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以我轮回,改你一生(四)(2/5)
赫连都延也是个不知餍足的君王,这个崭新的霈国刚初见起色,他就又在打瑶光的主意了。要通往这个国家也只有一条路,就是经过三角区域,陨仙海是别想了。而三角区域是众多小国林立之地,又有鬼城那三不管的混乱之城,小国不怕,就怕他们唇亡齿寒抱作一团,更怕瑶光在后面撑腰,甚至干脆趁机引诱小国们投靠他,拿下三角区域可是踏足另一边的战略要地呀
而他之后竟收到了端木修的密函,跟他商量对付帝耀的事。
但赫连都延不明白端木修怎么对帝耀感兴趣了,不过等他丢下替身亲自约见端木修时就知道了。
那是一场大骚乱,被那怪物少年误伤的人有不少,那段时间帝都中的医馆门槛都被踏破了,可那迅速衰老的怪病连宫中御医都没辙。最后一代帝王在神医月弦还没有赶到的时候就驾崩了,简单的不可思议。
他赫连都延也不是不允许有高手的存在,但那得是在他坐稳这个帝位之后了,只要过个几年,等民众认命了、习惯了头顶坐着外邦帝王,也过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生活时,那他就可以松手了。
赫连都延确实想对付帝耀,本来帝耀的商业帝国虽然庞大,但也不至于不给别人活路,赫连都延接手杨九原来的生意后,也已足够,他没想自己会对上帝耀。
瞧这金碧辉煌的太极殿内,他的一品大员跪在地上哭得那叫一个声泪俱下,控诉一个叫杨九的恶徒不分青红皂白杀害了他唯一的儿子,官府和他请来的高手皆无可奈何,特来求皇上给他一个公道。
霈,意喻帝王恩泽。
不过这人是前朝老臣,带头投靠他的软蛋,他如果不重视着点未免寒了那些几朝元老的心。于是特许了自己的亲卫去操办这件事,得那大臣感恩戴德后,赫连都延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了。
但是帝耀突然发了疯。
而赫连都延对杨九的头颅剖白时说过的有了对付安陵烨的办法,则是当年他和安怀合作,对方展示底牌时,才叫他见识到原来这世上还有除了杨九以外的另一个异端——一个触之即死的人形怪物!
嗯
其实在杨九的帮助下,赫连都延的势力发展得极快,比他展示给杨九的假象强大多了。只是一直要等到他最大的敌人消失,他才敢露出獠牙来。于是这一次他干脆利落地弄死了他的蠢货大哥赫连铁齐,铁血手段震慑住其他几个蠢蠢欲动的王子和不满他的大臣。然后直接向安陵发起战争。
赫连都延为何如此忌惮北冥幽狂?
战败,帝亡。赫连都延没费多少劲就吞并了这个肥沃富饶的国家。
思考这等开疆拓土的大事的赫连都延也会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扰,安陵这片沃土滋生了比燕支更多的蝇营狗苟,就连一些大臣与江湖人士间的矛盾居然也会闹到他这个皇帝跟前,以赫连都延的性格,他能处理好这些事,但必定是不耐的,所以说满脑子想着打仗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事儿就值得他上心了。
起初有很多人叫嚣,同仇敌忾抵制他这个外邦人做他们的皇帝,但没权没财没兵力的普通百姓能做什么呢,他们在指望那些强大的武林正派,然而叫他们疑惑不解的是,除了一些掀不起水花的小门派表了态,那些大帮大派竟都沉默了?他们的血性呢?!他们的情操呢?!
赫连都延觉得安怀简直是个废物,如果是他有这么一个大杀器,他早就,早就
他开始疯狂扩张,以垄断的姿态占领一块块商业领域,甚至明目张胆地成立自己的武力集团。他的矛头首先对上了白淳南,然后是一个个当初围剿幽冥教的人。大家这才明白,原来帝耀竟对北冥幽狂用情至深!
啧。
自己儿子没用怪谁,真是烦。
因为这位武力值数一数二的魔教教主是他少数难以掌控的人。按说对方是江湖人士,更没有正道那么多正义感,多半也不会管他这个外邦人的入侵,可赫连都延不想赌那一小半的可能性,而且如果听雨阁给的情报无误的话,安陵有个隐世家族貌似就姓北冥何况幽冥教所在的位置还挺特殊的,从屠灵城入关进入安陵遇到的第一个教派,就是幽冥教。虽然不是正好途经,但如果北冥幽狂真要对他做点什么,率众翻过两个山头就可以了。
赫连都延当然不会告诉他们,你们充满血性的大侠们都在为了心脏里的那条虫子在自己手心苟延残喘呢~
?
他没忘利用好杨九最后的价值——杀神“凯撒”依旧出战每一场战役,只用坐镇就能让燕支将士骁勇无匹!至于杨九本来用来掩饰身份的面具,现在那下面是谁的脸,又有什么重要的呢。后来又以“凯撒”为饵,佯败诱战无涯入燕滕山,峡谷之中,完全不分敌我地滚落巨石、万箭齐发,这安陵的战神也就陪那个假凯撒一起下地狱了。
几个月下去,最初的躁乱已经消退得差不多了,他赫连都延还不了解这些小老百姓求些什么吗~不急,很快他们就会心悦诚服我是个好皇帝了,然后为我歌功颂德,开书立传,永刻汗青
霈,这是他的国号。?
当赫连都延回到燕支发现栖梧不见时,生出了和杨九头颅消失时一般的猜测,皱了眉暗自留意起来,但并没有为此多做什么。
要身在宫廷的安陵烨接触到一个陌生人也不容易,所幸那段时间因为战无涯的死,安陵烨时常召见大臣,也不时伪装出宫不知见些什么人。赫连都延就只用制造点麻烦,混乱中安陵烨的侍卫一边要护住安陵烨一边要应付杀手,哪能面面俱到地警惕到惊慌乱窜的人群里一个一看就没有武功的少年靠近安陵烨呢。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