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樱源新乡(3/3)

    平时也没有这么审慎,因为忙起来时可不敢这么龟毛,但大额加减的宗目就要反复核实了,毕竟这个时代没有照片,没有身份证,没有指纹,想要冒充身份抢夺一个人的积分实在太容易了。

    “恩,你的积分够了,可以买到一级住房。”这是最便宜的一种,不过绝不至于偷工减料,毕竟房子都是这些人自己建造起来的,知道未来是给自己住的,大部分人都工作得很上心。还觉得赚到了,给自己修房子,还能挣到积分换取食物衣服,这白山城的官老爷和那苍公子都是大善人啊!

    “你看你要哪个地段的,价格也稍有些差别。”说着,小先生又拿出一份地图,画的正是青竹村一带的地形,只不过青竹村并非地图中心,苍殊让开拓出来的都是原本无人居住的土地,有的集中,有的零散,囊括了青竹村在内的六个村子,又不会打扰到任何一处原本的生活。

    不如说,多来的这些难民,将地广人稀的地方填充得更加充实,加深、加快了几处村落的人员和物资流动,本该是灾后受波及的混乱和衰败,如今却反而呈现出灾前都没有的欣欣向荣之景!

    “义父这次进都城述职,业绩考核该是出众吧?”苍殊打趣到。

    廖秉君已洗去一身风尘仆仆,且休息过来精神焕发,自己的义子这才找来,既不打扰又不怠慢,让他甚是熨帖满意,若他那只知走马逗狗的大儿和书呆子次子有小殊一半聪颖知趣,他也老怀宽慰了。

    “小殊高看义父了,大昭各城太平,百官治理有方,义父这点功绩实在不值一提。”

    苍殊本当对方谦虚,但看到廖秉君似有深意的表情,才微怔,念头闪过立刻明白了过来:不傻的官员肯定都会报喜不报忧,而且上面给拨的赈灾款项,也不知一级级盘剥了多少,他们哪敢据实汇报。如此必然都是一派祥和之况,白山城的治理有方也就变得稀松平常了,可谓珍珠跌进了鱼目中。

    而且

    “义父是不是还有隐瞒未报的?”

    此时书房只有他们二人,廖秉君便也不刻意藏掖,不过也没有正面回答苍殊,而是反问:“义父离开的这段时间,又走了多少人?”

    这是间接肯定了苍殊的猜测。

    苍殊的猜测是什么?

    他猜,自己的义父大概没有仔细描述难民在他辖地内的生活情况。如果只说来了多少难民,大家都会下意识地觉得和自己辖地内的糟糕情况一样。而在皇帝看来,也会认为灾情稳定后,难民们就会回到自己的祖地,毕竟国人重根。

    “还好,近处几座大城传来灾情稳定的消息后,又走了六百多人,这几天陆陆续续都有离开的。不过越远的地方受灾越严重,路途上也没有安全保障,即便之后潞城那边灾情解决的消息传来,选择离开的人只会更少。”

    为什么要隐瞒呢,因为廖秉君想把人留下,而君王却不会乐意看到伸手难及、不利管控的偏远之地下属太多人力。

    “这就好,希望留下的人能把这里当作家吧,白山城也不会亏待他们的。”廖秉君的目光放远,像是能透过这墙壁看到他治理爱护了几十年的山川大地,他浑浊而清明的眼睛中,并没有野心。

    廖秉君他只是想要人而已。西南多山少平地,重峦叠嶂,陡崖险峰,进出殊为不易。森林中明明物产丰富却危机四伏,难以开发,更是多迷障虫蛇及蛮夷出没,开化困难,死伤可惜。

    这个时代不同苍殊生活的华国,作为世界着名的廉价劳动力输出国,各地都想着怎么提高就业率和减轻人口压力。可是在这里,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

