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1/1)
经历了一个小时左右的飞行,飞机终于到达协会所指定的那一片海域。
下面飘荡着的,是肉眼可见的塑料碎片与各类垃圾。
光是看着就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而他们如今却要在摘掉眼罩之后,就直接从飞机上跳下去。
背包和救生筏已经先在规定好的时间,以空投的方式,被身旁专业的跳伞教练扔下了飞机。
剩下的就只有他们了。
海上跳伞比起陆地跳伞,要复杂也要危险许多,空中动作多,反光的水面也常常会使人目测不清楚距离。
所以这一次,光是比赛开始前,走到起点的这一步,就已经具备了从前所没有难度。
宋喻眠十分镇定从容的,被人搀扶到机舱口坐下,摘下眼罩后,不到五秒的时间内,随着机舱里“嘀”的一声长鸣。
他便只身从高空之中一跃而下,眼睛还没有从黑暗中,完全适应外面的光亮。
但即便如此,他也依旧还可以时不时的拉一下操纵带,修正偏差,十分准确的控制着自己的方向。
前脚才刚落水,后脚就飞快的将身后的降落伞利落卷起。
游泳,捡空投,拉救生艇,一系列的动作行云流水,速度快的,几乎是就连屏幕前的粉丝们,都要目瞪口呆,瞠目结舌的程度。
虽然这六个月前,在罗马尼亚,世界初赛上亮相的宋喻眠,就已经厉害的足以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
但如果说是跟他现在比起来,依然可以称得上是,小巫见大巫了。
实力方面,和其他人比起来,简直就已经不在一个维度。
加拿大的那个选手,不过只比宋喻眠晚跳了不到一分钟。
可当宋喻眠料理好这一切,已经坐在救生艇上,开始观察周围的时候。
他也都依然在和降落伞缠斗,甚至还没有完全的落进水中。
澳克诺作为最后一个跳下去的选手,虽然在空中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却依然对于宋喻眠实力的提升,显得相当不屑。
毕竟在这样的一个地图中,他所拥有的助力,实在是让他在比赛一开始,就已经领先其他那两个选手太多太多了。
在这里能够与协会时刻取得联系,获得外界帮助的人,才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绝对无敌的。
实力在这样绝对的外挂面前,能顶什么用,又能值几个钱。
澳克诺冷哼一声,独自从飞机上跳下海。
只要他还与协会有着这样密不可分的关系在。
“在赛场上就根本不会有人,能够赢得过我。”
第79章
如今正值6月末,即便是刚刚落进了水里,在这样没什么海风的天气,再爬上船的时候,有太阳照着,也不会觉得有多冷。
身上的衣服晒上一会儿就干了。
比起这些外在因素,更能让宋喻眠感到晃神与震惊的,还是这环绕在周围,他时时刻刻都正亲眼看到的。
一望无际,乌糟糟的垃圾。
细碎到几乎难以捞起的塑料碎片,藏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下,与之一块儿漂来又浮去的塑料袋,脏的几乎看不清商标的矿泉水瓶。
飞了毛的牙刷,不知道谁曾穿过的运动鞋,如今只剩下被洋流所冲刷干净的鞋底,还依旧漂浮在那里。
宋喻眠将自己力所能及,看得到的垃圾全都打捞起来,装进了船里。
一则是在之后的比赛中,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能用到,二则也是等到上了岸的时候,可以将其堆成一堆,方便协会的人将其打捞回收回去。
虽然这样做,对于这一片由垃圾所组成的大陆来说,能够带来的改变微乎其微。
但宋喻眠也还是想要尽自己所能的,为这一片大海尽一些心力。
使得它能稍微的找回一些原有的湛蓝与平和。
然而在这一片海域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却远不止是这些漂浮在海面上,显而易见的垃圾。
这样的垃圾,可以运用船只与拖网来进行回收,更为让人头疼的,还是海面下那一锅细碎到已然难以打捞的塑料粥。
好像是一团团凝在海水中的烟雾,又仿佛是一堆五颜六色的沙子。
小到想要用手将其抓住,都已经十分困难,但体积的减小,却无法让其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跟改变。
反而会使得其成为一块儿不断吸附重金属和各种各样污染物的海绵。
就宋喻眠所知,现在在这一片海域中,这样塑料碎片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浮游生物的六倍之多。
