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2/2)

    除此之外, 还有刘姨娘, 也就是三姐秋绣的亲姨娘,这位的目的非常简单,自从女儿跟着女婿一家在京城定居后,他们母女已经有接十几年没见了。

    周文十分眼热道:“若是嫁人就能一下子获得这么多聘礼,我都想找个人把自个儿给嫁了。”

    刘姨娘的说法是:“我都已经这把年纪了,与孩子见一面少一面。”

    伸手拿过桌上的小匣子,示意出绣打开看看。

    不知道该感叹自个儿的穷逼,还是该感叹有钱人的可恨。

    元老爷让人给锦绣二人准备的聘礼, 满满当当装了好几船, 光是在德宁府码头上装船的时候, 就雇佣了六十个苦力,搬了一个时辰。

    锦绣和周文经常这么送出绣礼物,出绣每次都会充满期待的打开,不过这次打开后,发现里面的惊喜有些太过了。

    元老爷眉头一挑:“说说看!”

    锦绣十分酸的对周文道:“昨天还只是在礼单中看到, 没太大感触,现在亲眼见到, 我觉得自己酸成了一个醋精。”

    周文突然想起一件事:“宝儿,你说咱们上次进京考试,你就在行礼中夹带了那么大一箱子珍珠,送给三姐?什么安全措施都没做?”

    周文和出绣再一次对自家弟弟经常挂在嘴边的“我又不缺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两人一时心情十分复杂。

    元老爷是这么说的, 反正锦绣不怎么相信。

    此次京城之行, 元老爷和元夫人是必须同行的,自家两个儿子成亲的大事,他们做父母的不可能不出面。

    两人木讷的点头,完全没有说话的欲望。

    什么时候,珍珠也能和池子里的鱼似的,人工养殖了?真当这是不值钱的小石头,一捡一大把呢?

    大小齐整,质地上佳,形状饱满,一看就是有价无市的上等珍珠。

    两人不明所以的接过去,锦绣才温声解释:“前几年爹给的分红放着也是放着,就和阿文哥一人在府城附近买了几个庄子,其中一个刚好条件很合适,我就让他们试试这人工养殖珍珠的法子。

    锦绣完全不知两人的心情,好心解释道:“九姐你和阿文哥一人一份,看着使吧!”

    里面元老爷正听管家汇报着什么,见两人进来,也没阻止,等管家说完,元老爷吩咐了几句离开后才问:“不是说要亲自看着箱子上船吗?怎么进来了?”

    两人最终同时犯了与元老爷一样的抠门毛病,实在不想看见大好的宝贝眼见着就不属于自己, 闷着头进了船上最好的一间屋子。

    这几年进展缓慢,但也算聊有成效。”

    当然这些都不是让锦绣感到惊讶的,真正让他觉得惊讶的是,元老爷竟然在德宁府通往京城的运河上,有好几条属于他老人家的运船。

    此次出行,寿管家被元老爷委以重任,留在城关镇,处理生意上的事情,带出来的是另一位管家,锦绣和这人的接触并不多,因此也算不上熟悉。

    锦绣点头:“那就好。”

    说完了正事,锦绣突然想起另一家事,试探的开口:“爹,我有没有跟您说过,关于珍珠的事?”

    第92章 进京   逃婚

    方子还是上次进京时,在船上从姜大将军手里得来的。

    说罢比了个手势大小:“就这样的珍珠,前前后后出了这么大三箱子,听说三姐日子过得拮据,上京城前,我给她带了一箱子。

    元老爷笑眯眯的一点儿没有心虚的样子,理直气壮地解释:“生意上的事你不懂,别说上次进京考试,就是这次咱们带着聘礼进京,别人也只会以为这些船是咱们家租的!你小子嘴上可有个把门的吧!”

    之间里面满满的一匣子珍珠,粉粉嫩嫩,个个与成人拇指大小,在灯光的照耀下,发出柔和的光。

    锦绣摇头:“我做了啊,用上好的防水防潮的牛皮纸包了两层呢!”

    至于给九姐你的,虽然不及三姐的十分之一,但有了这养殖手册,加上楚舟任职的地方十分适合养殖的气候环境,我想九姐你还是会觉得我是偏向你的,对不对?”

    而出绣和周文收到后,只当是与往常一样,收到了来自弟弟的礼物,只不过这次的礼物过于贵重,让两人产生了仇富心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锦绣闻言,无奈的叹口气,转移话题道:“爹,咱家在这条运河上有自己的船,上次进京您还让我们搭乘其他人家的船?”

    出绣和周文两人都惊呆了,张大嘴巴不知道说什么。

    出绣惊讶的合上盒子,小声道:“宝儿,你哪儿来的?抢爹爹私库了?”

    锦绣一听就知道坏了,没想到竟然将这么重要的事儿给忘了,也不知道他爹这次要生多长时间的气呢!

    锦绣笑着摇头,又从袖口掏出两本薄薄的小册子,出绣和周文一人一本。

    船本身并不华丽,属于货船, 每只船每月至少往返京城与德宁府一次,总共在路上花费大约二十天时间, 主要是为元家运送各种货物,顺便帮别家运货赚点钱。

    这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与第一次见面的姐姐之间的区别。同样的礼物,三姐收到后整个人行事仿若有了底气,对他们几人关怀备至。

    锦绣闻言便知不能继续问下去,随后让人将一早准备好的方子和晕船药膏拿出来:“这是儿子这几日提前让人准备的,爹您和娘要是身体不适,可以一试。”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