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1)

    “大嫂今天的嘴巴是抹了蜜了。”

    邢夫人笑着捧过一杯茶,“要是还有,也给我们尝尝呗!”

    “你还别说,我那里还真有皇后娘娘赐下的几罐子玫瑰露。”

    沈柠笑着接了茶,对青苹道:“去,拿些来,给太太奶奶们都尝一尝。”

    “是!”

    青苹笑着去了。

    “那我就替大家多谢大嫂子了。”

    邢氏欢喜的很。

    以前说话,几乎都没人给她接茬,她只能尴尬的在别人说话时,坐那里笑着,表示她听了。

    这府里,婆婆不喜欢她,老爷是个只顾自己的,继子继女不亲,继儿媳更是二房当家太太的亲侄女,她无儿无女的,就那么一天天的熬着。

    却没想,峰回路转的,这隔房的嫂子却帮他们打压起二房。

    老爷心气顺了,待她也渐渐好了,女儿迎春也一天两趟的往他们那里去,跟她亲热起来。

    如今搬到了荣禧堂,就是老太太对她也比以前和颜悦色了许多,更不要说那个以前不太看重她的儿媳妇了。

    “快起来快起来。”

    沈柠扶了一把,朝老太太笑道:“婶娘,您看到了吧?我先帮您哄了大媳妇。”

    贾母:“……”

    老太太这才反应过来,笑着敲了她几下,“你可别再给我耍宝了,再耍下去,我这肚子就要被你笑疼了。”

    “那我可不敢。”

    女孩们过来的时候,屋子里还正笑闹一片。

    “母亲,你抱的是玥玥表妹吗?”

    刚行了礼,小黛玉就跑向母亲。

    “是呀!”

    贾敏神态温柔,“看看,你是她小表姐呢。”

    大嫂盼了这么多年的女儿,她也不能不多疼着些。

    更何况,生这孩子的时候,李家因为她还盯上了贾家。

    贾珍遇袭,嫂子差点难产,她心中更有一份愧疚,“以后要教她说话,教她走路。”

    “我我我,我教她读书。”探春举着小手,飞快的道,“写诗。”

    “读书、写诗要先认字的。”

    林长安跟着姐姐们一起过来的,闻言也看了看小妹妹,“她还早呢。”

    “很快的。”

    迎春小脸正经,“我爹上次还说,小孩子只要生下来,迎风就能长的。”

    “你爹瞎胡说。”

    老太太又被逗笑了,“以后他再这样说,你就问问他,站在风头上,是不是不吃不喝,他就能饱了?”

    屋子里人人都在笑,都在围着那个只会吐泡泡的小丫头夸,王夫人看着大嫂邢氏,儿媳李氏也加入了进去,心头却更觉愤然,她突然道:“咦?凤儿怎么到现在还没过来?”

    她一边说,一边好像还在寻人,“这一大家子都在,她怎么能躲懒呢?”她对邢氏道:“大嫂,你是当婆婆的,这该管还是得管啊!”

    “……”

    邢氏没想到二弟妹会在这种时候问起儿媳妇。

    她儿媳妇再不好,那也是她家的。

    贾琏不在,老爷又在祠堂的那段时间,凤儿可是很照顾家里。

    不管是她还是迎春、琮儿,她都看顾着。

    “老太太昨儿还说,给凤儿放几天假呢。”

    邢氏不高兴了,脸上马上就能露出来,“弟妹是她姑妈,怎么不惜护着,反而要找她的刺?”

    “给琏儿和凤儿放假是我提议的。”

    贾敏的笑意也不达眼底,“那时候二嫂不在,不过,他们小夫妻一别这么长时间,我们做长辈的总要照顾些。”

    都是过来人。

    何必为难呢?

    贾敏原先可怕侄儿跟大哥似的,好在那孩子还好,一路上,看到什么好看的,给她和黛玉买的时候,也念着家里的媳妇。

    对此,她这个姑姑是喜闻乐见的。

    却没想,她这个姑姑疼侄儿,二嫂这个姑姑却不疼侄女。

    “对对,昨儿忘了跟你说了。”

    贾母看屋里众人的表情,只能主动给儿媳妇台阶下,“我放了她两天假,琏儿好不容易回来了,她大伯二伯那里,小夫妻两个得去看看,还有元春那里,他们也得去接一下。”

    其实这放假也等于没放。

    唯一好点就是小夫妻能一起。

    “说到元春,我倒忘了,我回来的迟,不知宝丰公主那边在做法事。”

    贾敏道:“一会我派两个人到碧云寺,也给宝丰公主祈个福。”

    “是这个理!”

