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1/1)

    女学教《左传》、《唐律·疏议·户婚律》时,他也有看,并且也在族学里,让大家畅所欲言过。

    是他说了缘由,大哥才答应帮忙的。

    “你们兄弟心中有数就好。”

    想到老太太,沈柠感觉她确实不好插手了。

    一个不好,那老太太说不定还会觉得,她在阻碍宝玉和二房的前程呢。

    “老太太疼爱你四姑姑,真要退亲,让你四姑姑出面说说她当初求子的艰难,可能更好些。”

    宝玉番外(四)

    朝堂上,从皇帝到大臣都深感不可思议。

    两方比对的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大昭一共有三十七个州府被女学调动,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尽可能公平公正的收集所有数据。

    近亲成婚不是不能生出正常孩子,但相比于没有血缘的夫妻来说,赌了差不多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运气。

    林如海抖着手看完了。

    上面有一项数据,详细列举了一百二十九对近亲成婚夫妻求子的艰难。

    从流产到孩子早夭的比例都出奇的高。

    还有体弱,农家的孩子体弱,大都活不到成年,就算活到了,从官府收集的以往数据看,拖累的也是整个家。

    正因为此,对于这类孩子,一些特别穷或者心狠的人家,会丢弃或者让其早早意外死。

    至于富贵人家……

    几个州府把前朝的一些绝户大家都扒拉了出来,他们之所以绝户,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近亲成婚。

    在孩子还没长大,父母相继去世后,家产不是被族里分走了,就是被孩子的外家分走了。

    但如果只是这样还罢了,偏偏他们家的独苗最后都只有死之一途。

    他……

    林如海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下朝的,回家坐到书房半晌没法动。

    林家连着几代近亲成婚。

    到了他时,已经到了不能不做出改变的时候,因为他的外祖家已被吃了绝户。

    虽然他母亲也算带了不少家产过来,可是大部分还是被其族里瓜分了。

    母亲恨透了族里,所以到他可以成婚的时候,相看的女子除了家族强大外,最主要还是看这女子是不是好生养。

    因为她老人家也吃够了求子之苦。

    她想再生一个,继承外家之姓,只有这样,才能把族里分出去的财产要回来。

    可是,一直到父亲亡故,母亲都不曾得尝所愿。

    往事如烟!

    这几年日子过得好,林如海下意识的忘了那段时间的痛苦。

    因为他成婚几年,也没能给母亲生下个孙子。

    哪怕敏儿给他纳妾也不行。

    母亲最终忧思成疾,早早亡故。

    林如海颤抖着手抚向自己的胸口。

    同样的错误不能在下一代延续了。

    尤其女儿身体还不好。

    可是退婚……

    这些年,他能这么顺,多亏了岳家。

    不管是东府还是西府,哪怕大家一个在文一个在武,能助的,他们也都尽力相助了。

    如今他同意了婚事,再反悔退婚……

    二舅兄若是没去世还好,可他们夫妻都没了,虽然是他们自己作的,可那是岳母的亲儿子,过去了这些年,她老人家维护二房的心只会更重。

    尤其这老太太的年纪也大了。

    一个不好……

    林如海没了法子,只能去找贾敏,跟她说起今日的朝堂,再引申出今日的大事。

    他不知道,贾敏早就在等着这一天了。

    自从在女儿那里知道,近亲成婚的种种弊端后,她就在想她当初成亲后的种种。

    她和林如海不是近亲成婚,可是林家上三代都是近亲成婚。

    成婚几年没孩子,婆婆临死都在怪她。

    她是一步步妥协着给夫君纳妾的,可是纳了妾,一样没孩子。

    为了孩子,她吃了多少苦药汁?

    她又曾自责到什么程度?

    哪怕后来意识到问题出在夫君这边,她也一样跟着受苦。

    她不能让别人觉得是她男人不行,江南那种局面,她得帮他,所以是她善妒。

    后来好像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只有她有孩子。

    所以在江南,她就是有名的妒妇。

    “夫君,我做了一个梦……”

    贾敏泪水涟涟,“梦里,长安在琏儿去江南的那一年夏天出了意外,然后我伤心过度,一年后也不在了。”

    什么?

