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2(2/2)

    娇妻在怀,小儿聪慧,一国之君,朝野太平。

    天宝帝顿了顿,才说:“青梅竹马的缘分,不是谁都能有,当年我跟姝姝成亲之时,也是同你们一般,两小无猜,姻缘天成。”

    春去夏来,转眼,又到了离别日。

    三月之后,礼部会同宗人府、钦天监选出大行皇帝谥号——仁。

    只是明德皇后身体并不是很利落,而皇室子嗣稀少,先帝便不是很想让同样身体孱弱的嫡子迎娶这样一位太子妃。

    天宝帝面色苍白,手脚冰冷,身上的疼痛一刻不停,他却面色如常,甚至还带着点笑。

    两人大婚之后,琴瑟和鸣,恩爱非常,被许多人羡慕,也被传为佳话。

    “小安,我就要去找姝姝了,我很高兴。”

    或许是苍天垂怜,应允婚事之后,两人的病情有所好转,虽未有常人般康健,却也不再被长年的病痛困扰。

    明德皇后性情温婉,却落落大方,她同天宝皇帝一起长大,也是青梅竹马。

    他就要死了,马上就要去寻明德皇后,这些过去的旧事虽不好提,却也并非什么机密,不能同外人道来。

    后面的话,谢吉祥就再听不清了。

    时间怎么就过得这么快呢?

    赵瑞行礼:“是,臣等告退。”

    天宝三年,已经二十五岁的天宝皇帝跟明德皇后,终于迎来了他们长子,也就是当今太子李希。

    待到天宝帝登基之后,便立太子妃为皇后,后宫再无其他嫔妃。

    赵瑞也回忆起当年。

    天宝帝笑了:“是的,一定是个好孩子。”

    没什么比这更美满的了。

    虽然平日里他总有无数的担忧,总是会同儿子有说不尽的叮嘱,却很少说过去的故事。

    他们还是小孩子,每日里嬉闹玩耍,好不快活。

    韩安晏心里难受,上前道:“圣上,该躺下了,您坐了好一会儿了。”

    “圣上,您高兴便是最好的,臣也高兴。”

    天宝皇帝同明德皇后两人当年成婚不易,明德皇后是馨蕊公主的伴读,陪伴馨蕊公主在上书房读书,也因此认识了当时还是皇子的天宝皇帝。

    天宝帝道:“好了,朕说了好多胡话,你们别往心里去。”

    这样一个谥号,当得诠释天宝帝的一生。

    自从他病倒之后,他很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

    韩安晏眨了眨眼睛,努力把泪水眨回去。

    天宝帝一边说着,一边浮现出难得的笑容。

    待两个年轻而火红的身影缓缓远去,天宝帝依旧睁着略有些朦胧的眼睛看着。

    那一段时间,大概是天宝皇帝这一辈子最快乐的时候。

    “去吧,回去好好过日子,瑾之,有空多进宫陪朕说说话。”

    天宝帝叹了口气:“岁月如梭,一晃多年过去了,可当年的那些回忆,我都记在心里。”

    谢吉祥回过神来,发现朝臣勋贵已经全部就位,随着呜呜咽咽的哭声,他们一起在这个落了雪的春日送别天宝皇帝。

    若非弱冠之前天宝皇帝大病一场,几乎撒手人寰,在迷离之际求了先帝,先帝才允诺了这样一门亲事。

    天宝帝呢喃道:“这么多年,我等着这么多年,若不是还有希儿,若不能看到他成家立业,我如何去见姝姝。”

    一说起明德皇后,他就不再用高高在上的朕字,又变成了那个普通的喜爱妻子的丈夫。

    “不过,姝姝一定还在等我。”

    只有回忆起曾经的幸福,他才能开怀。

    姝姝是明德皇后的小字,现在恐怕只有天宝帝一人还能唤。

    两个人都还年轻,一如当年的他们。

    这个口谕太沉重了,却又有莫名的心酸和让人不能忘怀的幸福。

    慈民爱物曰仁、利泽万世曰仁、蓄义丰功曰仁。1

    韩安晏点头:“是呢,皇后娘娘最是温柔。”

    赵瑞跟谢吉祥起身,复又跪下行礼:“是,臣、臣妇谨记。”

    “你们要好好的,替我跟姝姝好好白头偕老,恩爱一生。”天宝帝道。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韩安晏几乎都要哽咽出声,他安慰低声道:“圣上,如今太子妃已经诞下麟儿,小皇孙又健壮又好看,将来一定是个好孩子。”

    到了此时,天宝帝突然很想多说几句话。

    过去半载,原也是新帝在辅政,因此国事很平稳便过渡到了新朝。

    天宝帝道:“我只盼着,来生我们能健康长寿,不求什么皇权富贵,只要能白头到老就好。”

    说他跟明德皇后的曾经。

    那时候,母亲还在,谢家的伯父和伯母也都在。

    梦境飘散,不远处,哭声响起。

    说罢,他便领着谢吉祥退了出去。

    按照大行皇帝遗诏,丧仪一共只办了九日,九日之后,新帝依旧身穿丧服,但已开始临朝听政。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