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1/1)

    只见一块方形的白色绸布两端被固定在画屏上,上面墨笔淋漓地画着一副仕女与牡丹图。女子倚着雕栏,黛眉轻扬,衣裙纷飞,嘴角噙着一抹倾城之笑,虽只是墨笔所画,却极为美丽,可见画者功力之高超。而她身前那怒放的牡丹上,诡异地用朱砂点了几滴,似泪似血。一时竟瞧不分明这画的寓意。

    此时,凌其琮又开口道:“题目很简单,诸位只需各自凭着自己的理解为此画题一首诗。此画为画狂方矍所作,也将由他来决定最后的结果。时间为一炷香,这便开始吧。”言罢,已唤人在台中设了一炷香,便退至边上等待。

    底下的文人皆陷入沉思当中。

    不久,便已过了大半柱香。

    “怎么都没人作答呀?”青若疑惑,悄悄问身旁的锦颜。

    “自然是因为没那么容易作答,除非文采极高的,否则谁也不愿上去让人见笑。何况第一个呢?”锦颜也凑在青若耳边低声解释着。

    这时,有个男子在安静的人群中轻轻吟了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却着一笑笑清风。”

    众人一愣,随即大声道好!随即去寻那男子,见他容貌虽平凡,气质却极佳,身着一袭白袍,对着众人的探索的眼光,面上仍带着微笑。

    一时风头无量。

    之后,又有人跟着吟了几首,但明显不如第一首来得精彩。

    青若转头看向锦颜,便看到锦颜正笑盈盈地望着她,也不知看了多久,倒又觉得羞赧起来,只好转移话题道:“香都快燃尽了,你怎的还不答?”

    锦颜看着青若道:“急甚。你的奖励跑不掉的。”说完便回了头看向台上,也开口吟出一首诗来:“落花不解意,一笑痴情狂。血染牡丹泪,身葬万花丛。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说完促狭地朝青若挤了挤眼。青若虽不擅于此,然何尝听不出诗歌的香艳之味来,禁不住便红了脸。

    诗歌的余韵仿佛还飘在空中,这刻的沉默比刚才更甚。

    台上忽的传来一道兴奋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妙!果然妙极!”

    众人抬头,发现一个瘦弱的男子身着黑色衣袍站在台上,不正是方瞿本人么!

    “的确妙哉。在下技不如,甘愿认输。”继方瞿之后,原来的白衣男子也笑着开口,眼神往锦颜这边扫来,带着欣赏。

    这时,香正落尽,凌其琮随同方瞿站在了方台中间,看见锦颜明显愣了一下,显然是想起了刚才的事。不过很快就回了神,礼貌地向锦颜抱了拳道:“结果已明。兄台好文采!请问兄台大名?”

    锦颜略微点了点头,淡淡道:“不必客气,在下于堇言。”

    “还请于兄待赏花完毕后卖个薄面,光临寒舍,在下感激不尽。”在看到锦颜点头后,凌其琮又转身对众人道:“这次牡丹赛结果已出,获胜者是这位于堇言兄弟。接下来的时间大家便自行赏花吧,希望诸位有个愉快的时光,其琮不再打扰了。”言罢,便又拱了拱手,方才下了台。

    而在锦颜身旁的人都向她道着贺,锦颜只淡淡地应了。之后人群才散开来。期间仍不时听到大家在讨论关于那首诗的看法。

    不一会儿,锦颜四人刚欲退开去,抬头瞧见凌其琮正朝她们大步走来,便驻了足。

    凌其琮寻到她们,笑着道:“没想到拔得头筹的竟是于兄,倒是缘分得紧。刚才一事是小妹无礼了,还望于兄不要放在心上。”

    “我瞧凌府小姐倒是天真烂漫得很,不碍事。”锦颜摇头道。

    “于兄这般向其琮便放心了。于兄何时得空,能到府上一聚?在下家父因有事在身不便前来,然千万叮咛要把这次拔得头筹的人带回家让他瞧瞧才好。”凌其琮本就长相俊美,此时又举止有度,教养可见一斑。

    “若不麻烦,此刻便行吧。”锦颜想着现在已不复刚才平静,不如去洛阳凌府去见识下。

    “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这边请!”凌其琮吩咐身后的人去传几顶软轿去瑶亭候着,自己与锦颜四人相伴而行,向瑶亭口处行去。

    注释:

    ①改编自李白的《清平调》

    ②在《牡丹亭》的最后那名句上凑上了前面几句自己编的,将就下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