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节(2/3)

    高敏带着自己的亲兵,大踏步向城头行去。见城中乱作一团,不由皱眉。对身边亲兵道:“速去知会潘知县,现在城中可是乱不得!让他立即带衙门的人弹压秩序,不可生事!”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士卒道:“知县,现在城中乱成一团,哪里还能问究竟?还是快快出去安定人心,等小的上城去看看再说。看城上样子,好似真是有敌来攻。”

    潘越愣了一下,回过神来,厉声道:“什么鬼话!西边太行山里有五寨,没有人报敌情!难道契丹人能一天破五寨,直接攻到曲阳城下?出去仔细查看清楚,是什么人在扰乱军心!抓起来重惩不饶!”

    一个士卒站起身来,使劲跺了跺有些麻木的脚,骂了一句。今日这样寒冷的天气,自己却被派来守城头,真是倒霉。好在天将黑了,等到交班,非要好好喝上一场不可。

    几个士卒清醒过来,急忙起身。趴在女墙上向外看去,就见远方苍茫的暮色中,数不清楚的骑士冲了过来。阴沉沉的天空下,宛如一头巨兽般。

    景泰笑着摇头:“现在说那些还为时尚早。那种大事,非要朝廷做主不可。不过,你们可要做好准备。真击退了契丹人,岂会不趁势收回幽州?”

    疾风暴雨

    高敏穿好盔甲,道:“随我上城!洪副指挥使,立即召集本营部伍!”

    知县潘越正有准备用晚饭,听见鼓响,叫了一个排兵来,道:“出去看看,什么事击鼓?”

    第七卷 决战幽燕

    一边的亲兵应诺,翻身上马。一边高声喊着高敏的军令,一般徐徐而行。高敏的亲兵则立即排成队伍,抽出长马,杀气腾腾。

    其余士卒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依然缩在那里。站着的士卒伸腿乱踢,口中只是道:“快起来,城外契丹人来了!契丹人杀过来了,快击鼓啊!”

    曲阳城很小,走不多远,就到了城下。一近城墙,就听见城头的吵嚷声,还有城外震天的喊杀声。

    随着技术发展,宋朝经济改善,整个战略态势都不同于从前。依托铁路,宋朝可以组成各个重兵集团,防守要路。契丹如果不把边境重兵集团打败,一旦深入,就可能会被重重围困。不过,这种巨大的改变一时间契丹无法认识到,做的战略布署,很难适应新的条件。

    排兵还没有出去,就有一个士卒冲了进来,高声道:“禀知县,大事不好,城外有契丹人攻城!”

    曲阳位于定州西北,正当太行山出来的路口。山中道路沿着泒水河谷,北上到灵丘、飞狐。这是太行山中的重要道路,宋朝格外重视,沿着河谷修了一系列堡寨。这些堡寨都不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迟滞进攻的契丹人,同时预警。

    以前的宋军很少有主力兵团,往往是分城而守,每城的兵力都不多。契丹人南下,往往是突城几城之后,便就如入无人境。后方哪怕有没攻下来的城池也不在意,每城兵力不多,守城则有余,却没有进攻的能力。可能契丹主力已经到了开封府周围,后方的宋军只能看着,做不出反应。

    以契丹骑兵的速度,一旦突破,数十日就可以到开封城下。那时往往宋朝来不及集结兵力,就面着两国决战。宋朝特别忌讳契丹南下,便就是如此。单以兵力算,其实宋军往往占上风。但分散各城,到了前线的战场,往往是契丹占有绝对优势。

    前线的将帅对宋军的战略并不十分清楚,对于最高层有意在幽州全歼契丹主力更不知情。他们现在得到的命令,是守住各州,先把契丹人的锐气耗光。

    顷刻之间,城头就沸腾起来。守着城楼的士卒,急急忙忙间敲响了挂着的战鼓。

    潘越跺了一下脚,没有办法,只好吩咐仆人取自己的官服来。

    以前线集结重兵,供养不易。纵然河北路的禁军需要的大部分粮草来自河北路,要运到前线去也不容易。分散驻军,除了守各个城池之外,也是就近取粮,不需运输。现在不同,在铁路修通之后,后方的粮草可以源源不断运来,宋朝的主力兵团靠前,都布置在了沿边境几州。

    卢政听了,急忙问道:“契丹人退了,我们追是不追?”

    城头上,几个士卒抱着火枪,靠着女墙,躲避劈面而来的寒风。

    一边的副指挥使洪方应诺,带着营指挥部的一众庶官,紧急开始征召各部。这是整训过的军队,平时军中有各种规章制度,现在只是按制度行事。

    以守为主,各自筑城,而不追求主动进攻,是因为这个年代,守城有很大的优势。一两千人守的一座城池,只要防守方物资充足,攻方聚集数十万大军也难攻破。保州和雄州前线,宋朝筑了几十城,把百姓全部都收容起来,便就是这个原因。虽然城池较小,但契丹想攻破却难。

    另一边,守卫本城的指挥使高敏一边披甲,一边快步走出官衙来。见外面已经乱成一团,如暴雷般地暴喝一声:“乱什么!传我令下去,所有士卒坚守哨位,哪个敢不战而走,斩!”

    十月十五,天阴沉沉的,北风呼啸,吹在人身上冰冷刺骨。隐隐约约间飘着雪花,却看不清楚。伸出手去,只觉得手一凉,仔细看,却不见雪的影子。

    偶然间,转头看了看城外,突然间张大了嘴巴。过了一会,才声嘶力竭地喊道:“契丹人来了!”

    有铁路向前方运送物资,有充足兵力,宋军的打算,就是在最初几月先消耗契丹兵力。等他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再投入大量的生力军,进行进攻作战。战略的重点,初期要让战事集中在前线几州,不要蔓延到内地。特别是要防止契丹大股骑兵,突破前方线,突然深入内地。所以对契丹可能攻定州,刘几和景泰等人都特别在意。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