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1/1)

    “你说?,我跟你嫂子也买巷子里的房子怎么样?”

    庄民安形容不出来,庄民国知道他这意?思,巷子里的房子按几十年后的话叫“独门?独栋”,邻里又挨着,地方大,又热闹。

    庄民国说?:“我觉得可以,你要买这里的房子就去居委会问,那里的大妈就是专门?管这些街道的,什么都知道。”

    “钱不够你跟我说?一声。”

    庄民安说?好,跟其他人回工地去了。

    庄民国锁了门?,回梨花巷那套房子了,他在院子里开水洗手,蒋婆子凑了过来:“老板啊,你们那边房子盖好了?”

    庄民国每天进出已经不是秘密了,“盖好了。”

    蒋婆子又问:“那你们那边的房子租不租?”

    蒋婆子想?住新房呢。

    二?层小楼房,她都去看?过了,里边美着呢。

    庄民国摇头:“不租,那房子要自己?住的。”

    “你们一家人住两套啊。”

    庄民国擦了手,把毛巾搭在杆子上:“哪能呢,我家可是有?两个儿子的。”

    儿子要给准备房子。

    人家不是说?过么,女儿是招商银行,儿子是建设银行,有?房子才好娶媳妇。

    现在结婚是看?有?没有?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以后人家结婚是看?有?没有?房了。

    “二?层楼呢,两个儿子一人住一层也够了。”蒋婆子还认真给他提建议。

    庄民国也认认真真跟她讲起了家长里短:“不行的,一人一层看?着多,但房间没几间,等以后他们生了孩子,地方就不够住了。”

    以后的房价多贵呢,尤其是大儿玉林他们下一辈。

    这些什么“八零”、“九零”、甚至“零零”后,一出生已经是房地产最红火的时候了,到他们长大,房价已经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地步,普通人想?买房那是十分艰难,大部分都买不起,都是家里给准备的,两辈人一辈子才可能买得起城里的房子。

    他现在不准备好房子,把孙子的份都一起准备了,等以后房价那么高了才买,可能就买不起了。

    蒋婆子若有?所?思的点头:“你想?得就是长远。”

    蒋婆子一家从来没想?过要在城里买房,他们一家的想?法就跟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样,觉得家里就一个孙女,以后长大了是要嫁人的,只要男方家里有?房就是了,女方是出嫁妆的,女孩子用不着买房。

    他们老了回老家,还有?年轻打?工挣下来的钱,这就足够了。

    这个思想?,不说?现在,就是放到几十年后都还有?不少人这样想?的,尤其是在村子里,那会基本上的老头老太太都当爷爷奶奶了,说?起家里的儿子孙子买了房,儿子给孙子买了房,很少听到说?儿子给孙女买房的。

    他们的老话也是这样,“女孩子要嫁人的,以后住婆家,要什么房子。”

    其实这也是几辈人的环境差异造成的,他们这一代人,结婚基本就没有?说?不过了的,以为到孙女嫁人也是这样,嫁到婆家去,要在婆家过一辈子,没想?过以后的年代跟他们生活的年代已经不一样了。

    他大儿玉林反问他的,“催结婚,你看?到离婚的吗?”

    说?离婚率比结婚率还高。

    年轻人追求自由,合得来就过,合不来就不过。

    能过一辈子的夫妻,少呢。

    但要让蒋婆子说?实话,她是愿意?住在城里还是回老家农村去住,蒋婆子是肯定要选城里的,城里方便啊。

    他们想?的是,他们没孙子,又担心?以后住在城里开销大,年轻的时候能挣钱倒是没什么,等老了干不动了,又不是人家那些退休工人一样,还能领退休金呢,他们每个月没工资,住不起,回老家住开销少啊。

    庄民国把毛巾搭在杆子上,说?:“咱们当长辈的,不想?长远了谁想?长远?”

    蒋婆子都忘了想?住新房子的事,不断点头:“是,你说?的是,我就是这样想?的,所?以我才来城里帮着带孙女,给他们掌舵,就怕他们走了弯路。”

    庄民国恭维了她句:“婶子厉害着。”

    蒋婆子挺着胸笑?,庄民国回房去了,蒋婆子也往家里走,到门?口,她都抬起一只脚了,突然想?起来,这房东老板盖了两栋楼,这里还有?一套,三套房子,他们就是换到新房子去,这还剩下一套呢。

    庄民国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公?共电话亭的电话,庄民国也是头回打?,要投币,他也赶了回“时髦”,买了币投进去,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陈老板接的,问他怎么样了。