    女儿愿意给大孙女作脸,老太太哪有不同意的,毕竟元春过去的时候,东府和大儿这边,也都送了礼,“这事宜早不宜迟,吃了饭就去办。”

    贾敏应下了,其实一早起来,她就派人去太玄观,给苦哈哈的堂哥送礼去了。

    只是这话,她不好再跟大嫂说了。

    毕竟堂哥那般不负责任,孩子明明是两个人的,可结果他缩在道观,啥都不管了。

    不过,大嫂收了他的所有私房……

    贾敏的心情略有复杂。

    没银子,堂哥还不知道要过什么样的苦日子呢。

    此时,谁都不知道,一早起来挑粪积肥的贾敬,看到那张烂了一半的小手印小脚印,心头有多难过。

    他迅速看了几眼,就装着没看到,亲自拿着铁锹,把它铲烂了。

    放在纸篓,他的本意是让某些人看看,不去瞎想的。

    看完了,他们扔回来,他还是要收起来的。

    虽然早前放话说不要女儿,沈氏生了,他也绝不见她,可那时担心沈氏生孩子出事,相比于还没见过的孩子,那当然是沈氏的命更重要。

    但如今,她都平安生产了,他……

    贾敬还是希望能够看看小女儿的。

    见不到,有个小手印小脚印陪着也不错。

    却没想,那些混蛋居然……

    贾敬按住心中的痛苦,挑起肥往田里去。

    他知道,这观里看着他的,可能不是一个两个。

    走到如今,想要一家子安生,他老实干活可能更好些。

    如今贾敬也慢慢锻炼了下来,一挑粪很快被担到了地里。

    “贾老爷~”

    道观那边有人在喊,“你家来人了。”

    受贾敏之命过来的管事林祥,看到贾敬卷着裤腿,干着老农的事,心头别提多震撼了。

    好在当管事多年,还有点养气功夫,深一脚浅一脚的过去请安,“奴才林祥受我家太太的命,过来看舅老爷。”

    “林祥?”

    贾敬心中一动,“你是林姑爷家的?”

    “是!”

    “……你们老爷太太可好?”

    “好!”

    林祥忙点头,“都好着呢,我们太太这次还带了少爷、小姐回京省亲。”

    回京省亲?

    贾敬的心头一跳。

    贾敏在江南已近十年,此时回京,难不成林妹夫那里有什么变动?

    贾敬很担心贾家这唯一的外援。

    有贾敏在,林家就是贾家在外面的最大靠山。

    就好像他当初娶沈柠,赦弟娶张氏一样,都是为贾家子弟转文做准备的。

    虽然嫁娶都带了目的性,但是父亲和叔父也都是用了心的,他和沈柠琴瑟和鸣,赦弟和张氏若无意外,也是和乐夫妻,就是林如海和敏妹妹,除了在子嗣上吃了些苦,两个人据说也是很好的。

    但是贾敏回京,林如海在江南只怕是真的遇到了变故。

    江南盐税,关乎九边将士,贾敬忍不住的想要关心一二。

    可……

    “省亲啊?省亲好,老太太应该是很欢喜的。”

    贾敬挑起空担子往回走,“她十多年没回来了,这次怎么着也得半年才能回吧?”

    “这个……奴才就不知道了。”

    林祥跟着,道:“我们太太昨儿回来,听说舅老爷在这边,一早就让奴才过来给您送东西。”

    他带了整整两辆马车的东西上来。

    “除了给道观的,我们太太还封了五百两银子过来。”

    着重提银子,主要是想说,舅老爷,您有银子,不用这么累。

    教导

    银子?

    是银子的事吗?

    改善生活,好像也可以是银子的事。

    贾敬慢慢笑了,“回家跟你们太太说,我谢谢她了。”

    说来赦弟、珠儿几个都是笨蛋,给他银子都偷偷摸摸,不敢放在明面上,以至于他明明有银子,为了他们都不太敢花。

    但敏儿不一样。

    她是林家人。

    林如海在江南干得不错,不管是太上皇还是皇上,对他都甚为满意。

    她可怜他这个堂兄,送点银子,让他改善一下生活,似乎谁也不好说什么。

    贾敬朝望过来的一个道人招招手,“麻烦道兄把我今天的事替一下,我去去再来。”

    受了这几个月的苦,他这个曾经的贵公子落入了凡尘,懂了生活艰难,要把堂妹给他的东西,抱回自个房间没什么错吧?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