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樱源新乡(2/3)
“你真喜欢那棵树。”贪狼感慨。
那棵树,是在往山涧那边走的方向,有棵很大的古树,大概有百年的树龄了,树干粗壮,最大的枝桠离地差不多两丈高,苍殊最爱躺在那里睡觉了。
连相对偏远的白山城也忙碌了起来。
竹木坊信誉受损,生意一落千丈,来退货的踏破门槛。
廖知府以“提议者当然最心中有数”的理由,把这件事丢给了苍殊。苍殊早有心理准备,所以也就随便哀嚎两句,事情还是上心在做了。
苍同学是个公私分明、就事论事的好同学,起码不能莽到众目睽睽之下公报私仇,所以他当然还是要让人赶紧把王金顺送到医馆去,而他则处理起了这起强盗伤人事件。
但很快他就知道,真正的麻烦还在后面,紧随着潞城旱灾消息而来的,还有涌向各地的灾民。灾民大部分逃往了南边,但逃到西南一带的也不少。这场大旱以潞城为中心足足辐射了近十座大城的地域,确实是百年不遇的规模了。
“这,这是我的记分牌,有劳,有劳先生看看小的的积分能不能换得一间屋子了。”一个面相老实憨厚的中年男人诚惶诚恐地双手呈上一块木牌,虽是求核,其实他心里一分一分掰着算过了,每天累死累活挣积分,可不就是想攒下一个房子吗,有了房子才是落地生根了啊
他认了廖知府做义父的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知道。
一开始他来这里帮忙的时候,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是知府准了的,所以不会多说什么,但以王金顺为代表的一部分看苍殊不顺眼的人,还是会发出些恶意的声音。
“是啊。”苍殊附和一声,骨头懒散地瘫在老爷椅里,如此“怠慢”知府大人,说出的话就更大逆不道了:“尸位素餐的官太多,都过去一个月了,难民还源源不断地来。”
苍殊在这里监管施粥有几天了,几乎每天都有争端发生,不过比起他刚接管的时候,已经好太多了。
以贪狼的功夫,一个普通地主的宅院,还不是来去自如?
更别说,苍殊手里还有杀手锏——贪狼。
但在几起伤亡事件后,苍殊的管理有方,一下获得民心所向,那些声音也就偃旗息鼓了。
这下就更是说不清了。
急得店里的人愁眉不展,只有看到他们老板八风不动才能让他们稍感安心,觉得老板一定已有对策。
“潞城那边的情况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控制住,义父您最好不要把期待一味地放在上头,难民还会来多少,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白山城顶多再容纳一千人,超过这个数,原住民的生活就不能保障了。而且施粥也不是长久的办法,粮食有吃尽的一天,不劳而获容易让人得寸进尺,人闲了就会闹事。”
一个商人,一个非官职人员,此举可有些僭越了,挑战士农工商的阶级界限吗?但其实这事儿只要不有意针对,谁还不准苍殊身为大昭子民做做慈善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呀对否?
小说将视线集中在主角身上,自然不会过多地描写其他地方的情况,白山城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苍殊一开始也没有料到的。
“喜欢?哦,还好吧。春天的时候那树才好看,重瓣白樱,是我母亲最爱的花。”
这是苍殊除了最开始说自己没有亲眷后,第一次提到他的家人。哪句是真?又或者他的母亲已经不论怎样,少年一定很爱他的母亲,他第一次看到少年笑得这么温柔。
“所以”廖知府好整以暇地看着苍殊,“小殊说了这么多,看来是有解决的办法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苍殊没急着去辩解什么,来闹事的本来就是流氓打法,对付流氓只能比他更流氓。把后面主使人搞定了,风波自停。
让人向往。
“只能说有可行的办法,能不能解决我不做这个保证。”
苍殊只需要让贪狼找到王金顺的账簿,然后再交给王金顺的对头就好,其他的基本不用他多做什么,就够王金顺忙得焦头烂额了。
因为那是故乡的景色。
事情解决得太过简单,让苍殊都觉得没劲,甚至觉得当初考虑过离开这里的自己有点傻。
那年轻的先生接过木牌,看上面写着二百五十八号,他这个工作台管理的就是二百零一至四百号的积分,于是按照摆放顺序,他很快找出二百五十号到二百七十五号的那个账簿,翻到二百五十八号在的那一页。先将上面对本人的一些外貌描述与眼前的汉子对应上,又问了对方几次积分变动的细节,都对上了,才计算起来。
官府识字的也不多,所以苍殊是请了些读书人来做审计的。
苍殊觉得王金顺很蠢,一个家大业大的人,居然敢惹“单身汉”。不知道把人逼急了,无牵无挂的人才肆无忌惮吗?
“小殊。”廖知府色厉内荏地警告苍殊注意言辞,但显然他心里想的和苍殊一样,不然第一句就会制止了。
苍殊赶到的时候,王金顺正躺在血泊中,看到第一个赶来的主事是他,那小眼神挺绝望的。而其他人,王家的家丁围在他家老爷身边仓皇失措,一些难民和佃农看到出事就跑了,一些狠的,或者说饿蠢了的,还在地里拔粮食。而这片地,是王金顺名下的。
当时苍殊不在店里,估计是王金顺算好了的。店里的伙计没处理好,一心想安抚住闹事的人,别影响到其他客人,就说把人带到后院去对质清楚。当时那闹事的还算配合,不过在对质的时候还是咬定了是质量问题,伙计无法,才去将苍殊请来。
贪狼一怔。
苍殊不信这些,就觉得挺玄,有点意思,还去找过那方丈,结果被告知老头云游去了,现在也没回来。
苍殊不以为意地一耸肩,稍微端正了下坐姿,看上去终于正经了一些。
(想到岛国的自己去罚站啊,樱花是从我国传到岛国的)
好似春风拂过,揉碎了日光的温柔。恬然,明朗,温暖。
欲加之罪苍殊没有证据也没办法,只能先收回椅子,又退了钱。但这之后就听那人在外面造谣,说竹木坊东西出了问题,不敢跟他理论,就私下里用钱解决,让他瞒下这事。而当时确实也是有人看到此人被带进后院的。
不过大概是恶有恶报,王金顺出事了。
说到救了那老夫人的事,确实是巧合,但那老夫人为何那么喜欢苍殊,这个似乎就不仅是眼缘的原因了。因为老夫人说,是庙子里的老方丈给她算了个“将遇贵人”。看样子,她是把这卦应到苍殊身上了。
事情开始的时候,是有一家人告上门来,说在他竹木坊买的椅子,里头钻出来一只虫。当场就把他店里购物的客人吓得丢下东西站一边看热闹了。
作为暗卫,贪狼也没有多高的道德水平和是非观念,又不关主子的事,他不用考虑别的,只需要执行苍殊的命令就好。苍殊用起他来,得心应手。
王金顺比苍殊想象的还要沉不住气。
灾民带来的压力,除了治安,还有生活物资上的供需变化,粮食的价格一度飞涨,好不容易才控制住。像竹木坊这种非必需品经营店,这种时候就鲜有问津了。加上王金顺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没有消除,苍殊干脆先闭店了,去给他的义父帮忙。
“难民的事必须要有一个长治之法了。”廖知府头疼地捏了捏眉心。
不过苍殊这么淡定,也是因为他不在意,他随时可以跟贪狼离开这里,知道李木深在潞城,他完全可以去其他城市。而跟着他吃饭的人,也从他这里得到足够的利益了,他不欠谁的。
“说来义父听听。”
但就算要离开,他也不想灰溜溜地离开。惹到他头上来的,怎么能比他好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