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军训(2/2)
场中那些站姿并不好的都是些青少年,姬苏眼神好,甚至能看清有些人脸色不佳,眼下有黑眼圈青眼袋,精气神并不佳。
楼牌是武帝亲题的字,笔走龙蛇,带着凌厉霸气之势,硬生生把个文笔楼写得如同两军交战的战场,很是可以的。姬苏发现门口居然还有收门票的小二与小柜台,简直对大佬爹叹为观止,虽然门票钱不高,两文铜钱一人,可看看排成一条长龙的队伍,这一天下来得多少收入???
见姬苏看着自己,于淳谦笑道:“太子殿下可是觉着末将眼熟?殿下身边的于淳侍卫正是在下犬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大司马显然也是头回看到铁血并且异常果决无情的帝王竟有这般柔和的一面,挑起了眉毛看了看武帝并两人身后的于淳廷一眼。
姬苏看着旁边的美大叔,为他一掬同情之泪。
大司马于淳谦早在门口候着,显然知道武帝要来,见了礼,姬苏好奇的打量着这位掌管京城安危的大司马。
四五十岁年纪,是位儒美留了长须的大叔,面容与于淳侍卫有些相似,但眼角上挑,显得多情。
姬苏腿短,在场的都是武人,个个长腿走得快,于是武帝把姬苏抱起来行路,七拐八拐绕过一片营地,便听到了嘶吼着的训骂声。
“陛下,太子殿下,请随末将这边去。”
这是……在军训?
连锐跟着这对天家父子很是享受了一把VIP待遇,吃着街边小摊买的饼子与肉食,硬从众多被吸引来的百姓当中抢到了两棵临湖的杏树,坐在树杈上边看擂台赛边吃的中饭。
结果没想到大佬爹给你一票不好伺候的权贵子弟?
哦~姬苏恍然大悟,回头看看自己的侍卫,于淳廷冲姬苏眨眨眼睛。
文笔楼就建在国学院对面的纸墨铺子边,因为动用了工部的匠人们连夜改建得高大上了,站在外头都还能闻到新木的香味。
武帝也就是带崽来看看个大概情况,并没有停留太久便又动身去看侠士擂。
这一大波操作太溜了,连锐的下巴都掉到了地上快捡不起来了,陛下带小殿下爬墙不说,居然还找了个死角躲在窗下偷听偷看里头的情景,连锐感觉自己今天怕是没睡醒,正在做梦。
随着训骂,还有挥鞭子抽打到东西或地面的噼啪脆响。
武帝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羞涩,甚至鼓励儿子:“好好挑,这些江湖侠士真有本事,又有忠肝侠胆,收下亦有好处,汝将来总要有些可使之材。”
这很像是姬武能干得出来的事。
爹还非常的有商业头脑,居然还在另一侧支了卖吃的货摊儿,什么饼啦,面条啦,点心啦,煮鸡子啦,茶水免费。
“大司马也特狡猾,怎的不说朕还放了三千边关上阵杀过敌的将士与汝?”
一行人上了一座营楼,借着黑色的层纱糊的窗户,可看到下方巨大的训练场,场地里约站了一百多人,正列成了方队站于场中,双腿并立,背挺直,两手指合紧贴着腿侧直垂,头上汗如雨下。几十个军士穿着铠甲拿了鞭正满场地巡查。遇到身姿歪斜或动了的,或踹或骂,或把人拉到一边去做着姬苏熟悉的掌卧撑。
大司马主动为太子殿下解惑。
这个擂台,建在了大昭湖畔。正是莺飞花开好季节,侠士擂半楼半台,楼阁新建了好几座,依水傍林,是给观战的人进去点了吃食酒水临窗观看用的,擂台则推进建到了水上,高高大大,呈长方,有判官手持鼓棒立于巨大的牛皮鼓之下,台正中以朱砂正红写了个擂字。
因为往前伸头看美大叔,姬苏的脸贴着武帝的脸庞擦过,耳朵仍贴在爹的脸颊上,柔软又细滑的触感比女子更美好,既陌生,又异常的温暖。武帝抬手压着儿子的后脑,让他贴得自己更紧些。
他爹要是放到现代社会,妥妥的霸总不用说啊。
再一看,自己在青县做出来的小竹凳简直派上大用场,排队的人都去纸墨铺子转一圈出来,手里就提着凳儿,领杯免费的茶水,自发到队伍后排坐好,再掏出文章,一点都不无聊。
“是,父皇。”
只能说姬苏不小心真相了。
这日过得有趣有味,但并非武帝带姬苏出宫的主要目的,吃饱喝足了,一行十骑策马奔东城门而去,一直横穿大半个京城,到了京城兵马司的营地。
——原来儿子亲近是这般的好,以后可以再多抱抱。
姬苏艰难的看着大佬:莫非上台也得要先交个钱吧?
于淳廷显然没有注意到大司马的眼神,正看着抱着儿子享受的哥哥微微眯起眼。
湖上大船小舟无数却都按着大小分开,湖泊留出很大的空处平头百姓,公子贵族,夫人小娘子与侠士们把这处京城风景地围得水泄不通,,有两位侠士正打斗激烈,喝彩声阵阵,热闹非凡。
……这真的是个皇帝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场地另一侧,有几十人正扛木绕圈跑步,有些步履还好,更多的踉踉跄跄,赤着的精赤上身蒙了汗,在并不强烈的光线下跟抹了油似的闪闪发光。
“他娘的,都没吃东西是不是?站直了,背挺起来,谁敢眨眼抽十下!”
作为一个帝王,武帝俱有的不止是政治敏锐性,还有敛财的敏锐性,姬苏到了文笔楼。
武帝并不知道自己的形象在儿子眼里一个劲刷新,非常好意思的带着姬苏走了后门——翻墙。
何止上台得交钱,就是那些船,那些楼阁酒水,观战费,他这大佬爹都照收了没误过,又流氓又无耻,简直黑心商家。
“这些是新兵,皆是京中有名的纨绔子弟或世家权贵旁支子弟。”
“京城人口骤增,兵马司人手并不足够,故末将向陛下递了折子求援。”
他还没和儿子这样贴近过呢,一看就知道肯定好顽,否则哥哥怎会按着儿子脑袋不让他离开?
武帝又与儿子细道:“权贵子弟确实有骄纵纨绔者,但也不乏有上进心,自身奋发向上者。朝廷要制衡收买朝臣之心,便需要给这些家族一些安排好处。再者这些人横行市井,或有身份靠山有名声,在这京城中反而比平民寒士出身的将士更有威慑。治安他们承担了责任,若真出了何事,总是有国法为他等问个公平结果。”
“放于此处,另还有个目的,便是试验汝所写军校兵士训练一事,若可成,便能着手建立,把那些文官士大夫的反对之声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