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8(1/1)

    虽然这些房子还比不上他们在靠山村里的宅院,但比起之前看到的那些茅草土屋,已经算得上是豪宅了。

    北地人不多,地却广,做的房屋也往大了做,十分敞亮。

    就是这到了冬天吧,北风呜呜吹,保暖不易。

    一片青砖瓦房前,有一栋房子上挂着一块牌匾——林府。

    林府相邻的两边,左边是青宅,右边是王府。

    林大郎下马行至马车旁,对马上的家人说:“奶奶、爹、娘、大妹,咱们家到了,下来吧。”

    紧接着,又听见青岚走了过来,在外头喊:“娘、青芸,下来吧,咱们家就在林家旁边,日后咱们两家就是邻居了。”

    说着,还不太好意思的对林有才说:“林叔,我不常在家,日后家中老幼,还请您多多照顾,青岚在此先行谢过!”

    说完,一撩衣袍就要跪下来,林大郎见状,急忙拎着他后衣领,把人给提了起来。

    “用不着你做这些虚的,咱们俩何时需要如此生份?就算你不说,我爹娘他们也定会照应你母亲和妹妹的。”

    林有才下车过来,也和儿子一个意思。

    青岚感动,跪不能跪,只得深深作了一礼,表示感谢。

    林有才拍了拍青岚的肩膀,“好啦,各自家去,收拾好了咱们再一起吃顿热乎饭。”

    说完,抬眼看了看最前头那威风凛凛的年轻将军,给大郎使了个眼色,父子俩一起朝甄怀民那走了过去。

    察觉到父子俩靠近,甄怀民将马儿转头,面对二人。

    “草民林有才,拜见大将军!”

    林有才深深拜了一拜,便要跪下来。

    “伯父,使不得!”

    甄怀民眼睛顿时眯了起来,锐利的目光落到林大郎身上,林大郎急忙将父亲扶了起来。

    “爹,大将军仁厚,您快起来。”

    林有才见此,还是坚持单膝跪了一礼,这才起身,仰头看着甄怀民,感慨道:

    “此行从南到北,历经艰辛来到此地,本觉心灰意冷,可当下见了大将军,草民这心就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安稳了。”

    说着,扭头看向一脸尴尬的林大郎,又道:“犬子愚钝,空有一身力气却不会动脑,年轻人血气方刚,冲动易怒。”

    “如今年纪轻轻,因得将军提拔便有如此成就,日后难免生出骄横霸道的心思,到时,将军只管敲打,草民别无所求,只求大将军多多担待,不管如何,饶他一命……”

    甄怀民没想到一个农民出声的老父亲,居然能有这种远见和担忧,有点惊讶。

    不过这命,不是他说能留便留的。

    “伯父,军令在,林世俊的一切行为都有军令定夺,您无需担忧。他若能够遵从规则,自然能留得性命。”

    “好,草民自当教导犬子,熟读军令!”

    林有才露出笑容,拱手抱歉道:“今日大将军辛苦了,本该请大将军进屋喝杯热茶,吃顿热饭,可我们这才刚到,屋里屋外都乱糟糟的,就不请大将军进去跟着我们一起吃灰了。”

    嘿嘿一笑,老父亲诚挚邀请,“等我们收拾好,再请将军,到时候希望大将军能够赏光亲临,给我们一个表达感谢的机会。”

    甄怀民轻轻颔首,算是应了。

    他觉得林世俊这一家子,有点意思。

    林有才拱拱手,先行退下。

    “林世俊,你等既已归来,今日准备准备,明日再来军营报道即可。”甄怀民吩咐道。

    林大郎和青岚拱手应了,甄怀民便领着他的人准备离开。

    不成想,刚调转马头,便有小兵骑马奔来,神色慌张。

    林大郎和青岚对视一眼,暗暗祈祷,千万不要是边境出了事。

    思索间,小兵已经来至面前,林大郎和青岚下意识要上前,后又想到自己二人现在还在假期,硬生生忍住了脚步。

    也不知那小兵在甄怀民耳边说了什么,大将军面上神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回头望了过来,林大郎和青岚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城内出了点事,林世俊,你手下十名铁甲卫先借给本将军用用。”甄怀民开口,不容反驳。

