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本质(3/8)

    这幅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的画作,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那本名为《爱的传奇》的画册之中。这本画册一经问世,便迅速风靡全球,成为无数读者追捧的对象。

    无论是遥远的西方国度,还是神秘的东方世界;无论是繁华喧嚣的都市,还是宁静祥和的乡村,都能看到这本画册的身影。它跨越国界,穿越时空,将林文玉与欧琳之间那份真挚深沉的爱情传递给每一个有缘之人。

    许多人在翻阅这本画册时,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浪漫与温情的世界里。他们跟随着画笔的指引,见证了林文玉和欧琳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的全过程。每一页都是一段动人的回忆,每一幅画面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

    在这个物欲横流、情感淡漠的时代,人们渴望找到一份纯粹而美好的爱情。而这本画册恰好满足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于真爱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欣赏这些美丽的画作,读者们不仅领略到了艺术的魅力,更感受到了真爱所带来的无穷力量——那种能够让人变得勇敢坚强、无所畏惧的力量。

    ——————————————————————————————————

    为了更深切地了解人性的本质,下面献给几篇平时随意创作的短文,这些短文并无关联,但是,会从不同的角度反应出人性的本质,希望读者朋友能喜欢。

    财富在磨难中汇聚

    三岁的时候,一场重病差点夺去了我的性命。七岁的时候,大家都叫我“小不点”。父母却不把我当“小不点”照顾,他们让我跟山村同龄孩子做一样的事:做饭、煮菜、割猪草、上山打柴。

    八岁读小学的时候,五里的山路,除了下雪天,我只能光着脚走。看到别的孩子都能穿着布鞋或者解放鞋上学,我又哭又闹跟父母要,得到的不过是父母一句简单的话:“想穿就自己挣钱!”

    从此,面对磨难,我学会了咬牙挺过去。每天完成父母给我的任务后我就拼命打柴。星期天一大早我就挑着木棍柴,光着脚往镇上赶。脚板出了血泡,肩膀起了水疱,我咬着牙齿对自己说,快到了,坚持!买了一双解放鞋,除了下雪天,我舍不得穿。脚长宽大了穿不了,交给弟弟的时候还是八成新。

    小学毕业到镇上读初中,十多里山路,我用我的脚每天丈量两次。中午,我只能啃带去的红薯。我没有再向父母提在学校开中餐和住宿的要求。因为我知道,跟我同龄的村里孩子已经有人成了家里的劳力,跟他们比,我还能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了。

    考高中的时候,因为自己发高烧,结果以七分之差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我没有哭,也没有要求复读。我知道,我虽然只读了初中,但在村里,我也算是文化人了。

    我离不开书,但要买书,得靠自己挣钱。而家里更需要我挣工分。我开始学犁田、耙田,因为这活儿工分高。我拿到了主要劳力的工分,还得顶着月亮打柴并且送到镇里做豆腐的王大爷家去,因为,当时的我只有打柴能挣到钱买书。

    听说村里要招考民办教师,我跑了三个村,给读过高中的人说了几火车的好话,终于把高中的教材全部找齐。从此,我白天挣工分,晚上做习题。实在支撑不住的时候,我一桶冷水从头顶倒下。我不停地提醒自己,没什么大不了的,咬咬牙齿就挺过去了!

    我当民办老师后,兼有了“农民、老师、学生”三重身份,生活艰苦而充实。

    后来,我成了村里第一个能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的人。此时,我开始思考人生,开始回忆起我所经历的一次又一次磨难。我弄不明白,为什么我在七岁的时候就开始接受生活的磨难?我知道父母都没有读过书,但我还是忍不住问他们为什么?

    父母回答得依旧很简单:“你小时候身体太虚,医生说你只有加强锻炼才能长大!”我终于明白,父母为了我能活下去而让我干活吃苦。他们认为干活吃苦就是锻炼。

    感谢父母给我生命,感谢父母让我在锻炼中长大成人。感谢生活对我一次又一次的磨难。磨难让我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磨难让我懂得了父母那深藏在心底的爱;磨难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原来,磨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人生在磨难过程中汇聚的财富才是自己真正拥有的财富!

    心态问题

    偶尔读到孙淑忠同志的写的一篇公司逸事。说的是他们公司抄表员小张的办公桌位置得天独厚,可谓“近窗桌椅先得光”,这个优势在冬季显得尤为明显。小张终日忙于外出抄表,人去椅空之后,他那充满了温暖阳光诱惑的位子成了公司里其他人争抢的宝座,众业务员轮番享受冬日里的和煦日光。久而久之,小张的椅子因负荷过重,呈摇摇欲垮之态。一天,膘肥体壮的副科长大李来到那张办公桌前,悠悠然地往椅子上一坐,只听“咔嚓”一声,大李险些坐在地上。小张的椅子坏了。大李心想,这张椅子虽然坏了,但看起来还是完好无损,为了不让它坑害别人,他写了一张醒目的大纸条贴在椅子上,上书“椅子已坏”。时隔不久,公司经理来到业务科想坐在那里了解工作,一见“椅子已坏”几个大字,心想,这一定是小张不愿意让大家霸占他的位置而摆的空城计,就不以为然地大大咧咧地往椅子上一坐,结果可想而知。以后的一段时间,每个人走到那个位置时,都抱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想法照坐不误,结果是受害者与日俱增。后来小张突发奇想,将这句话改成“椅子已修好”,于是再没有人去坐了。

