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2/2)

    到那个时候,太原王氏两支之间即便不至于分崩离析,也难免会引起一场大风波。

    琅琊王氏那样清贵,王丞相那样势重,如今琅琊王氏还不是被远远地排除于中枢之外?

    郗归紧紧握住衣袖,同样不确定地看向使者。

    而当日王平之与谢瑾夜叩宫门,力劝先帝修改遗旨之时,又是何等地自信自傲啊。

    她抬眼看向谢瑾:“玉郎,要小心狗急跳墙啊。”

    谢瑾赶忙倒了温水过来,扶着郗归喝下,然后轻轻扶着郗归的背部,一下一下地为她顺气。

    谢瑾敛眸说道:“端看云度如何安排了。”

    谢瑾轻轻放下玉梳:“一旦云度病逝,太原王氏就再也没有能够进入中枢的人物了。他们如此着急,乃至于想出昏招,也在情理之中。”

    郗归闭上眼睛,想起了在荆州的日子。

    夜色沉沉,凉意如水,灯花爆裂,郗归回过神来,忍不住连连咳出了声。

    五日后,江北捷报传来。

    而我呢?我又能走多久?北府军又能走多久呢?

    桓阳薨逝之后,纵然桓氏仍旧把持荆州,却也改变不了陈郡谢氏代兴、桓氏被排挤出中枢的命运。

    当今皇后与王平之乃是从兄妹,连堂亲都算不上。

    说到最后一声时,显然已经语带哽咽。

    数年之前,江左士人品评人物,选出了三位最为卓绝的年轻公子。

    后父王含,原是王平之祖父的侄儿。

    然而忘荃之旨,要在得鱼。

    就算江左以门第取人,可真正的权力中央,绝不会仅仅因为门第高贵便打开大门。

    使者深吸一口气,高声说道:“府君,江北大捷,江北大捷哪!”

    郗归将茶盏放在妆台边,想起了一个方才忘记问出的问题:“王平之当真病得如此严重吗?”

    谢瑾从小看着父兄苦心筹谋,是以比谁都清楚,对于他们这样新入中枢的家族而言,权力有多么重要。

    “中枢权臣,这样大的利益摆在眼前,谁会不想要搏上一搏呢?纵然他有分寸,只怕也是有心无力。如若不然,廷议之时,太原王氏又怎会率先发难呢?”郗归拿起一只玉簪,轻轻叩着妆台,“就算他能控制自己的儿孙子侄,可太原王氏却不仅只有他这一脉,真要论起来,当今皇后,与王平之可并非一脉所出啊。”

    郗归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小臂支在几案上,一时又是恍惚,又是欢喜,不知说什么好。

    郗声终于回过神来,连赞了三声好。

    太原王氏两支,如今不过是因为利益,才如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一阵风吹过,窗边的竹叶沙沙作响,郗归不由抱住了手臂。

    陈郡谢氏付出了三代人的努力,才成为江左一流世家。

    江左世家谈玄论道,总爱讲究得鱼忘筌。

    太原王氏身为外戚,如若因为不甘心的缘故,与心思狭隘的今上联合一道,不知会做出怎样的事情。

    “云度不是不知道分寸的人。”谢瑾犹豫着说道。

    倘若没有了家族权势,没有了名利地位,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面不改色、安贫乐道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谢瑾取过一件斗篷,轻轻搭在郗归肩上。

    “太难了。”郗归在心中叹息。

    刘坚率北府军伏击北秦骑兵,灭杀二百一十二人,俘虏三百六十九人,缴获马匹四百七十三匹,并钢刀若干。

    那时的阿兄,是多么地快乐、多么地意气风发啊。

    郗声喃喃重复:“江北——大捷?”

    郗声听到这个消息,先是怔愣了下,随后缓缓放下木筷,抬头看向使者:“你方才说什么?”

    谢瑾听了这话,放在膝间的手缓缓收紧,又慢慢放开。

    虞氏兄弟死后,颍川庾氏几乎夷灭。

    郗归睁开眼睛,沉吟着说道:“太原王氏自曹魏时起家,可谓五世盛德,整个建康,不,整个江左的侨姓士族,若论家世渊源和门第显贵,除了琅琊王氏之外,谁都比不上他们。王平之若是死了,太原王氏真的会甘心吗?”

    郗归拢起斗篷,轻轻叹了口气。

    那个“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人,走不下去了。

    这一夜落了雨,第二天一早,谢瑾打伞走进雨幕,登上了前往渡口的牛车。

    直到再三确认,他们终于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终于确认这不是一场梦境——第一批渡江的北府军,确实首战告捷。

    天意人事,总是如此不如人意,蛮不讲理地让渺小的世人,以生命去写就悲歌。

    可时过经年,谣谚中的三个人,死的死,病的病,唯一剩下的这一个,还在荷戟独彷徨。

    她从来没有想象过,有朝一日,自己肩上会担负起这样重的责任。

    就连市井小儿都知道这样的一句谣谚:“扬州独步王云度,后来出人郗嘉宾;大才槃槃谢家瑾,盛德日新郗嘉宾。”

    一旦王平之身死,太原王氏没了指望,还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来保全门户利益。

    “是。”谢瑾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云度恐怕是时日无多了。”

    可惜的是,这昏招非但无用,还要让王平之拖着病体、消耗着当年力保今上登基的情分,来为他们收拾烂摊子。

    今上一直存着以外戚、宗室来制衡世家权臣的打算,一旦王平之去世,后父一脉必然会与圣人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从而压过王平之的嫡系后人。

    消息传来的时候,郗归正在与郗声一道用夕食。

    他的声音很大,大得仿佛要穿透屋顶,高高地飘到天上,远远地飘到府外、飘遍京口似的。

    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只想拼尽全力地去做。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