    庄民国说?:“房子都盖好了,小二?层楼,那边西?大街的地皮也打?好地基了,这两天我把房子外边的东西?都给收一收,里头等你下来再看?。”

    陈夏花笑?了声儿,声音从电话里头传过来,“过两天我就上省城,要给供销社送货。”

    还有?小二?庄玉春的声音从那边传过来,说?什么爸爸去省城下馆子,吃好吃的去了。

    陈老板跟两个儿子说?的,爸爸去省城打?工去了。

    现在做吃食买卖的都地道,尤其是面食,两三毛一大碗,肉丝分量也足,庄民国没置锅碗瓢盆,三顿都是在外头吃的。

    小吃多,他每天就变着花样来。

    包子馒头、面条,国营饭店的饭菜,饺子,现在外边摊子上舍得放作料呢,家里人一般人还舍不得多放点作料的。

    “他们放学了?”

    “在旁边写?作业呢。”

    庄玉林他们兄弟现在有?两个地方写?作业,一个是在家里院子里,一个是在厂长办公?室,不过来办公?室的次数不多,因?为厂里的工人看?见了老是喜欢笑?话他们。

    喊他们,“小厂长来了啊。”

    “小厂长来监工了啊。”

    还有?人跟他们说?,“小厂长,我们做工可认真了,厂里要是要提“干部”了可别?忘了我们啊。”

    说?笑?的多,庄玉林他们就不大喜欢来了。

    陈老板要来,也没具体说?时候。

    庄民国打?了电话,外边已经排起队了,都是等着要打?电话的,他赶忙给人让开了。

    其实现在打?电话还是不方便,上辈子庄民国去外地厂里打?工,厂外头就有?专门?打?电话的,一排一排的铁皮间,里边桌子上放了一台电话机,还有?一张凳子,直接拨号码就行,打?完电话出来看?外边门?上的号码,去前台报号数,前台就能查到打?了多久,多少钱。

    买得起手机的也可以直接用手机打?。

    那时候小灵通都过了,流行翻盖手机了呢。

    庄民国去自选商场里买了点生活用品,刚提回去,正碰到谢丽化了妆正要出门?呢,谢丽见他就笑?:“老板回来了,吃饭了没?要不要我给你烧点饭菜?”

    庄民国摇摇头:“不用了,我吃过了,你去玩吧。”

    谢丽也笑?笑?出去了。

    陈夏花是第三天才到的,庄民国还在收拾两套房子外头的木头碎砖,把院子收拾出来,陈老板穿了一条碎花长裙,化着妆,脚上穿了双小皮鞋,提着精致的小包,迎着光就施施袅袅的走了进来。

    陈老板的妆不是现在最时髦的烟熏妆,她画的是十分自然的妆容,眼睛明亮又有?神,睫毛长长的,嘴巴图了口红。

    上辈子他们一家很少合照,陈夏花走了以后,他去城里,庄玉林他们带着他去拍照,还要挑衣服,化妆呢,当时旁边还有?一组拍婚纱摄影的,男同志不好意?思面对镜头,不自然,摄影师就问他,“想?一想?,现在你觉得谁是最漂亮的?”

    庄民国见到了在逆光中的脸,一下像是回到了当年他们年轻时候相看?人的画面。

    脸蛋白净清秀,扎着两个大辫子,他看?了一眼就同意?了。

    谁最漂亮?那就是留在他心?里最漂亮的时候。

    陈老板年轻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除夕到,除夕好,除夕祝大家过年好。

    本章下所有评论都发红包。

    哈哈哈哈不推预收了,祝大家阖家欢乐,天天开心。

    最近几天很忙,没怎么看评论,现在来回答大家问题,(一),关于福嫂子家撤资的事。

    答:不是因为给男主家清道,而是写了福嫂子娘家有司机,现在建厂要投资,设备要投资,而且福嫂子家占比只有三层(在很早是说过的哈),而且那时候搞车队是真的很挣钱!!

    一个只占三层的投资,还要往里头砸钱,跟一个有司机保证的搞车队运输,那时候除开遇到意外因素是真的稳赚不赔,自己占百分之百的生意比起来。

    我觉得福嫂子家选择另外一条路并不是理解不了的,是我我可能也会选搞车队~

    毕竟谁都想争全满,不是只分其中少许,是吧。

    福嫂子家只是有了更好的选择。

    (搞车队这个是以前听认识的跑客运的司机老板和客运的司机老板们说的,当然,现在他们都转行了,刚好车也报废了,开公交去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