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1/1)

    嗯,问题不大。

    果然他便听到小公主笃定答道:“不必担心于此事。”

    段宝元放心了。

    却在下一刻又听小公主说道:“他们再不服管教,也不敢对公主放肆。”

    段宝元:“……”

    这听起来还是不太安全呐。

    可他们人已走到此地,以这位小公主异常有主见的表现,也不像是能被人劝得回来的。

    当段宝元自担忧之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已见那小公主踏着步子迈上了这圆璧城中临时搭建的箱台,朝着台下众人看去。

    箱台高垒,令她的身量弊端被冲淡了不少。

    可底下嗡嗡的议论之声,无外乎还是在讨论,为何一个如此年幼的小公主也能出现在此地,竟像是要同他们有正事言说。

    但听玄奘法师的弟子在旁补充,此举已得到过法师的同意,这些人又暂时安分了下来。

    那小公主环顾四周了一圈,见在场众人已安静了下来,这才中气十足地问道:

    “我奉陛下之命前来会见诸位,需自你等之中选拔出一批精通佛理、长于水陆法会佛事之人。有此底气的,请先站到台前来。”

    唯恐公主所说的话没被站在后排的僧侣听到,唐璿与阿史那卓云又指挥着前排僧侣往后将话传递出去。

    “水路法会……”人群之中隐约传来窃窃议论,“这是要为何人办理超度之事?”

    他们的疑问很快在小公主的下一句话中得到了解释。

    “不瞒诸位,此礼,为前洛州刺史贾公所办!”

    第44章

    前洛州刺史贾公!

    这个名字和身份, 因在场之中并不只是长安僧侣,还有洛阳各方寺庙中慕名而来的人,只在几个交头接耳的时间里, 就被传遍在了人群之中。

    “据说去年贾公过世之时,天子就曾经单独过问了此事,深表哀悼。”一名广化寺僧人朝着旁边说道。

    “贾公两次任职洛州, 也算是彼时宣扬的一番美谈了。他做过一次洛州大都督府的司马,当时政绩在考评中排在第一等, 这才有了后来做了瀛洲刺史又回到洛州来当长官的渊源。”

    “这位刺史的政绩当真如此不得了?”他旁边那人小声问道。

    广化寺僧人回他:“你见过有几人能如贾公一般,被洛州百姓在市集之中立碑纪念的?”

    那可是闹市街坊里。

    “……”确实少见。

    若是这样说的话, 陛下驾临洛州便要为贾公再做一场法事, 代表圣人意思褒奖于这位地方父母官,也算抚慰当地民心。

    只是还有两处令人困扰。

    其一便是,为何要到举办水陆法会的地步?

    要知道, 水陆法会的全称乃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是为了超度水陆两道所有亡魂所设, 历来兴办次数屈指可数。光是贾公一人,只需举办一场足够盛大的法事也就够了, 哪至于到水陆法会的地步。1

    其二便是,此种事务,大可交由某位官员来办,或者直接由陛下下令,令玄奘法师或者其弟子督办, 就如同早前的无遮大会一般。

    至多……至多就是再需有几位充场面的官员来此, 却为何罕见地令一位小公主来督办此事呢?

    这两个问题也随即被抛了出来。

    广化寺僧人好生无奈地朝着问话之人看去, “我非长安人士,从未与陛下接触过, 如何能贸然揣度圣人意图。”

    问他有什么用?

    若非要说的话,前者或许是因牵挂民生的贾公给陛下托梦,以至于要来上一场更为盛大的法会。加上此为天子筹办的名目,自然不能与寻常法事相提并论。

    而后者就真令人猜不透了。

    不过,由这位小公主来督办此事,倒也不算问题。

    一个幼童而已,能明白什么水陆法会的道理吗?在督辖此事之上要求也得少些。

    更妙的是,此事但凡办得不差,便能自洛州百姓之中揽摄民心,一举自此地博取不少民望,对于宣扬佛教教义真可谓是个绝佳的机会。

    别说此项行动的参与对象应当首先是长安来的那些僧侣,洛阳这头的也颇为意动。

    此举当真大有可为之处!

    只是这水陆法会自南朝起办,到如今虽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渊源,却甚少出现,在场众人里真正参与过的——

    还真没有。

    众人互相看了看,又都觉得有些犯难。

    “窥基,你怎么想的?”置身前列之中的大僧里有个看起来极其年轻的,就被人忽然问道。

    他们不明白陛下的用意无妨,总有人有些消息门路的。

    便譬如这位在贞观二十二年落发入门的窥基,乃是尉迟敬德的侄子,若论僧人家世,此人必定是其中最高的。

    但这发问之人却并未看到,被问询此事的时候,窥基的眉头微不可见地动了动。

    他既已入佛门,所谓的家世背景之说便不再重要,比起参与进这水陆法会之中,他更乐于继续翻译佛经。可朝着他发问的圆度竟盘算着其中有利可图,足可知此人心性不定。

    何况,公主所问的“长于”二字,真有几分微妙。既未亲身参与,有何资格说什么“长于”呢?起码他就不敢给自己下这样的评判。

    再看周遭这些因安定公主两句话而各有异动的僧人,窥基垂眸默念了一句佛号,随后回道:“此事我也不甚清楚,你自行决断就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