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1/1)

    第一,不能将她教的特殊手法泄露出去,要严格保密。

    第二,不能私下把做好的簪花卖给除她以外的人。

    第三,质量必须合格,不合格的簪花烧毁或者拆掉重做,也不许低价私自售卖出去。

    第074章 交货

    如果违反了这三条规矩其中一条,直接离开她的绣房,并做好被告的准备。

    丑话放在前头,说完后林美依又把自己给的福利说了一遍。

    免费教学,包销售,零成本,报酬五五分,时间自由,多劳多得,可以说是相当好的福利了。

    但林美依也不是慈善家,如果一直白拿材料却做不出她要的东西,那不好意思,请你走人。

    至于懒散的人,你只要忍得住看别人赚钱不眼红,那也可以,只要质量过关,一样可以继续做下去。

    契约林美依早已经准备好,话说完,就把契约拿了出来,同意的签字画押即可。

    刘氏和肖娘子一马当先,果断摁了手印,丝毫没有迟疑。

    被这二人带动,李氏和莫氏也跟着画了押。

    做好这些,林美依收起这四张契约,让师父肖娘子担任技术总监,负责教学。而母亲刘氏,则负责质量筛查,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能要。

    这四个女人中,刘氏根本不会针线,莫氏会些,但远比不上李氏和肖娘子这两个专业的。

    但好在莫氏是肯下苦工的人,不管刘氏在耳边怎么吹肖娘子的歪风,她也不动如山,学得非常认真。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这次征兵,为了买奴隶,家底已经耗空,所以她很珍惜这个赚钱的机会。

    至于王菀最近办得热热闹闹的手工小作坊,她也不是没动过心思,只可惜,刘氏下手更快,都不等她去王菀小作坊报名,就让这位弟妹拉了过来。

    莫氏这人有点像江湖中的大姐头,十分讲义气,在村里人缘极好,林美依都不知道自家老娘是怎么跟这样的人成为好姐妹的,她只知道,比起徐氏那样的塑料姐妹,这位莫大娘简直是人间仙女。

    一场征兵,别的村女人们离了男人日子开始过得紧巴巴,但靠山村完全不一样,王菀的小作坊给女人们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工钱多,活轻松,要不是王菀只要年轻的妇人,王姑婆这样的老太太都想去给她打工。

    村子里有这样的作坊,村长王升最高兴,但女人忙着进厂,马上就要进行的春耕可怎么办?

    今年大周有战事,征兵令下达的同时,一份增税文书也发放下来,往年是交三成的税,现在变成了三成五,别看加得不多,但就是这一点点,对于靠种地为生的平民百姓来说,也十分艰难。

    为此,村长急得脸上皱纹都多了几根,好在他去找王菀说了一下,这个懂事的侄女立马给女工们放十天假,让她们好好准备春耕。

    如此有良心还记挂着村里一起致富的人,王升这辈子就遇见王菀这一个,对她那是赞不绝口。

    一场征兵,靠山村的壮劳力走了大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用奴隶顶替名额,林美依家没了大哥在,只靠林父一人,准备春耕也显得有些吃力。

    他这样的都算好了,本身身强体壮,勉强还能应付。

    但肖娘子家没了潘豹,家里一个年轻小媳妇,一个未出阁的闺女,还有一个乳臭未干的奶娃娃,真是顾不过来。

    好在他们家是猎户,没有田地,只有两亩菜地,肖娘子每天上午在林家做完绣活,下午就回家侍弄那两亩菜地。

    至于今年的税,她也打算多做些簪花,卖钱后买米替代。

    家里有个幼弟要照顾,潘娴不再去学堂,可林美依还是坚持让她来自己家,跟自己一起同二丫学字,虽然效果没有在学堂里那么好,但如此一来,先前的幸苦倒也不算白费。

    林美依上次拿的几框绸缎已经全部做成了簪花,她有个专门的账本,专门记录李氏、莫氏、肖娘子和自家娘亲刘氏的成品数额,而负责教学的肖娘子和负责质量的刘氏,两人除了簪花的工钱外,还有一份额外的工钱。

