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节(1/1)

    

    &esp;&esp;莫安县也一样,夜空里飘飘荡荡的都是雪花。

    &esp;&esp;下雪没有化雪冷,可到底是冬日了,还是要靠炭火。

    &esp;&esp;大陈官员有例炭,县衙里早早就用上了。

    &esp;&esp;炭火盆里噼里啪啦,却丝毫不影响书案前的人。

    &esp;&esp;“大人,从青州运来炭刚刚已经进城了。”县丞推门而入,言语里带着兴奋,“大人的法子真好,今年这个冬天,百姓不用怕挨冻了。”

    &esp;&esp;往年莫安县总是要冻死几百人,严重的时候,冻死近千人。

    &esp;&esp;徐林峰从书案里抬头,笑道:“明日就按照原价卖炭,百姓可以拿肉菜米粮兑换,兑换价格一律按市价。”

    &esp;&esp;“是。”

    &esp;&esp;徐林峰话锋一冷,“若是有人打着屯炭、转卖、私卖的主意,就别怪我翻脸无情!”

    &esp;&esp;县丞脸皮一抖,“是,小的一定通知下去。”

    &esp;&esp;“可有信?”

    &esp;&esp;“有有有。瞧我,差点就忘了。”

    &esp;&esp;县丞从怀里拿出三封信。

    &esp;&esp;“都在这里了。”

    &esp;&esp;“嗯,下去吧。”

    &esp;&esp;县丞走后,徐林峰才开始打开信件。

    &esp;&esp;贤王造反、蓝戈册封太子的事,朝廷的函件他早已看到。

    &esp;&esp;如今他担心的是魏天禹。

    &esp;&esp;他拿着油灯,又从背后的箱子里拿了一根蜡烛出来点上。

    &esp;&esp;顿时亮了许多。

    &esp;&esp;一封青州的。

    &esp;&esp;两封京都的。

    &esp;&esp;他先拆开京都的。

    &esp;&esp;一封依然没有字,上面画的是猫儿,看样子又大了一圈,甚是讨喜。

    &esp;&esp;另一封有两张。

    &esp;&esp;蓝戈说明了他们在京都的情况,嘱咐他在银州不要硬碰硬,银州的事,朝廷会派一个官员来严查。

    &esp;&esp;曹武就是随意写了两句在京都的逍遥日子。

    &esp;&esp;青州的那信封就厚了。

    &esp;&esp;母亲字字担忧,字字都透露着思子之情。

    &esp;&esp;父亲虽然多说公事,教他如何处理一些紧急的情况,可还是能看出作为父亲为儿子骄傲和关心。

    &esp;&esp;徐月的那封信就简单多了,就是问他什么时候调职,还让他叫人带些特产给她。

    &esp;&esp;雪夜的寒冷,顷刻间化为暖意。

    &esp;&esp;他把那只猫儿和其他信件单独放一起。

    &esp;&esp;先给青州父母回信,再给京都回信。

    &esp;&esp;他又从匣子里拿出了搜集的罪证,准备明日一早叫马三信铺一起带走。

    &esp;&esp;做好一切后,他吹灭了蜡烛。

    &esp;&esp;莫安县穷,县衙也穷。

    &esp;&esp;他拢了拢身上的披风,这是他现在最值钱的衣裳了。

    &esp;&esp;其他绸缎之类,他都当了,又学着他爹当年对付商人的那一套,让他们‘心甘情愿’资助了一些银子,这才从青州买了大量的炭。

    &esp;&esp;门外响起沉重的脚步声,县丞敲了敲门,“大人,突厥人夜袭。”

    &esp;&esp;徐林峰噌地站起来,猛地打开门,“走,让百姓拿出他们的家伙事,按照我上次说的做。让县衙的官兵站在最外面。”

    &esp;&esp;那些突厥人一到冬天,就来抢粮食,抢炭,抢衣裳,还要抢女人。

    &esp;&esp;徐林峰脸上带着怒意,转身拿着当初蓝戈送他的剑走在最前面。

    &esp;&esp;他可不会让突厥人这么嚣张!