    初读孙淑忠同志的这篇短文,我只是微微一笑。笑过之后,我却想到了心态这个问题。所谓心态,是指对事物发展的反应和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思想状态和观点。比如对待这“椅子已坏”几个大字,我们有两种观念去对待,一种是,这是人家善意的提醒,这椅子已坏不能坐了。这种心态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另一种是,人家故意贴这样的纸条,恐吓人家不去霸占,好留着自己坐。这种心态应该是负面的,消极的。常理上,应该大多人心态正常,也就是说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心态占多。可结果,却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我们看看周围的事例,老人跌倒了没人敢去扶;人被车撞了,肇事司机跑了,围观者众多,却没人敢送伤者去急救;如此等等。我们就知道,贴“椅子已坏”出现这样的结局并不是孙淑忠同志的艺术夸张。

    一个人的心态,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心态,是和谐社会的保证。如果我们大多人的心态如孙淑忠同志所写的那样不正常了,甚至把正常和不正常完全颠倒过来了,我们又怎么能微笑地起来呢?

    一纸文凭

    我1983年初中毕业时正赶上首届从初中招收中专生。那时,考中专的人选都是在考上县重点高中里的中上成绩里选人进行复试的。考高中时,我在我们学校成绩排在第一,因为家在农村,家里穷,老师和我父母都要求我报考中专,说这样可以早早地端上“金饭碗”,于是,我进了中等师范学校。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个乡的完小任教。那时,农村小学大多是民办教师或者是“民转公”的公办教师,他们自称是“杂牌军”,像我这样从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当时在教师中很吃香。但在学校,我并没有认为自己了不起,总是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所以深得老师和学生欢迎,带出的学生也都很不错。

    后来,老师们开始自学考试和参加函授学习。说实在的,我当时认为自学考试可以学到些知识,但感觉对自己用处不大,而对于函授学习,我是瞧不起的,我认为那不过是拿钱买一纸文凭。我对文凭不看重,但却一直想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一直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当很多小学老师通过函授拿到大专文凭的时候,我的论文开始在县里频频获奖,与此同时,我业余时间写的文章也开始在地方报纸上开始发表,我想通过能力改变自己的环境。

    1997年,我写作方面在本地已经有了一点小名气,当时,县里很多好单位都想要我,比如法院、检察院都有这个意向,但知道我只有中专文凭时,他们说只能借调。我这个人讲面子,如果借调一段时间又把我退回到原单位,我怎么做人?所以,我以工作不适合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也就在这年,我们县教育局公开在教师中选拔两名教师进局办公室,我报名参加了考试,记得参考人员是178人,大多是本科文凭,中专文凭只我一人!结果,我这个只有中专文凭的人文化考试却得了第一名!当时,我高兴了好一阵子,认为学真本事,注重提高自己能力的路子走对了。谁知道,在县委常委会讨论的时候,我被否定了,理由是:一个中师生怎么能进局机关?难道我们县就没有人才了?

    也许是上面领导为了安慰我,通过这次考试,我被提拔成了完小教导主任。当教导主任后,很多老师都劝我通过函授花几千元弄一个大专文凭,但我却一根筋,说那样没有意义的事我坚决不干。就这样,我还是没有去拿文凭,但却更加刻苦学习了,我不相信,我没有文凭就不能成功。

    到了2001年,我们学校已经有很多教师通过函授拿了本科文凭,而我还是一纸中专文凭。我并没有感到难过,因为我这个中专生领导他们搞教学搞教研教改他们还是很服从我领导的。事实上,我的能力的确比他们强,他们中大多的毕业论文都出自我的手。此时,我的论文也已经开始在我们教育界最具权威的报刊上开始发表了。

    2005年,我被提拔为完小副校长。此间,我一边教学,一边学习,并且勤于笔耕,发表文学作品已经达百多万字。县文化局局长找到我看了我的作品,认为文化局需要我这样一个人去搞创作,但当他知道我只有中专文凭后,他面露难色说:“现在公务员是每进必考,这样吧,我找上面说说,让今年的公务员招考条件变通一下,我们文化局招考的放宽到中专文凭,附加条件是中专文凭的必须发表文字十万以上。”我知道局长的好心,但我想起参加上次教育局招人的事,自己曾经发誓不再参加类似的考试时,我说:“感谢局长了,我看还是别折腾了,我当老师也同样可以搞创作,是不?”局长苦笑了一下说:“我们局里没有直接调入的权利,我想你如果到局里专职创作可能更有利于你发展。”

    这年的公务员考试,文化局对招聘人员条件果然降低到了中专文凭,但我还是没有去报考。后来,局长很不高兴地对我说:“你不想进我们文化局?是不是因为转过去工资要降低二百元的原因?你怎么不从长远考虑呢?就是从近处想,人家进城好难的,你知道吗?”面对局长的关心,我只有再次苦笑。我想,此时的我可能由原来的看不起文凭转到了为自己只有中专文凭而没有自信了吧!

    2006年,我们县各学校行政人员开始竞聘上岗。暑假,全县各学校行政人员集中在县里学习了相关文件,竞聘学校行政人员的原行政人员和新报名的教师都要通过资格审查,其中一条是参加小学行政人员竞聘的必须具备大专文凭。我听到这里,借口离开了会场。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