    也不多,一人一百文,但让人看着觉得心里舒服。

    刘氏在女红上是真的没有天赋,做废五份簪花后,为了不让闺女把自己开除,她主动退出制作簪花的流程,专门负责簪花的入库和质量,给自己留了点面子。

    这一来二去,刘氏竟然学会了简单的计数方式,这可是成为一名合格账房的前提,林美依非常支持,得空就把阿拉伯数字计数方式教给母亲。

    说起来,这阿拉伯数字还是大周女帝最先提出来的,世家门阀守得死死的,起先民间无人知晓,后来有大儒收徒,这才渐渐流传到民间。

    到了春耕的时间,林美依也放了十天假,李氏莫氏回家种田,而她则独自赶着父亲刚买来的带车厢牛车,载着满满三框子簪花进城交货。

    距离上次一别已经过去半月,秋掌柜那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林美依盼来了。

    她以为,林美依会给自己这批货里参杂些次货,就像是王菀先前那样,说可以用次货做活动,低价处理的同时还能给绣房积累人气。

    只可惜,这样的活动只做了一次,就因为绣坊和王菀之间的合作结束而腰斩。

    秋掌柜迎上前来,林美依将车上的簪花全部卸下来,一共五框一千五百朵,让她先清点,自己转到云秀那边,购买边角料。

    “最近簪花做得多,绸缎的边角料已经没有多少了,知道林姑娘你要,掌柜的特地让我留了一筐。”

    云秀把脚边的框子搬到柜台上,笑容抱歉,“林姑娘,真是不好意思了。”

    林美依摇头,“没事。”

    这都是正常的消耗,绣坊又不是故意不给她留,大不了购买整匹的绸缎就好。

    林美依抬眼看了看柜台后的货架,五颜六色的绸缎十分亮眼,但她却一直觉得麻布其实才是制作簪花的最佳材料。

    只是葛麻在市场上流通真的不多,现在只能先用绸缎替代。

    “再给我拿十匹绸缎,白色、红色、黄颜色、紫色、绿色各两匹。”林美依说道。

    云秀忙不迭点头,笑着把她要的布匹拿下来包好,让伙计帮忙放到牛车上去。

    秋掌柜走了过来,那眼神,格外复杂,激动中带着几分不敢置信,林美依见此,笑问道:

    “秋掌柜,这批货你可还满意?”

    秋掌柜点头,她简直不能更满意。

    第075章 套路

    “林姑娘,咱们后堂说话?”秋掌柜请道。

    林美依抬头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还早,不到中午,便点了点头,

    “早上来得早,还没来得及吃早饭,不知秋掌柜可否给我准备些糕点?”

    秋掌柜听见这话,嗔了她一眼,“林姑娘,你可太客气了,说吧,想吃点什么?反正到中午了,咱们一起吃顿午饭如何?”

    林美依欣然答应,也不客气,点了自己一直想吃的肉菜,烤鸭烧鸡蒸鱼全都要。

    秋掌柜听得肝疼,但想到这批完美到没有瑕疵的货,咬咬牙,立马吩咐伙计去县里最大的酒楼点了一桌席面过来,她今天要好好招待招待这个小姑娘。

    很快,菜就来了,二人在后堂那张落了坑的八仙桌前坐下,一边吃一边说话,不过大多都是秋掌柜在说,林美依偶尔嗯嗯哦哦回应一下。

    直到吃饱,林美依这才就先前秋掌柜提出的疑问做出解答。

    首先是这批簪花次品的去处,林美依直接说:“不达标的都拆了。”

    “拆了?”秋掌柜表示不理解,并把自己从王菀那听到的活动营销手段说了出来,意思是这些次品其实也有价值。

    对此,林美依有自己的见解,“秋掌柜,你不是说这批货要送到府城去的吗?”

    秋掌柜点头,“是啊,这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林美依重重点头,“当然有关系,府城里贵人多,我想这批簪花秋掌柜都是给这些贵人准备的吧?”

    秋掌柜嗯了一声,这些簪花的确只有有钱人才能一直消费。

    “那秋掌柜做了这么多年的绣坊,应该也知道,越是稀有、质量越是过硬的东西才能走得长久吧?”林美依笑问。

    秋掌柜点头,这她当然懂,但她还是没明白林美依到底要表达什么。

    林美依也不卖关子,直言道:“有件事我想问问掌柜您,您在绣坊这么多年,有多少夫人是因为绣坊这块招牌到绣坊里购买东西的呢?”

    “五成吧,有些夫人习惯了绣坊里绣娘做出来的东西,时常来光顾,去别家她们不习惯。”秋掌柜答道。

    话说到这,她突然怔了一下,像是领会到了什么,但一下子又无法把这东西总结出来,只得激动的看向林美依,让她有话直说。

    “秋掌柜,您知道什么是品牌吗?”林美依问。

    秋掌柜摇摇头,又点点头,最后她自己都乱了,解释道:“林姑娘说的是绣坊这块招牌吧?”

    林美依颔首,“也可以这么说,如果掌柜把绣坊这个招牌打出去,同样的产品,仅仅因为带上绣坊这个招牌,客人们就会选择绣坊,而非其他店铺,这样一来,在同类产品中,绣坊的产品就会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

    “而要打好这个招牌,质量第一,稀有第二。”

    “怎样稀有?少吗?”秋掌柜追问。

    林美依却摇了摇头,说:“贵,贵才是最稀有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