    &esp;&esp;第402章 她说救人不分三六九等

    &esp;&esp;徐林峰带人到莫安县城门。

    &esp;&esp;高高低低的火把下,映着一张张朴实的脸。

    &esp;&esp;这里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他们都带着边境人民特有的淳朴,以及被风霜侵蚀的担忧和坚韧。

    &esp;&esp;“徐县令来了。”

    &esp;&esp;“徐县令。”

    &esp;&esp;徐林峰走上前,“各位父老乡亲,依照我之前说的做,一定能击退突厥人,这个时候决不能退缩,家中妻儿双亲还等着我们团聚呢。”

    &esp;&esp;一双双眼睛看着徐林峰,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esp;&esp;徐林峰很满意。

    &esp;&esp;莫安县的城门经过突厥人多次摧残已经变得破旧。

    &esp;&esp;吱呀吱呀仿佛随时都要被推倒。

    &esp;&esp;“开门!”徐林峰怒吼。

    &esp;&esp;士兵把门一开,就涌入了大量突厥人,他们把城门开到最大,骑兵就拼命往前冲。

    &esp;&esp;他们看到百姓,如同看到了待宰的羔羊,兴奋地往前冲,准备杀光这里的人,抢占这座城。

    &esp;&esp;只是马儿走了几丈远,兴奋的叫声变成了惨叫,就连马匹也发出凄惨的嘶鸣。

    &esp;&esp;后面的人看到前面的人落入深坑,都勒住了马。

    &esp;&esp;深坑里的人落在尖树桩立时就死了。

    &esp;&esp;“¥¥¥”

    &esp;&esp;“¥…”

    &esp;&esp;突厥人叽里呱啦地交流。

    &esp;&esp;他们举刀凶狠地看着城中百姓。

    &esp;&esp;徐林峰一个手势,几只火把扔到街道上,突厥人身上。

    &esp;&esp;火把落到地上,‘轰’地一声,烧了起来。

    &esp;&esp;这是徐林峰花了大价钱买来蓖麻油。

    &esp;&esp;马儿受不了大火,四处乱撞。

    &esp;&esp;包围着的士兵和百姓,能射箭地射箭,能挥刀地挥刀。

    &esp;&esp;被突厥人砍伤了就自动往下退,由其他人顶上。

    &esp;&esp;约莫过了两刻钟,这场几百人的小战场就消停了。

    &esp;&esp;徐林峰笑了,那蓖麻油里面有五妹妹送的毒药,马儿和突厥人没有解药,闻了后不断口吐白沫,倒地不起。

    &esp;&esp;“大家把突厥值钱的东西全部收捡到衙门。”

    &esp;&esp;“大人,这马……马要捡吗?”有人问道。

    &esp;&esp;“中毒的马儿不要捡,掉坑里的捡到衙门。明日一早,各家来人按人头分肉!”

    &esp;&esp;“是!”

    &esp;&esp;老百姓都欢呼。

    &esp;&esp;这是他们第一次把突厥人拦在了城门口。

    &esp;&esp;只是那深坑………估计一时半会是填不上了。

    &esp;&esp;哎,县令大人说了,活命最重要。

    &esp;&esp;“叫医师去县衙,那些受伤的人需要及时治疗。”

    &esp;&esp;“是。”

    &esp;&esp;县丞很快就去。

    &esp;&esp;徐林峰盘点收缴上来的东西,又告诉县丞明日如何公平公正分马肉。

    &esp;&esp;最后到外堂去看受伤的百姓。

    &esp;&esp;这样的边陲小城,医师也极为难得。

    &esp;&esp;年轻医师动作很麻利,上药包扎写药方一气呵成。

    &esp;&esp;徐林峰看着面皮白皙的医师,忍不住问:“你叫什么?不是莫安县人吧。”

    &esp;&esp;年轻医师动作不停,答道:“回大人,小的是京都人。”

    &esp;&esp;徐林峰惊诧,“京都人,跑这儿来做什么!这里可不好玩儿!”

    &esp;&esp;年轻医师道:“我这人读书不行,也不想跟着家里学做生意,就想当个医师,奈何天分不高,在繁华之地谋不了生就来了。”

    &esp;&esp;徐林峰嘶了一声,“嘿,你可别是什么假医师吧!你可别祸害我莫安县的百姓!”

    &esp;&esp;年轻医师轻笑一声,“放心吧,内症或许我看不来,刀伤我倒是会的。曾经有人说,哪怕只会治一种病,也是有用之才,京都不行,可去州府,州府不行,可去县镇,县镇不行还能去乡里村里。我会治外伤,想着去一个用得着我的地方,这才来这里。”

    &esp;&esp;内症患者比外伤者多了不知多少倍,一个会被突厥人侵扰的地方,外伤病人能更多。

    &esp;&esp;他能治更多病人,实现自我价值。

    &esp;&esp;这里的人也更需要他。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