生活在海洋中的鱼和鸟经常会将这些塑料误食进去,最后因为无法消化又难以排泄,而导致一部分动物艰难的死去。
而另一部分,则不断不断的在食物链中,浓缩着毒性,最后被摆上人类的餐桌。
让人光是看着,就感觉到浓浓的难过和悲哀。
宋喻眠悲痛的凝视着这整整一片,无论如何都望不到头的海洋垃圾,直到远方红色的信号弹在湛蓝的天空中缓缓地升起。
这代表着三名选手,已经在起点全部就位。
这一场万众瞩目的决赛,终于正式开始,七天的时间已经计时开始。
所有观众已经被调动起了全部的积极性,极其认真且兴奋的守在各种电子设备屏幕前,等待着三位选手,在这一片充满垃圾的茫茫大海上,所做出的第一个动作与选择。
而已经到了能够进入决赛的等级,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必定能够分得出轻重缓急,海面上的三个人,首先做出的动作,基本上全都差不多。
6月末的天气正热,头顶上的阳光很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实在太容易脱水。
所以当比赛开始以后,所有选手所想到的,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率先找东西遮阳。
毕竟他们所带的水,对于在这样一个不知道多久才能走的出去的无风带里,实在算不上多。
而在大海上求生时,却也的确有相当一部人,是会死于阳光的暴晒中的。
在像是这样飘在海上的情况下,一旦避免了阳光的直射,在生存的时间上,就可以差不多延长上整整一倍。
所以明确了这一点之后,三名选手便几乎都是在比赛开始的第一时间,找东西进行了身体上阳光的遮挡。
只不过因为手边资源的不同,每个人所做出的选择也不是那么的一样。
宋喻眠用到的是一块儿在海里顺手捡来的防水布,到了澳克诺那儿就变成了一块儿破木板,而致于那个之前,就是靠着澳克诺的黑幕,才钻了空子勉强拿到第二的加拿大选手,则直接就是将外套脱掉,整个罩在了头上。
如此高的温度里,明明周围全都是水,却是只能看而不能喝。
想要防止脱水,遮阳只是一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在淡水上的补充与获得。
三样物品的选择中,他们所有人基本都选择了一份食物跟两份的水,但即便是这样,如今他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淡水,也不过才仅仅只有两升。
在这样热的天气里,这么多的水分,甚至都还不够平日里,成年男性一天所要喝的。
但他们却是要在这几乎毫无风向助力的大海上,不知道漂泊多久,才能到达那如今连看都根本看不到的陆地。
这些水,必须要有计划的喝。
这一点同样的也是所有人都清楚,但却又能明显看得出来,所有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计划,也都是完全不同的。
三人装着淡水的袋子被一一打开,各自审视着袋中水面的位置,有所计划的饮下一部分。
这一部分里,澳克诺和那个加拿大人几乎都是一口两口的,浅尝即止。唯独宋喻眠一个人,一口气喝下了差不多整袋的五分之一。
看得屏幕前的观众们,或多或少有些不能理解。
但坐在瑞清会议室里,那些跟随着其满世界的跑,训练了近六个月的选手们,却深知其中的奥秘和原理。
在这种缺水的海上,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淡水有限,需要节约,因而很有意识的减少自己喝水的次数与分量。
在理论上来说,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实际的搜救当中,却常常会出现遇难者已经因为脱水死亡,但手边却还依旧留有淡水的情况。
所以与其一味的节省,有时候还不如在尚且清醒,能够喝得下去的情况下,将合理分配这件事,交给你的身体去处理。
更何况,宋喻眠对于淡水这件事,一直也都并不十分担心,毕竟他深知他们现在所处的一片地方,是在马纬度无风带里。
这一片地区因为气候的原因,以及空气中旺盛的对流作用,极易产生积雨云,每当炎热的正午一过,就很容易会在海面上生成雷阵雨。
就算是在海洋上飘着的这一段时间里,手边的淡水喝完,也依然可以有雨水作为补充。
所以在这一点上,宋喻眠倒显得并不是那么的迫切和焦急。
协会所给予的救生艇,是圆形充气式的,同时配备给每一个人的,还有一副看起来就有些粗制滥造,不那么结实的船桨。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