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拍摄(2/3)

    这个就更不用说了。

    用一个水准线以上的大众剧本,灌注当下时代最牛哔的技术,然后……

    而像星爷那样,在九零年一口气拍十一部自己主演的电影,顺便拍了一部tvb的电视剧,并且在九二年继续,又拍了六部,九三年再接再厉,产出七部……三年连续二十四部电影问世,并且不被人吐槽扎戏的壮举——罗兰也不想去学!

    就连老马丁喷的也不是特效画面,而是资本家的流水线行为。

    瑞凡-菲尼克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那种成名就飘了的情况,罗兰这辈子,估计都没法体验到了,为啥?因为没人帮他们压着,因为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它开创了使用电脑合成影像(cgi)的先河,栩栩如生的画面给人更大的幻想。

    更何况,无论是胶片党还是数字党,他们争论的根本,其实还是画面。

    “首先,我们先拍摄湖泊实景。”

    他觉得这种可能会被时代抛弃的拍摄手法,自己……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是因为每个环节都要拆解,所以导致一个镜头画面的拍摄,显得极其繁琐,当罗兰看着斯皮尔伯格指挥着工作人员,将镜头流程拍上一遍时,他整个人的脑袋,都是炸的……

    这年头当导演也太特码的难了吧?

    不仅得懂剧本,还得懂表演,不仅得分析人物,还特码的得自己构图,最重要的是,若是拍特效片,这些家伙还得自己先幻想出成品,然后肢解拍摄?

    “最后,就是把这些东西交给后期,让他们把人物、电脑cgi制作出来的恐龙,全部合成到实景中去,当上述三者全部叠加到一个画面后,分镜头脚本上的草稿,就出来了。”

    特效,无罪。

    至于为什么要人景分离?

    没错,他的确是这么想的。

    说实话,当斯皮尔伯格花了一个小时搞定这个镜头时,罗兰整个人,都有些蛋疼。

    “然后,搭绿幕,让演员背对着摄影机,拍摄演员的眺望画面。”

    人嘛,都有惰性,谁不希望能和一样,躺着就把钱给挣了?

    即便他搞不清楚其中门道也没关系,直接请工业光魔的人来现场盯着不就完了?

    因为观众不是来听故事的,而是来看电影的。

    而为了钱而故意阻碍技术发展,那毁的,可就不是电影了,还有观众本身的热爱。

    这和后世那种数字成像相比,这难度简直就是几何倍的上升啊!

    反正斯皮尔伯格现在的手法没有五年就被时代淘汰了,到时候拍特效片时,就更轻松了。

    没错,这年头的特效画面,只能这么麻烦的拍。

    可惜,还没等罗兰心中的惰性蔓延全身,整个人对这种自己眼中已经过时的技术思想滑坡时,斯皮尔伯格就已经揪着他的衣领子,将他拖到下一幕的拍摄场地去了——

    成功了。

    他们比谁都清楚,故事天花烂坠,情节极度烧脑,还不如视觉无限绚烂。

    诺兰的坚持,卡梅隆的发展,全特码的都是围绕画面展开的!

    更何况,特效这玩意终究得靠团队做。

    远方的恐龙,也得根据实景现场拍摄的人物眺望画面,确定比例,因为这种用cgi做出来的生物,是可以虚化表象,在加上是远景,根本就没必要做的太过精细。

    和那些一有成绩就乐不思蜀的家伙相比,有着十亿票房成绩的罗兰,压根就飘不起来……

    人们坐在影院里,最先瞧见的,是荧幕上的画面,而不是手边的故事。

    “之所以要把人和景分开拍,就是为了防止画面违和,又找不到背景重新修改的情况出现。”

    视效这玩意就像是做游戏,只要思路没问题,花钱就绝对做的出来。

    如果真的想听故事,直接买本书回家琢磨不好吗?

    除了有防止素材报废,画面违和外,还是因为实景,不好抠人……

    成名之后,享受浮华,心思雀跃,到处捞金的事情不是发生不了,而是压根就没有机会啊!

    “人和景一分,作为单独的素材来用。”

    《泰坦尼克号》为啥能拿影史第一?

    大规模的景色,只能用实景,因为cgi做不出来。

    而等你画出关系网,电影已经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电影的确要讲好故事,但如果觉得,讲故事就是电影的根本,那就是在抹杀默片中所有的一切,即便马丁-斯科塞斯在喷完漫威不是电影后,他依旧给出了自己的想法,“贪婪的影视公司在追求套路化的创作,如果你喜欢这样的作品也没什么不妥,只是其它电影(picture)的位置被它们占据了,而我只是想要呼吁人们保护商业电影中的艺术形式(art for)。”

    什么胶片更有质感,更贴近自然,什么数码更加明亮,更加清晰……

    实际上,乔治-卢卡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都是一类人。

    世纪之爱再美,碰上五秒钱特效也得死的一干二净。

    一个能让观众产生身历其境感觉的画面,才是他们追求的根本。

    好像可以不用学?

    《阿凡达》……

    像《小鬼当家2》那样随便拍拍,多好?

    如此一来,当罗兰把卖点融入画面后,斯皮尔伯格便指着远方的湖泊实景道:“搞清楚了实景主体,人物,以及恐龙的关系后,那我们就能拍了……”

    你还可以拿起纸笔,将其中人物关系,慢慢地画出来。

    没办法,上头这些家伙,比他还牛哔呢……

    追求金钱没啥问题,不逐利那就是脑子有病。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