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1/1)

    沈晏清再翻过一页,在这页往后,又是大段被撕掉的空白。

    他怀疑更重要的内容,应该是被上一个来到这里的人撕掉了。

    从前玄虚灵者称呼这件法宝为命灯,沈晏清没听过这个,但看到却邪仙尊将命灯取了新名字——销魂灯,他反倒醍醐灌顶。

    太墟天宫的镇宫之宝,便是这件大名鼎鼎的销魂灯。

    当初发现自己感染了怨气后,沈晏清动过去找明鸿仙君的念头,便是因为这盏销魂灯。

    原先他在一楼看了玄虚灵者关于命灯的描述后,他其实并不明白这盏命灯到底有什么用。

    沈晏清停了停,试图将这整件事情梳理一下,在玄虚灵者的描述中,命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作用是祭献人们的情感来换他们愿望的实现,只是这种实现方式是不可控制的,于是每一个愿望都会无可避免的走向绝望的深渊。

    这位玄虚灵者炼制了这件法宝,但他仍无法控制愿望实现的走向。

    过去很久以后,他的徒弟却邪仙尊一如他从前所算卦象显示,最后成功的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炼化降伏了这盏“命灯”。

    而这盏销魂灯,自古以来便是太墟天宫最至高无上权利的显化,即使它曾在一段漫长的岁月中并未安置在太墟天宫内。直至千年前,才被这群道士重新捧回太墟天宫。

    回想起酒楼中潜伏多年的掌柜,沈晏清忽然的明悟了,恐怕这盏“销魂灯”才是必安阁内传承的真正精髓。

    也正是因此,在这片贫瘠土壤上,将必安阁圈起的李府,拥有了几乎富可敌国的财富。这或许就曾是他家某一位先人许下的心愿。

    这样一想,那位老侍卫提到过李府后人死后的尸首代代需要推棺椁入月明湖中的族规就有待考究了。

    说不准这就是一种祭献的仪式,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这位却邪仙尊,只凭借无私的爱意便能将销魂灯炼化的。

    而最后李府的结局也契合了玄虚灵者提到过的每一个遗憾的故事——

    无法扑灭的大火是因为不切实际的愿望带来了符合实际的绝望。

    这一切千年前酒楼中太墟天宫的道士全都看在眼里,他等待着能将这件圣物带回太墟天宫的这一天。

    所以,他那道使人变成画皮怪物的残诀,难道是为这盏销魂灯准备的?

    ——那只恐怖的妖怪便是来自销魂灯?

    沈晏清继续看下去,这本书册仅剩下最后几页了:

    “太墟天宫出事了。”

    ……

    “云华与重台的纠葛,我一早便知道,但这些小辈的爱恨情仇,向来修行道途中最无关紧要的。

    可现在连同追杀云华的十七人也一同被云华毒害,此事已经没有那么简单了。

    究竟是为什么云华竟会无缘无故堕魔,她与重台本没有这样深的仇怨,她为什么要杀了重台,还将她的尸体吃下连全尸都不予重台留下?”

    ……

    “翠碧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广微是他师兄,宗门月例比他多一成也是正常。

    他心思歹毒,用这样残忍的手段将广微肢解杀害,我几乎不忍细想,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这幅模样的?”

    ……

    “造成一切祸端的根源竟然又是那盏销魂灯。

    却邪不在太墟天宫,我只能先封锁了翠微宫,叫余下的弟子不要再靠近这里。没想到销魂灯一旦离开了却邪便会失控,当真是名副其实的凶|器。”

    ……

    “却邪从东海回来了,他没找到传说中的无定山,不过给我带了一只来自深海的明珠美人蚌。

    我从没见过这样的蚌,它的壳便如珍珠般细腻光洁,似有流光四溢。

    我的道场定在太华山脉,此生也再不能离开这里,也就无法再到东海深处,见到如此美丽的奇景。它的蚌壳上有海浪的波涛,而我知道却邪正是为此带来给我的。

    却邪问我:‘要不要打开它?’

    打开了它就会死,我当然是拒绝的:‘这样来自深海的美丽生物,还是让它活得更久些的要好。’

    他似乎很想让我打开它:‘如果您喜欢,这种低劣的妖族要多少便有多少,我可以……’

    仅为一时欢|愉屠戮生灵不是我的修行之道,这样血腥的观念也不该是未来第一仙尊的作派,我提点道:‘万物有灵,自有天命,却邪你不该这样。’

    却邪看着我,他想冲我发火,我能察觉到这一点,便坦然地回望过去。

    他会知道我才是对的。

    况且一个具备人类所有美好品质的仙尊,也该尊师重道,他不能对他的师尊做些什么。

    却邪看了我很久,最后还是消了气。

    我很高兴他能听我的劝。

    这只漂亮的美人蚌最后养在我道场的光华池里,我时不时就会去看看它,很骄傲它是我与却邪师徒情谊的象征。”

    ……

    “却邪告诉我,太墟天宫之前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他分了一道魂魄守着销魂灯。

    这盏没什么用的破灯其实不值得他伤了自己的魂魄,但他已经这样做了。”

    “我好后悔,当初就不应该因为一时的贪欲,留下这盏邪灯。”

    ……

    “拂冬拿了一盒珍珠给我,说是却邪送我的。

    我觉得不像是珍珠,因为它们黯淡无光,更像是从死鱼身上挖来的鱼目,细数了一把近有万颗。无论是杀蚌取珠,还是杀鱼取珠,我都觉得阴德有愧,怕伤了却邪的因果。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