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大结局(一)(1/2)

    

    &esp;&esp;开皇十六年,春!

    &esp;&esp;西征大军拿下天幕城。

    &esp;&esp;刘宝平正式称王,大周平西王。

    &esp;&esp;一个平南王凌长治,一个平西王刘宝平,一南一北,犹如大周两个门神。

    &esp;&esp;世人都说,这二人皆是大周门户守将。

    &esp;&esp;刘宝平对此一笑置之。

    &esp;&esp;凌长治很是郁闷。

    &esp;&esp;他是南疆王,是南疆的主人,不是大周的臣子。

    &esp;&esp;他和大周,没有附属关系。

    &esp;&esp;为什么世人眼睛都瞎,全看都不见。

    &esp;&esp;燕云歌给凌长治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件。

    &esp;&esp;情真意切,推心置腹,将一切事情都摊开了说。

    &esp;&esp;大周不染指南疆,单凭凌氏一族,得花费多少年时间,才能拿下整个南疆,让南疆人口十倍,百倍的增加?

    &esp;&esp;五十年?

    &esp;&esp;一百年?

    &esp;&esp;两百年?

    &esp;&esp;亦或是三百年?

    &esp;&esp;南疆很大很大,高山丛林,部落蛮人,还要面对海面上的威胁。

    &esp;&esp;没有足够的人口,凌氏一族只能据守沿海一线,不得寸进。

    &esp;&esp;身后大片大片的土地,白白浪费,说不定有一天就便宜了外人,更强大的敌人。

    &esp;&esp;届时,凌氏一族必定腹背受敌。

    &esp;&esp;百年基业,还保得住吗?

    &esp;&esp;这不是危言耸听。

    &esp;&esp;凌氏一族给南疆带去了文明,开阔了当地人的眼界。

    &esp;&esp;同时也带去了野心和征战杀戮。

    &esp;&esp;按照事物发展规律,迟早,当地土著会出现一位经天纬地之才,统领整个丛林部落,杀光外来者。

    &esp;&esp;建国称帝,成立一个属于土著的王国。

    &esp;&esp;届时,身为外来者的凌氏一族,以及依附他们的人,将迎来灭顶之灾。

    &esp;&esp;土著,占据了人口优势,遍布整个南疆,熟悉地形。

    &esp;&esp;天时地利人和,外加受过教育,有了眼界和文化的土著首领,那后果,用脚趾头都能想到。

    &esp;&esp;等到那时候,凌氏一族要么族灭,要么就是改姓,改成本地土著姓氏,改变文化信仰,彻底融入当地土著。

    &esp;&esp;惨烈!

    &esp;&esp;无论是族灭,还是融入,都只能称之为惨烈。

    &esp;&esp;怎么办?

    &esp;&esp;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土著还没有成长起来之前,还没有统一之前,强大自身。

    &esp;&esp;首先就是要增加人口,百倍人口的增加。

    &esp;&esp;在人数上绝对碾压土著。

    &esp;&esp;接下来,文化同化……

    &esp;&esp;用一座座城池文明,先进文明冲击土著的信仰……

    &esp;&esp;推进丛林,占领地盘。

    &esp;&esp;从真正意义上占领整个南疆。

    &esp;&esp;这是一个长久的计划,没有朝廷的配合,没有朝廷输送大量人口,没有五十年的功夫,难以实现。

    &esp;&esp;改变信仰,改变文化,改变社会,至少需要三代人的功夫。

    &esp;&esp;甚至是五六代人。

    &esp;&esp;单靠凌氏一族,靠着那些依附他们的人,不够。

    &esp;&esp;远远不够。

    &esp;&esp;人太少!

    &esp;&esp;力量太少。

    &esp;&esp;燕云歌在信件里面询问凌长治,他已经多长时间没有发兵进攻丛林?

    &esp;&esp;已经多长时间没有绞杀那些反抗者?

    &esp;&esp;非不愿。

    &esp;&esp;而是力有不逮。

    &esp;&esp;丛林太大,战线太长。

    &esp;&esp;凌长治需要分兵守卫码头,守卫城池。

    &esp;&esp;剩下的兵力,深入丛林开战,显然不够。

    &esp;&esp;很可能成为炮灰。

    &esp;&esp;而且,补给线过长,时刻面临着被人切断补给的危险。

    &esp;&esp;但……

    &esp;&esp;如果有了朝廷支持,有了兵力增援,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esp;&esp;一如当年,萧成文大力支持他进攻南疆一样。

    &esp;&esp;不说举国之力,只需要用南边的力量,让德亲王萧元嘉统筹后勤,支持凌长治开战,战争局面必定是碾压式的,一路横推过去,碾压所有土著部落。

    &esp;&esp;南疆,大周王朝触手可及。

    &esp;&esp;西域,大周王朝的手,百年内都伸不了那么长。

    &esp;&esp;这就是为什么,燕云歌区别对待刘宝平,凌长治的原因。

    &esp;&esp;刘宝平太遥远,管不了。

    &esp;&esp;那就放手让他自己飞。

    &esp;&esp;对方还要反过来,感激自己。

    &esp;&esp;凌长治就在南疆,看似很远,只是离着京城远。

    &esp;&esp;他就在南方边境,一路南下……

    &esp;&esp;那么近,岂能让他流离在外,独自建国称帝。

    &esp;&esp;那是万万不行的。

    &esp;&esp;燕云歌以最大的诚意,将一切坦诚,在信件里面诉说利弊,希望凌长治为了凌氏一族百年之计,做出正确地选择。

    &esp;&esp;莫要一意孤行。

    &esp;&esp;大周有势力,出兵,拿下平洲城。

    &esp;&esp;不这么做,是因为尊重他。

    &esp;&esp;尊重凌氏一族对南疆做出的贡献。

    &esp;&esp;这份贡献,绝不能因为立场不一致就被抹杀。

    &esp;&esp;这是对老朋友地尊重,也是对此生唯一对手地尊重!

    &esp;&esp;怎么选,决定吧!

    &esp;&esp;凌长治头有点痛,却又无比的庆幸。

    &esp;&esp;去年,他做了曾祖父。

    &esp;&esp;凌氏第四代嫡长孙出生,凌氏一族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