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两重地狱(4/5)

    而声音传来的方向,是王宫?

    乌垏孛齐蓦地瞪大了他的一双牛眼——难道这才是真的调虎离山?!

    “乌垏统领,敌军停止了攻击!”副统领急忙道。他看着王宫的方向,同样惊惶不已,希望自己的上级能立马下令。

    乌垏孛齐现在脑子有点乱,猛个回头看向城下,确实攻击停止了——可不是么,做的局已经成功了,当然是要撤退了。他现在已经确信安陵不可能来这么多人了,虽然他依旧不知道人数的奥秘。

    当务之急是回援,可两次中计后乌垏孛齐对自己的判断有些丧失信心,这难保不会又是一次骗局啊!以防万一,他留下了三成的兵力和自己的副统领,交代看情况行事,然后带了七成的兵赶回王宫的方向。

    希望还来得及!

    杨九丢掉手里没了箭支的铜管,这还是之前烧了赫连都延大营粮草时,从那守卫长手里捡来的呢。他想,有这东西配合,燕支的人该更相信王宫遭了难吧?留下守城的人越少,秦连洲他们逃脱的几率自然也就更大了。

    被乌垏孛齐留下的副统领是个非常谨慎的人,敌军又没来攻城,他便不好主动出击,想等着看有没有诈。不一会儿连鼓声都停了,他想这些人该是都撤退了吧?虽然自己什么都不做很认怂,但总比几千人跟几十万硬肛犯蠢的好。

    可是,等他定了神盯着敌人撤退后的战场看了半晌后,却发现了异样。

    穿梭云层中忽隐忽现的月亮,某一个露头,那战场中隐隐绰绰的人影是怎么回事?敌人不是撤退了吗?难道是在埋伏?不不不,哪有这么明目张胆的埋伏

    突然想到了什么,副统领叫人给箭头绑上浸了油的布条,然后点燃火齐刷刷地朝敌军射过去——他的原意只是想借着火光看清敌方的情况,然而他绝不会想到自己看到的会是什么——“敌军”居然燃烧起来了!

    草人燃烧的光亮把一切都大白在了他们的眼前。

    副统领一下就跌坐在了冰冷的地面上。面如死灰地想着,自己怕是完了,乌垏统领肯定也是要遭殃了。

    乌垏孛齐返回王宫的时候,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被烧毁的残垣断壁已经没有人在乎了,乌垏孛齐留在这里的士兵全被断了头,血染了一地,黑曜石板看不太出来血色,可血腥味浓重得连他这样的军人都闻之欲呕!脚踩上去,积血都能发出啪的一声。女人孩子倒大部分被留下了一命,可那副失了魂魄的样子,跟死了有什么区别?

    他知道,不管是东边还是西边,安陵的人总共加起来肯定都不到一万,不然换做自己,也不可能只做到这个地步,几十万的军队进了几乎只剩平民的敌城中,能忍着不屠城?现在看着,这就是来恐吓羞辱他们的,天降之师,直击心脏,还有什么能比这更鼓舞士气打击敌人的吗?

    自己真是彻头彻尾被耍了一遭。

    乌垏孛齐觉得自己药丸。

    然而等到第二天天亮,王城四处传来惊叫和通传时,乌垏孛齐才真的感受到了更大的绝望!

    王城总共有四十七处地方的高处被挂上了人头,那都是他们燕支国的王侯、高官、老将,是他们燕支的中流砥柱们啊!如此凄惨之状竟被所有王城百姓看见,这是要整个燕支国失却斗志与信心啊!

    是谁?!是谁如此狠,是谁如此毒!

    “是吕啸。”杨九对着星星眼的众兵士摆了摆手,“昨晚大家不是都亲眼看见了吗,是吕啸斩杀了那么多人头又挂到了高处的,所以这次的功劳吕啸可要占大头,我作为将军可不能跟自己的下属抢功,你们就别继续夸我了。”

    说来,他还特意留下了“赫连铁齐”的命呢。虽然是个假的,但他才不要给赫连都延制造顺理成章登位的契机呢~

    “吕啸身手是厉害,但那也是将军的计谋好啊!在此之前谁能想到我们一千人竟能大闹燕支几十万人的王城啊!”有人不大服。

    杨九便笑:“谁都有功,我有,吕啸有,你们大家都有,也不用推来推去的了。而且你们没看到的是,先前那把火也是吕啸放的好才有那么出奇的效果的,你们就别吃味了,大家这次都是大功臣,回去本将军都要给你们表功!”

    “哦哦哦,谢将军!”

    “对哩,这可是大功劳!”

    “我胡三可就等着了哈将军!”

    说到可喜处,气氛很快好了起来。

    吕啸却有些茫然,自己有将军说的那么厉害吗?那些人都是将军找到的,自己只不过是替犯懒的将军出个手吧?还有那把火,虽然自己也放了几处,但烧的最厉害的地方是自己下的手吗?怎么有点记不清了

    吕啸考虑要不要替自己“辩解”几句。

    然后就听到不知是谁幽幽地冒出来一句:“可惜山子他们领不了这个功了”

    刚好的氛围一时又沉默压抑了下来。

    他们这次殒命了81个兄弟,对比这样大的战果,这点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知道,可这不代表他们就能安然地接受战友的死。尤其他们已经一起生活多年,是彼此最亲密、配合最默契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存在啊!

    百里的路程没办法让他们带着战友的尸体回去,他们能做的最多的就是把81具停格在最好的年纪的尸体埋葬在这异国他乡的土地里,可能余生都不会有机会再来祭拜

    “他们的名字会被记入史册,他们的功劳会被万人传颂,他们的家人也会得到最好的抚恤。这是我答应他们的。”杨九的声音掷地有声。

    看着这些感恩又灼灼的目光,杨九第一次在这种把他当神一样的目光中感受到了热度,令人熨帖而感喟。放松了眉眼,他笑了笑,“现在,是我们凯旋的时候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