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1/1)

    鲜卑美人冠绝大江南北。

    这羌人、氐人竟然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人种。

    与当代的少数民族苗族羌族白族一样。

    若非亲眼所见,萱城真的信了那些网络流毒,都说历史上的苻坚丑陋,姚苌更是奇丑无比。

    可在自己的眼皮之下,他们竟然个个都是伟岸雅姿,容貌中都带着些汉人没有的奇异血统,这在自己看来,竟然是无比的俊美了。

    想来也是,他们都是西北关陇一带人士,北方人士,身姿自然伟岸,就是如今的新疆人,甘肃人,四川的羌族人,白族人,苗族人,都是个个美人,哪有什么奇丑无比。

    唯一能被网络流毒谣传下来的缘由也许就是他们并非汉人,所以在高贵的汉人眼中,他们就是异族人,就是丑陋,然而如今在中国的多民族融合下,还有谁去评判少数民族人的外貌,还有谁敢说他们丑陋,信息发达的时代,这些少数民族中人正是美人的佼佼者。

    姚苌发现他盯着自己看了许久,笑声逐渐收住了,“真不要我帮你?”

    上一刻还在心中夸赞他们的容貌,下一刻萱城就要掐死这个人。

    “滚吧,我要睡觉。”

    “那我真走了?阳平公,记得锁上房门。”

    话一落地,他真的出去了,临别之际还不忘在房门上轻轻敲了一下,又用眼神示意。

    萱城走过去,轻轻掩上门,从里面反锁了房门。

    直到外面那个声音完全了没了,萱城这才重新回到床上。

    他呆呆的看着地面,不发一言。

    也许,他真的是记忆不好。

    他这具身体,也是一个少数民族之人,他在夸赞苻坚和姚苌之时,代表着已经夸赞了这具身体。

    阳平公美姿容。

    史书中仅仅六字的短暂描写,这便够了。

    晋书是唐朝的房玄龄所编写,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李世民一脉正好出于陇南秦安。

    而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苻坚苻氏一脉,正好就是秦安氐族。

    历史有太多的巧合。

    谁都解释不了巧合,晋书虽然是汉人所编写,却没有对五胡人的代表苻坚的前秦帝国所痛斥,相反的,汉人也承认了前秦的功绩。

    房玄龄的六个字,却是萱城去了解历史上这位美名远扬的前秦亲王的最好证据。

    姿容美丽,那么,心便是好的。

    相由心生,他一定是个君子。

    第一百九十六章 在路上

    次日卯时一刻,姚苌在门外敲门,“阳平公,起床了。”

    他的嗓音很亮很尖,萱城有一个坏毛病,晚上失眠,清晨懒床,这个习惯他一直改不过来。

    可是今日他却突地一下下床了,打开门,清晨的淡淡阳光熘了进来,正好洒在脸上,姚苌一脸精神的出现在视线中。

    “汉中郡太守想见您,在外面候着了。”

    “汉中郡?”萱城回味了一下。

    即刻清醒,“你为何不说梁州府,这般绕着弯,是在显示自己有多能耐是吧?”

    梁州,古时**九洲之一,萱城在历史系是学过中国历史地理地图集的,也就是此时他们所在的州府,正是古代梁州的辖区,梁州的大致范围包括了今日的四川省大部,陕西省汉中市及云贵部分地区。

    苻坚在位,一切规章典制延续秦汉,以郡辖县,以州领郡,然而真正意义上,州和郡是一个级别上的,都属于中央直接下辖,只不过州设立刺史,郡设立太守。

    东晋同前秦一样,也是以郡辖县,州郡并行。

    然而,传统意义上,以及后世的史学家还是一致认为,州郡县是自秦汉以来的地方级别。

    梁州府的治所设在了汉中郡,那么萱城此刻所处的地方,既有梁州刺史,也有汉中郡太守。

    这就相当于现代社会,陕西省省委省政府设在了西安,而西安的市委市政府也设在了西安。

    “非也,我可没绕弯,真是汉中郡太守想见您?不是梁州刺史。”

    萱城道,“何事?”

    “不知。”

    萱城披上了衣服,“好。”

    按理来说,汉中郡太守要汇报工作的话只能向上一级梁州刺史汇报,即便自己来了这里,也不能越级僭越。

    还未到正厅,就听厅内有人在小声说话,说了些什么萱城没听清。

    姚苌咳咳了两声,那声音停了下来。

    萱城走了过去,只见一人恭恭敬敬的欠身施礼了上来,“小人汉中郡太守冯夷梧拜见阳平公。”

    “免礼吧。”萱城轻轻抬手示意。

    “请坐。”

    “阳平公请上座。”那人做了一个恭请的姿势。

    姚苌没有就坐,站在了萱城身边。

    “何事,这么早见本公?”

    冯夷梧道,“阳平公,属下前日就收到了您要来府中的消息,特意在此候着您了。”

    前日?萱城不禁一怔,自己要来蜀地的消息原来早早的就传达了这下面的各州各郡。

    怪不得昨夜都子时了还有人在候着,原来一切都是有人提早准备下的。

    谁会这么好心,萱城这般想道,就姑且称之为好心吧。

    转念一想,能早早的把朝廷的旨意传达下去的,又能让这南下的各州各郡都好好准备迎接自己的,除了那个坐镇中央的大秦一国之君,还能有谁?

    萱城嘴角抿起了一个弧度,不知为何,他径自的暗笑了起来。

    就好似此刻苻坚就在自己面前一般。

    姚苌又适时的咳了一声。

    萱城朗声道,“说罢,何事?”

    “禀报阳平公,属下在汉中郡内发现了鲜卑人的足迹。”

    “鲜卑人?”

    “正是此前前燕国灭亡之时,那个被陛下流放在蜀地的前燕国皇族慕容永。”

    萱城默念道,“慕容永?”

    “慕容永?他怎么在这里?他不是被陛下流放到蜀地去的吗?你们抓住他了吗?这可不是一个好事。”姚苌在一旁道。

    “是属下前段时间外出巡视乡下的时候发现的,本来已经抓住他了,可惜最后让他给跑了,还请阳平公恕罪。”

    萱城道,“罢了,无事,他成不了气候的。”

    “阳平公,这可是鲜卑余孽,还是被陛下下旨流放的,要是逃了,勾结蜀地的流民,那、、”姚苌提醒道。

    萱城不喜欢他口中说的鲜卑余孽这四个字。

    都是胡人,为何要贬低人家?萱城瞪了姚苌一眼。

    冯夷梧道,“听说慕容永早些年刚到蜀地时以贩履为生,不知为何出现在了汉中郡。”

    “你可有向梁州刺史汇报?”

    “报了,不过刺史大人说跑就跑了,他仅凭一人之力能干出什么,还训斥了属下一顿,可属下觉得,这个人不简单,所以一等您来此便向您汇报了。”

    “你倒是忠心。”萱城道,“慕容永的确会成事,只不过他对我大秦并无威胁。”

    萱城熟知五胡十六国历史,他当然知晓慕容永以后做什么了。

    只是到了那个时候,这一切都不在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