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有何惧哉(2/5)

    【李浩在皇帝与一众投降派大臣之间周旋,暗中调换狱卒救下韩甫岳将军,并做出许多安排,确保十年后韩将军再起时有可战之兵。】

    ……

    一直打赢还好,一旦兵败,这些问题就全都暴露了出来。

    当时的齐朝,既无可战之兵,也无可战之将,就算勉强打下去,也只会迎来更加惨痛的失败。

    这其实都是原本在十年前,就可以达成的结果。

    【李浩,齐朝宰执,籍贯江宁。】

    韩甫岳将军趁势挥师北上,河东河北州县中的抗金义军自发夺取城池群起而响应。十年之前“连接河朔”的奇谋,此时再度发挥奇效。

    而后,一行系统提示出现。

    而原本的通关评价,却并非几句简单的评语,也不是诗词,而是一个人物生平梗概。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保住了韩甫岳将军的命。

    而韩甫岳将军在收复燕云之后,也因为连年征战、军费甚多,而燕云之外并非旧土,即便打下来也难以消化,故而就此罢兵。

    楚歌以上帝视角,默默地看完了这一切。

    但只可惜当时前军主将不和,军心涣散,在金人调集重兵围堵之后,齐军损失惨重,只好被迫达成合议。

    一月之后,齐孝宗为韩甫岳将军平反昭雪,紧接着就任命韩甫岳将军为北伐主帅,以旧部为骨干,又重新整编新军,誓师北伐。

    于是,韩甫岳将军再起,齐朝举国振奋,在上下一心的情况下,打出这样的战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这样的结果,对齐孝宗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只可惜在完颜海陵之后继任的金世宗算是整个金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明君,在如此危局之下也勉励撑持住了局面,只是将燕云及周边诸县全部放弃之后,收缩势力,在放弃了金国三分之二的版图之后,勉强稳住局势。

    金人为了补充兵员只能再度征发壮丁参军,也就是所谓的“签军”。但原齐朝旧地诸郡无一从者,自燕京以南,号令不行。

    至于收复燕云、金国内部叛乱四起……

    金兵集结重兵围攻齐军,本来是一场大胜、逼迫齐朝议和,可是在遇到韩甫岳将军之后,就变成了一场溃败。

    虽然他所扮演的李浩已经在船上死亡,但却这次的试炼却并未立刻结束,而是让他自由观看了之后的这一幕幕场景。

    齐孝宗的表情如同雷击,他有些踉跄地走上前去,颤抖的双手一把扶住韩甫岳将军。

    “韩将军……你……你还活着!”

    韩甫岳将军未死的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史称,隆兴北伐。

    而只要有韩甫岳将军在,原本打不赢的仗,就能打赢。

    齐孝宗空有北伐之志,但最终也只能是扼腕叹息。

    而后,齐孝宗励精图治,在赵彬甫和韩甫岳的辅佐之下,将北地重新收归治下,休养生息,完成中兴。

    ……

    被害那年,韩甫岳将军才三十九岁,哪怕是十年后,也才四十九岁,仍旧算得上是正值壮年。

    金人内忧外患频发,北蛮、西夏、高丽等势力见状纷纷起兵。

    “臣,韩甫岳,拜见陛下!”

    隆兴元年,金兵进犯。

    又任命赵彬甫为宰执,在后方督运粮草。

    韩甫岳将军所打出的战果,也确实符合他的预期了。

    楚歌的视野中,雾气逐渐弥漫。

    齐朝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喜极而泣。北方群雄听闻,纷纷起义,策应韩甫岳将军的北伐行动。

    【三年后再度拜相,前后独相十余年,任上劝谏齐高宗继续抗金,但齐高宗不听,执意冤杀韩甫岳将军、与金人议和。】

    又过数月,韩甫岳将军连克河东、河北诸县,进兵燕京,将金军残余力量彻底歼灭,收复燕云。

    【政和五年,李浩进士及第,任太学学正。齐英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靖平二年,被俘至金,为完颜昌所用。】

    河北忠义之士四十余万,皆以韩甫岳将军为旗帜,愿齐军能够早日渡河。

    而这次和议,虽然有了一些改观,比如齐朝皇帝不再称臣而是称叔侄、将之前和议的银、绢各减五万,但齐朝还是割了六个州给金国。

    ……

    【通关!】

    金兵残部士气尽丧,兵无战心,金国国内契丹人及北蛮诸部纷纷叛乱,变乱四起。

    实际上,当时金国已经是内忧外患,所以金人才不得已签订和议,整理内部矛盾,十年后才敢再度南下。

    而在这个历史切片中,楚歌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但十年后,完颜海陵也仍旧没能彻底消除这些问题。

    金军集中优势兵力反攻,被韩甫岳将军正面击溃,一月之内打出三次大捷。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齐孝宗即位之后不久,就为韩甫岳将军平反昭雪。紧接着,又开始了隆兴北伐,接连恢复灵璧、宿州等地,威震中原。

    但他不接受也没有办法。

    因为齐孝宗顺着他的身影往庄园中看去,之间一个高大的身影已经走了两步,向他跪拜。

    其次是成建制地保留了韩甫岳将军的军队,让韩甫岳将军复起之后,直接可以以此为骨架进行扩军,而无需再从头练起,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赵彬甫在牛渚矶打出大捷。

    【试炼幻境:八千里路云和月】

    看到这一幕之后,楚歌不由得感慨:“值了!”

    不过,他也不需要回答了。

    而后,齐孝宗重用赵彬甫作为宰执,整饬军事,但赵彬甫毕竟是一介文臣,远远比不上韩甫岳将军,而且当时的军备废弛到积重难返的地步,所以赵彬甫最终积劳成疾、病重身死,新一次的北伐也最终未能成行。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齐高宗建炎四年,李浩回到齐朝,力主齐金议和。后擢为参知政事,随后拜相,任上整饬吏治、励精图治。次年,被劾落职。】

    首先是让这场大战提前到来,让当年的那些百战老兵仍然还在当打之年。

    最终齐朝与金人签订和议,金人割让十余州县并俯首称臣,年年纳贡。

    在韩甫岳将军的率领下,齐军连克灵璧、宿州等地,威慑中原。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