    这是命令,只是碍于两人家眷在此,他说得客气了些。

    青岚和林大郎听见这话,提着的心顿时松了一半。

    林大郎立即对十名铁甲卫招手,命令他们先随大将军去处理要事。

    得了人手,甄怀民立马就走。

    临走之前,又吩咐林大郎和青岚一会儿安置好家眷,便来县衙一趟,有事商议。

    得,一天的假,瞬间缩减了一半。

    第344章 黑色石头

    “咋啦?”

    甄怀民一走,林有才便担忧问道。

    林大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摇头安慰父亲,“不知道,不过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大将军已经去处理了,想来就是有事也会变没事,咱们先进去看看新家,把东西收拾好,我和青岚还得去县衙一趟。”

    林有才瞠目,“这就要去干活啦?还没喘口气呢!”

    林大郎无奈笑了笑,并没有告诉老爹,这就算好的了,遇到两国交战时,那可是连轴转,几天几夜都不得歇。

    潘豹的家也在这条街,不过是在街尾,住的房子比土木茅草屋好点,是用石块启基做的砖瓦房,面积比较小,采光也不太好,但足够结实。

    因此,两家约好,先各自家去收拾,等弄好了再聚。

    三家的马车各自分开,各去各家。

    “下车吧。”林有才冲车厢里的林美依几人喊道。

    马车里的姐弟几人立马冲下马车,二丫和狗蛋迫不及待想要看看新家的模样,跟着林大郎走在最前。

    这院子林大郎先前就得了,只是一直只有他一个人在,便长住军营,从没来过。

    宽厚的黑色木门打开,一个宽阔的院落映入眼帘。

    这是一个一进的四合院,四面是屋子,中间是天井,东面屋檐下还有一口井。

    “娘!院子里有井呢,这下您不用担心大冬天还得跑河边去挑水了!”

    二丫的声音从院子里传了出来,正在拿东西的刘氏听了,原本并不高涨的情绪有所缓和,面上终于露出笑模样。

    林美依看到母亲这小表情,心中担忧顿时消散。

    看来老娘气消了,并且开始接受现实。

    张氏无奈的笑着,拄着拐杖跨过高高的石门槛,站在大门前,打量眼前的院子。

    半晌,给批了一卦,“上为乾,下为坤,中有坎水,兴旺之势。”

    “这房子风水不错。”张氏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指向东面的屋子,笑道:“有才,你娘我要住那,记住了吗?”

    林有才忙不迭应了,“记住了,娘您放心吧,依依,先给你奶奶寻个地歇着!”

    “好咧。”林美依笑着答应,扶着奶奶来到南面的堂屋,给她放好板凳,又烧了热炉子,这才起身去给爹娘帮忙。

    家里有三个买来的劳力,再加上林有才夫妻和林美依林大郎兄妹俩,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就把东西给卸了下来。

    紧接着便是打扫屋子。

    天井里有积雪,全部扫到一旁的排水沟里去。

    屋子里冷兮兮的,没有床,都是火炕,但互相之间没有串联起来,日后要是想睡得暖和些,必定要浪费许多柴火。

    不过现在屋里冷,得暖暖,又是进门第一日,为了个好兆头,屋里的炕必须全部烧起来。

    然而,等刘氏去寻柴火时,这才悲催的发现,柴房空荡荡,压根没有柴火,只在厨房角落里找到两框黑漆漆的奇怪碎石。

    “大郎!你过来一下!”刘氏大声喊道。

    林大郎闻声赶来,就见母亲指着厨房里那两框黑石问他:“这是啥?家里没有柴,是不是还得去买啊?哪儿有卖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