    而这些难民,他们不仅是人口资源,还能带来其他更发达地区的技术。

    廖秉君绝没有不臣之心,他只想看到在自己的治理之下,这片他热爱的土地越来越好。

    “会的,义父是好官,有对比他们会知道留下是明智的选择。”苍殊真诚地道。

    在苍殊看来,自己的这位义父,有谋略,有手段,但也仁厚无争,是他欣赏且敬佩的,不然即便是对自己有好处,他也不会瞎认这门亲戚。

    “呵呵。”廖秉君开怀地笑了笑,看向苍殊时又带上揶揄,“小殊也是好乡长,他们自是不舍离开。”

    苍殊皱了脸。“都说好了的,我只暂任两年啊,义父你还是赶紧物色新人选吧。好了不说了,你该有很多事要处理的,我走了。”说着,就起身拍拍屁股。

    看着少年离去的背影,廖秉君慈爱的目光里有着淡淡的遗憾和不舍。但再不舍,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位义子和他不同,蛟龙游浅只少时,小殊的舞台是这更广阔的大昭。

    若说原本认下这个义子只是顺了母亲的意,但看着如今蓬勃发展的白山城,廖秉君也信了苍殊是他们的贵人,是这白山城的贵人!

    至于乡长这要从一个多月前说起了,因为难民做了填充剂的原因,将几个村落联结了起来,已然有一体之势,又加上苍殊管理得好,再远一些的村子眼热这边的好日子,甚至偷摸摸地夜里把界碑往外移了一段,就想充作这边的人,当时还闹出了一些乌龙,后来知道真相的人真是哭笑不得。

    总之人口以苍殊为中心出现了明显的集群现象,于是廖知府大手一挥,干脆明确设立了新的乡,由苍殊担任乡长。

    而这个新乡,也由新上任的首届乡长命名——

    樱源乡。

    为什么叫樱源乡呢,贪狼觉得大概是因为苍殊想念家乡了,想念那“桃源乡”。但实际上,苍殊只是因为“特产”随便取了个贴切的名字而已。

    时光匆匆,一晃便是一年多过去了。

    五月。即便是花期最晚的一批樱花也凋谢了,枝叶倒越发茂密。

    谭烺走在樱花林中,这近两年来,每年陆陆续续不知被苍殊移植了多少樱花树过来,还有受苍殊影响的乡民们,都壮志豪情要实现乡长大人戏言一般的伟大目标——将这樱源乡种满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棵樱花树!

    如今看着不过是普通的树木一般,但贪狼想到二月(阳历三月)时,那放眼过去全然的白色、粉色,满枝满树,落英纷纷扬扬,屋舍行人掩映其中,当真是梦幻仙境一般,美不胜收。

    便是他这样的人,心田都不自觉柔软恬然了几分。也让他想到,那桃源乡想来只会比这里更美吧,少年生长在这样的地方,无怪乎如此美好。

    贪狼找到了独属于自己和苍殊的那棵百年樱花树,果然看到他要寻的人就睡在最粗壮的那根枝桠上,双手枕在脑后,一条腿稍稍垂下,姿态惬意潇洒。

    贪狼注视着树上午睡的人,原本介于少年和青年之间的容貌已然长开,线条更加凌厉,眉眼更加俊朗。只是当那双眼睛睁开时,你依旧能看到一个被时光厚爱的灵魂,那是从未被岁月雕刻过的干净纯澈。

    “吵到你了?”

    “没有,我又不是猪能在树上睡得那么熟。”

    冷硬的男人,眼底悄然染上了一层笑意。

    “有事就说啊,傻站着干嘛。”苍殊伸手折了一根细小的树枝,咬在嘴里,树叶随着他说话摇摇晃晃。

    “我要走了。”

    “知道,两年了嘛。”

    “”这人真是

    贪狼终是什么都没再说,默默地把苍殊的模样刻在脑海里,然后转身,消失在林深不知处。

    真可怜,都分别了,你这狗嘴里也吐不出一句感人的话。]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嘛。”苍殊不以为然,“再说了,大概很快就会再见了。”

    他相信,这位尽职尽责的暗卫,一定会巨细靡遗地把有关他的事汇报给那位主子,甚至包括他们春风一度的事

    而李木深,一定会来找他。

    “呵。”不知想到什么,苍殊轻笑一声,又被风吹散。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