娘家还是在婆家,识几个字,会读书,打算算盘,怎么着也能将家里的帐给拾掇明白。

    你说一个会读书识字,打算盘的母亲教出来的孩子,那也比在田间地头种地的教出来的明理懂事是不?

    就咱们自家来说,将来想娶儿媳妇,会读书识字,打算盘的,和只会种地叉腰骂娘的到底选哪一种?咱们大家心里门清。”

    陈家老二激动的搓手,在这烟雾缭绕之中,村长甚至从他脸上看出了红色的光晕。只听他不可置信地问:“村长大伯,这是真的吗?”

    村长给予他肯定的回答:“是真的,束脩比男子书院那边便宜,每学年只需要五百个铜板,其余的条件和男子书院那边相差无几。

    女子这边因为不用系统学习读书科考那一套,只需要一年半时间就能结业。我直接打听过了,学的都是管家理财的好本事。

    教导的都是从各地请来的女先生,可以教们针织女红刺绣拨算盘管家,还有什么酿酒裁衣啊,想的比咱们全面多了。

    反正我家的孙女是要送进书院读书的,我想着将来孙女从书院结业以后,怎么着也算半个才女了吧?将来说亲不是更加方便了吗?

    这是关于孩子一辈子的大事。”

    村长的话,让家中有女儿的人眼眸微动。但也仅仅是微动一下。

    怎么说?这时候大家伙儿还是以种地为主,种地就需要劳动力,若是把抵得上半个劳动力的小子送去读书,让他为全家的前程博一个未来,那么女孩子是不是要在家里帮助父母种地干活儿?否则就是再富裕的人家也支撑不起这样的开支。

    万水村的事情同样也发生在明安府所管辖的很多地方。

    锦绣一开始就将处于明安府中心区的书院和城外的居民区一起修建,就是为了不耽搁书院的学生早日开学,缺人才呀,整个明安府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感觉哪儿哪儿都缺人手,衙门里的一个官员当成四五个在用,大家从开年就忙的脚不沾地,为了迎接来明安府任教的先生们,尽全力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

    生怕他们哪里有一丝半点的不满意,一甩袖子发脾气走人,哪怕只走上一个半个的都是明安府的损失。

    重大的损失。

    再有一个,衙门里所有人心知肚明,那就是这些人,原本是奔着宁亲王老爷子来的,他们是看在宁亲王的面子上,或者说是为了跟随宁亲王探讨学问,才会答应来他们这地方任教。

    明安府的读书人少到什么程度?锦绣来这地方三年了,依然没有一家书院,不管是官方的,还是私人的。

    所以这些人的到来,对明安府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就算是为了宁亲王老爷子的面子,也不能让这些先生们感到一丝一毫的不满。

    锦绣私下里给衙门官员开会说的非常直白简单。

    “先用老爷子的名声威望和学识勾引住这些读书人,之后咱们就要用自己的诚意,用明安府优美的环境,超高的福利待遇,留下这些人才为明安府所用,让他们想走都走不了,或者让他们根本就不想走。”

    为了这些人,锦绣甚至开始实行责任到人,每个官员负责哪几个先生,但凡这些先生们遇到什么问题,官员们就要想这些先生们所想,及先生们所及,一切想在他们前头给他们解决问题,包他们满意。

    如若哪位先生因为外在原因想离开明安府。锦绣就要针对责任人进行一定的处罚措施。

    这是明安府这三年来第一次出现惩罚措施。

    以往都是按绩效排名,绩效排在最后的只有可怜巴巴的俸禄银子,和人家几百几千的绩效奖金比起来已经不够看,但这次竟然丧心病狂的开始扣俸禄银子,扣奖金。

    有人私下里算了一笔账,按照锦绣的惩罚措施,奖金扣完之后,有些官员甚至可能需要赔给衙门银子才能结束这一桩桩事件,就能看出锦绣这次对于人才的重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