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节(2/2)

    齐家基本就没露过面,只偶尔见到他们家老爷下朝的马车,匆匆看过一两面。

    那管家打扮的人往大树底下看了眼,皱着眉头喝道:

    新邻居主动向他们释放善意,大家伙也乐意帮忙撑个场子。

    于大娘感慨道:“同是御史台的,我们家对门的王家老夫人就挺好,平日里虽然也不见什么客,但每回过节都给我们这几家相近的送节礼,身边丫鬟都和和气气的。”

    众人都笑着应了,还有人问殷乐家里缺不缺人手,她们可以过来帮忙。

    “官威大得很。”

    “监察御史呢,你们说话可小心点,省得人家上书弹劾你们。”

    但就算家中有品级的小官,也没富裕到可以仆从环伺的水平,只偶尔几家会买一两个粗使下人。

    说完,一指那树下的桌椅板凳,警告的瞪了殷乐一眼。

    “怎么了?”

    当时秦瑶和阿旺出门选料子去了,家里就殷乐一个人在,幸亏她有把子力气,当时就把门前路给清了出来。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但毕竟是泥瓦工大声说话在先,殷乐忙赔了不是。

    殷乐谢了众人好意,又抬了张桌子过来,备上一些茶水,跟着邱老太太,把这附近聚集过来的人家都认识了一遍。

    不过秦瑶早打算好在酒楼订席面,并不需要人手。

    到时候要请多少人,也就有数了。

    第一次,殷乐正在门口监督请来的泥瓦匠给大门口砌两个花坛种花,两个泥瓦匠说话大声了点,齐家侧门里就钻出来一个人将他们呵斥了一通。

    第二回,齐家老爷下朝回府,家里的砖瓦料摆在大门口还没来得及搬进院,挡着了路,那管事的又是过来好一通威风。

    邱家时常爬墙头偷看,是个八卦好奇的性子,但无伤大雅。

    派发请帖

    邱老太太笑了,“不懂别瞎说,咱们这些小老百姓他有什么好弹的,又没做亏心事,还怕鬼敲门?”

    结果对面冷冷三连问:“谁家?哪里当值?不知道我们家大人要避嫌吗?”

    张桂芝也道:“我家就住在巷口,你们要是有事尽管来找我,我家相公和他兄弟都在衙门里当差,一般宵小不敢乱来。”

    邱老太太等人面面相觑,暗暗点头,乐呵呵跟随殷乐转移到树下,一人客气的拿了点瓜子糖果,热情问:

    “东西多不多,要不要帮忙啊?咱们也不能白吃你家的东西,要是需要搭把手的尽管说,别客气哈。”

    直到那道侧门重新关上,众人也只是不服气的撇撇嘴,没人敢说半句。

    殷乐撇下众人来到隔壁齐家,后日设乔迁宴,礼貌邀请他们家大人一起参加。

    殷乐心里一沉,勉强扯出一个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转身离开。

    “平日里大门都不见开,也从没跟咱们这些邻居打过招呼。”

    住在这里的人家,家中男人大部分在各大府衙当差,七八品官员有,不入品级的小吏也有。

    阿旺和大郎二郎搬了长条凳出来,放在门前的大树下,又跑进院里收拾去了。

    不过说到秦瑶家东面的那家时,大家伙都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来。

    “今日没来得及招待大家,后日家中办乔迁宴,还请诸位带上家里人赏脸过来”

    这大半个月她和阿旺经常同秦瑶过来收拾新屋子,这左右邻居什么情况也大概知道。

    正聊着呢,东面那家侧门开了,于大娘赶紧推推殷乐手臂,“估计是听见咱们这边动静了。”

    秦瑶家隔壁两户,一户是邱家,邱老太太存在感强已经露面,家中男人都在西市互市监任职,家境颇好,城外还有本家族人帮衬,在这宽正坊里住了几十年,很有些威望。

    邱老太太和于大娘对视一眼,新来的这家可以啊,看样子是个好相处的。

    受了委屈最受不了别人问,没人问还好,一有人关心,委屈加倍。

    见殷乐蔫巴巴搬着桌凳回来,正在大厅里忙着分行李的秦瑶众人疑惑问。

    宽正坊里一共二十九户人家,一半本地人,一半外地人,大家伙在一个地方安家落户,邻里间互相照应,关系大多都挺好。

    谁让人家是监察御史呢,嘴上说说罢了,家里有人当差的谁敢真得罪?

    邱家的媳妇当时看她大汗淋漓的,还给她送了一碗绿豆汤。

    几个老嫂子拍拍殷乐的肩膀以示安慰,悻悻散了。

    “一群人堵在街道中央扰乱秩序,马车都过不来,吵吵嚷嚷!闹得我们哥儿读书都没法读进去!”

    因为经济水平接地气,邻里相处也比较和谐随意。

    “就是隔壁那个齐家的管家。”殷乐把桌椅收进东侧的杂物间,冲关心自己的众人摆摆手,“其实也没什么,不过就是热脸贴了冷屁股。”

    殷乐一一笑着谢过,“不用不用,行李不多,大家伙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