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2/3)
&esp;&esp;一声声质问,实在发人深省。
&esp;&esp;那赵员外真是可怜又可恨啊,谁让他不分是非,偏心眼呢!
&esp;&esp;合着全天下的坏人都是男子?唯一的女主角就是好人是吧。他甚至还上书朝廷,道这故事简直是“毒瘤邪说”,意图“败坏天下男子名声”,请求朝廷派人抓住写书之人,并查封书铺,禁止再次传播开来,“有碍男子名声”。
&esp;&esp;官家都这么表态了,官员们当然也点头称是。这话本子是民间老百姓的一大乐趣,听说书也是人家愿意,故事也说了纯属虚构,你一个小举人何必对号入座呢?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徒留下看客们继续讨论着剧情。还别说,小小一个故事,起承转合,还留下很大的悬念,这许先生又说得声情并茂,好像有一幕幕的戏就在眼前呈现。
&esp;&esp;长安城内几乎人人都听说过一二,即便没有听完整场,至少也知道一两句出了名的台词。
&esp;&esp;就连民间老百姓都会时不时互相问候一句,“你要好女儿,还是癞头儿子?”
&esp;&esp;好哇,居然就这么结束了?这也太草率了吧!观众们纷纷不满,要许先生继续说,许先生却说下一回得明日再来讲,说完他就溜了,还有另一茶楼的场得赶呢。
&esp;&esp;何止是小举人对号入座,不少男人都破了防。见不得男子成了故事中的丑角,更见不得故事中的丑角全是男子,问到说书人,问到戏班子,问到书铺老板,那就是“我这是故事啊!”
&esp;&esp;“重振门楣,我做到了,哥哥没有。若重来一回,爹爹是宁肯要一个光耀门楣的女儿,还是要一个吃喝嫖赌的儿子?”
&esp;&esp;便找人去淮阳联系那赵氏,意图与女儿修好。
&esp;&esp;然后呢,然后呢?此赵霜儿真的是彼赵霜儿么?他们父女俩修好了没?那女商最后怎么样了?
&esp;&esp;“本朝广开言路,不以言论罪。话本子是百姓之乐,朕乐见其成。”
&esp;&esp;随着戏楼里也上演了《偏心爹爹恶毒哥》,故事的热度越来越大,书铺里的书几乎是一上新就一扫而空。大家都想看看最原版的爹爹到底有多偏心,哥哥有多恶毒,赵霜儿又有多少本事。
&esp;&esp;“父不慈而望女孝,好比不种庄稼而望丰收。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即便是爹,也于理不合。于情,爹爹几次伤我,纵容哥哥害我,又岂是真念父女之情?”
&esp;&esp;被问到的人就说:“那我宁可要好女儿。”开玩笑,虽然他没有赵员外那身家,但是如果一家子都被吃喝嫖赌、恶习不改的儿子败光了,那还不如不要这个儿子呢。
&esp;&esp;嘿哟,我可丢不起那人啊!和男人私奔!
&esp;&esp;众人眼都不眨地盯着说书人。
&esp;&esp;甚至有个别当父母的开始想,其实我家女儿好像也不错啊。儿子素日就不中用,还不如女儿机灵呢,只是到底原先想着女儿是要嫁出去的,儿子是自己家的,就多给了儿子很多机会。可如今看来,若再给机会,到时候那混账也和话本子里的赵武迟一样卷款私奔怎么办?
&esp;&esp;比如说,在父女重逢之时,赵员外一再指责女儿不顾父女之情,赵霜儿的那几句台词:
&esp;&esp;许先生却一摇蒲扇,“欲知后事如何,且听老夫下回分解!”
&esp;&esp;三天时间,长安城内不少人都听说了这个故事。虽然说每个人看故事的角度不一样,但这股风终于是吹遍了里里外外。
&esp;&esp;“哥哥几次为祸家中,爹爹只是纵容,仍能原谅,莫非只视哥哥如人,视我如犬马耶?”
&esp;&esp;官家闲着无事,在与通政司官员议事的时候谈及此事,也只是说“故事就是故事罢了。古往今来多少故事,那嫦娥奔月算是抛弃丈夫,怎么女子没有上书朝廷这个故事败坏女子名声?大小话本子多少才子佳人故事,也有女子私奔的,女子们都没意见,怎么这才一个话本子,说到男子私奔,男子不孝,就有人跳出来反对。”
&esp;&esp;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质疑。比如就有一举人质疑道:“为何故事中的坏人全是男子?”爹爹是个偏心的,哥哥是个恶毒的,小厮都要拉着少爷私奔。
&esp;&esp;赵员外找人打听,得知这女商居然姓赵,还叫“赵霜儿”,他气得整个人晕倒过去。醒来就老泪纵横:“悔失一麒麟女!”
&esp;&esp;女子们听了都若有所思起来。男子们听了也反应不一。
&esp;&esp;到了第二日,第三日,连着三天终于将这一整本话本子《偏心爹爹恶毒哥:第一女商的前尘往事》给说完了。
&esp;&esp;男人们狰狞了脸:可你这故事太真实,太刺激,太离谱了啊,那个当爹的简直偏心到极致了,还有那个哥哥,也是气死人不偿命,你和我说是虚构的?我们有子有女的男人走出去,都怕被人说是不是偏心儿子薄待闺女了?
&esp;&esp;可恶!
&esp;&esp;那些家中只有一个女儿的,也开始想了起来:我也可以招赘啊,家中钱财留给女儿,总好过留给亲戚吧。
&esp;&esp;到底是吃了个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