    林如海心肝发颤。

    隐隐的,他好像也做过类似的梦。

    只是梦醒,具体的大都忘了,只余伤心悲痛。

    现在妻子这么一说……

    “那时候东府大嫂因为生玥儿也早早亡故,母亲不放心黛玉,让人接她进京。”

    贾敏看着自己的夫君,眼泪哗哗的流,“夫君,你说,我们的女儿能在我二嫂手上过什么日子?你能看着她长大吗?”

    林如海:“……”

    曾经有一个梦里,他似乎是早早亡故了。

    东府大嫂若也早早去世,西府一定是二舅兄当家。

    那……

    “在梦里,我虽死的很早,可是,不放你和女儿,一直没去投胎。”

    因为那个梦,贾敏对自己的亲娘,都有了好些怨怼。

    太真实了。

    很多事情就是她二哥二嫂能做得出来的。

    贾敏好伤心,“我们的女儿和宝玉很好,可是二嫂不喜她,你去世后,女儿被人说嘴,说是一针一线都用贾家的。”

    林如海:“……”

    怎么可能,他家五世列侯,家资丰厚。

    也正因为此,太上皇和皇上当初才能放心的把他放到巡盐御史的位子上。

    他不需要贪,只要做好官就行。

    “女儿伤心,写了一首叫《葬花吟》的诗,说是‘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霜剑严相逼’。”

    她好恨,恨不能化成厉鬼,把那些害她女儿的人全都杀了。

    贾敏浑身颤抖,“母亲老了,更没法为我们的女儿做主,也无力再按住二嫂,我们的女儿……在宝玉成婚的那天,伤心而死。”

    她在心痛中醒来后,久久无法释怀。

    “我们都在,我们都在,我们都在……”

    林如海搂住妻子,声音也在颤抖,“我们的女儿我们自己护。”

    夫妻两个大张旗鼓的去退亲了。

    贾赦没想到朝堂上的东西,第一个烧的是他家。

    当然最不能接受的是贾母。

    老太太一口气没上来,指着女儿女婿,当场气昏过去。

    府医连忙给其扎针、熬药。

    但老太太的年纪到底大了,贾赦不放心,还又请了太医。

    于是围绕此次退亲,有关于近亲成婚的种种不好,也被沈柠、林黛玉等派的人迅速在京城传开。

    一时间,朝廷还没正式颁布法令,进顺天府签和离书的,倒是有了二十几对。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近亲成婚,要么几年没孩子,要么孩子早早夭折……

    半月后,大昭户婚律上,明明确确写上近亲五代内不得成婚的法令。

    已经成婚还没有孩子的,只要夫妻有一方愿意,官府当助其和离。

    当然,主持户婚律改革的正是林如海。

    同科、同年、门生故旧,一时之间尽被发动。

    这一年,大昭迎来了自建国以来的最大和离潮。

    那什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他家的人,死是他家鬼的种种悖论,也因为户婚律的宣传,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些人。

    户婚律保障了绝户(即家中无男性继承人)女子的绝对继承权,在室女、归宗女、出嫁女的继承份额都有明确规定。

    嫁妆权利、和离自由等等,也因为各地慈幼局开展的免费小戏(故事)宣传,而被千家万户知晓。

    老百姓对于免费的戏曲,几乎没有抵抗力,让他们在看戏中,一点点知晓自己的权益,是沈柠给皇后出的主意。

    因为这个,女学甚至开展了把大诰中的种种案例,改编成戏曲的有奖征文。

    因为其中两个案例改得太好,皇帝干脆以翰林院的名义,开展了差不多同样的有奖征文。

    不过皇帝手中的权力大,他又是个喜欢故事(八卦)的人,特别给了前三名大昭书馆副馆长和馆员的职。

    反正只要写的好,又能把律法和案例完美结合,让老百姓一看就懂,还喜欢看,那最低从七品的官就是你的。

    于是无数的人摩拳擦掌,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前三名全都被女学的学生占了,林黛玉高居榜首。

    好嘛,某一天等宝玉去书馆上班的时候,他的顶头上司,就是退婚的林妹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