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2)

    崔学士告诉他时,他臊得满脸通红,恨不得当场找个地洞钻进去,叫个与他官职同级的年轻后生看了笑话,还满脸严肃对他说些一碗水端平的屁话。

    沈文舒的脚步慢下来,抽出手帕拭静额前汗渍,等又恢复了那副温淑得体的模样,她才小声道:“沉水,你记住,永远不要肖想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这话是对着沉水说得,又像是在劝慰自己。

    沈泽打得气喘吁吁,去崔家贺寿是件喜事,又能与朝中重臣联络感情,偏生叫这几个小畜生给搅黄了。

    “五妹妹,你说话呀。”

    “丢人现眼的玩意儿,让你妹妹出丑?啊?叫崔家拿住把柄送到我手上!”

    夜晚,沈府祠堂。

    “不关我们的事!”沈文舒猝然大声,吓得小丫鬟一愣,又听她低低道:“我们只要拿到香典就好。”

    崔宏瑾没回那句问话,开口道:“我与祖母都知道,此事不是沈姑娘泄露,甘夫人在祖母病后一直掌管府内中馈,她最盼望祖母一直病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泡在恨中久了,在遇见真挚时,下意识的,是逃避。

    此刻沈泽正在气头上,谁去求情都是触霉头,更何况是她这个处在事态中心的人,是怕父亲忘记,一切都是因为她的到来,才引得沈文蔷的嫉妒吗?

    院里跪了一圈人,周姨娘,沈文启在最前面,亲眼目睹沈泽动了大怒,拿着厚板将沈文蔷打得血肉模糊。

    沈文舒有一瞬间的松动,在崔老夫人医治出现异常时,他也是这样安慰,当她家中姐妹戳他祖母痛点,他同样平静告诉她,这些与她无关。

    他将一切说得轻描淡写,将沈文舒摘的干干净净,明明是沈家姑娘间的争斗,他这个苦主反而要来安慰她。

    她说得极快,说完转身就走,生怕男人再叫住她,在巨蛇面前尚能保持端雅风姿的沈五姑娘头一回走得这般狼狈,像是后面有狗撵似的。

    只有一点,同是家中姐妹,沈文箫怎地不去求情?反而要央她这个不受宠的幼妹。

    她可以忍受旁人诽谤、误会、厌恶她,却无法接受别人走到她面前说一句,她很好,这些祸事,与她无关。

    “可是姑娘……”沉水想起方才回头时,崔家公子站在原地的眼神,偌大的后园中,只有他一个人站在那里,端着一盘被人拒绝的糕点,“他挺可怜的……”沉水说得小声。

    沈文舒后退两步,拉开与他的距离,冷声道:“崔学士,清者自清,我不需要你做这些。”

    庭院中央趴着个人,头发垂下来看不清脸,哀嚎随着厚板打在身上渐渐息止,只在板子落在身上时会有断续抽搐。

    沈文箫碰了碰沈五肩膀,低声哀求道:“五妹妹,你去求求情呀,父亲快把小四打死了。”

    为什么会对她这么好?为什么要特意跑到庆城了解她的喜好?他到底想要什么?

    自出生就被教导要拿回香典,想要什么就要努力去换的沈文舒第一次感到困惑,就因为她救了他祖母?方才甘氏有句话说得对,她就是沽名钓誉之徒,她想要打入贵女圈,而崔家,是个契机。

    霍黎卿:她那种人!

    沈文舒如没听到一般,站立不动。沈三实在长了一张柔美娴静的脸庞,芙蓉面,柳叶眉,与沈五装成的柔弱不同,她天生一副无辜清丽的外表,较之沈文舒眉间稚态多了几分少女独有的妩媚娇憨,此刻哭起来梨花带雨,连求情都这般娇柔,叫人不忍拒绝。

    作者有话要说:

    “姑娘,姑娘你慢点儿。”

    这些道理需要一个连媳妇都没有的小子教他?沈家姑娘在崔府闹事,说到底还是沈家没脸,可怜沈泽已经年过半百,憋着满肚怨念回到家,当晚就开祠堂,要打死沈文蔷。

    凄厉的哀嚎从庭院深处传来,那声音中开始还带着哭泣,后来声声泣血,让人不忍细听。

    他上前一步,满身带着糕点特有的香甜:“五姑娘,此次宴会本就是祖父与各位宗亲世家联络,祖母出不出现并无多大干系,你别怕,不会有人怪你。”

    第19章 她没有道德

    如果他知道她内心的黑暗,如果他知道她的装模作样,如果他知道她做小伏低背后的目的,他还会一如既往对她好吗?

    “还有你家四姐,那位蔷姑娘。”崔宏瑾说得很慢,在揭露两家丑事间语气温和如谈论今日天气,“甘夫人会有二叔处理,蔷姑娘的事,已经告知沈大人。”

    作者亲妈:哪种人?黎哥儿你这个语气很像个反派啊!

    沉水跟在后面跑的气喘吁吁,不明白她家姑娘的举动,等终于跑到一方安静游廊,她才终于穿匀气息:“姑娘跑什么啊,我看崔公子挺好的。”

    沈文箫站在一旁,紧攥着沈文舒的袖子,秀美的眉毛因紧张顰在一处,樱唇咬得发白,这点儿愁容不仅没有损毁她如玉的容颜,反而更添一丝柔和,外人一看就知,她是个心系幼妹的良善人儿。反观她身旁那位身量未足的小姑娘,站在原地眼观鼻鼻观心,听此惊呼眼都不眨一下,倒有些许冷酷无情了。

    她捏着那盘糕点,任由热气侵蚀指尖,“为什么。”

    她将那碟糕饼塞回崔宏瑾手里,眉眼间沁满风霜:“多谢崔学士解文舒燃眉之急,然,以后不必了。”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