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2/2)

    就知道这老头没那么体贴!三婶微微有些失望,然后又好奇,“怎么又打折?不是到了月底才打折吗?”

    呀!三婶都不敢上手去摸,生怕手上的茧子刮坏了布,没想到棉布也能织的这么细致,比丝绸也不差什么,精美好看。

    金州的货品如此出色,他们如果不去占据这个市场,自然会被其余的人占据,那为什么不自己上呢?

    “但是, 丑话说在前头, 这些东西都是商业机密, 禁止外泄。每一个举措都关系到后面, 大家能不能赚到钱, 所以...如果在外面听到只言片语, 我也不管到底是谁传出去的, 只找你们,计划就没有下文了,有问题吗?”

    他一改平日和气好说话的性子,既冷淡又严肃的说着话,包间内的空气为之一静。

    这个销售办法一出,立刻消耗掉剩余库存的三分之一,毕竟很多人可能衣服坏的快或者裤子坏的快,未必愿意全都换新的,而买半匹布也会剩下一小半,很浪费。

    三婶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自己的份,老脸一红,结巴说:“我的衣裳还够穿,不用买新的。”

    “哪里不用,都洗的掉色了。”三叔坚持,“再说了,最近县城有些布料店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开始打折,用不了多少钱的。”

    有了他们两带头,其余的商家纷纷表衷心,表明自己一定会小心的,毕竟事关自己的钱包,再小心一点也不为过。

    林屿有了台阶下,也把表情调整成和缓,“当然,我也不想大家忙活了一通,最后什么钱也没赚到,像这些机密,如果是被其他商户学去了,他们再跟着照做,谁还来我们这里买东西啊?”

    现在以前的旧库存消耗的差不多, 又该做点什么?吉庆街所有商家的目光统统都放在了林屿身上,眼巴巴等着他出个主意。

    本来觉得村里人精打细算没那么慷慨解开腰包,结果他们是又大方又痛快,只要看中了东西, 一个劲的往他们手里塞钱,生怕他们不卖了。

    对此,林屿早有准备,他咳嗽一声把注意力吸引过来,“我写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待会儿可以发给大家看一看。”他手边有好几份册子, 都是提前誊抄好的计划书。

    一匹深色的,一匹浅色的,还有一匹嫩黄色。三婶已经在心里安排该怎么分配,孙女们正是花骨朵一样的年纪,穿嫩黄色正好,浅色的可以给儿子做两套见客的衣裳,现在也算是有身份的人了。

    把店内的全部库存都卖完了, 牛大还觉得意犹未尽呢。

    一只手盖到了册子上,挡住他们的眼神。

    而在清仓大处理的布匹店丝线店,经过牛大和马三的渲染和不遗余力的宣传,知道了有金州这么一个进货渠道,哪里还稳得住?如果他们不尽快处理了以前的旧货,哪来的银钱进新货呢?

    她做了一个闭嘴的手势。

    既然当了这个领头,也不能白拿他们的分红,林屿给他们出了主意。

    当时去了村口售卖的牛大说的绘声绘色,这辈子都没见过被抢购还要更激烈的场景。

    眼神开始汇聚到册子上, 里面究竟写了什么灵丹妙方?商家们开始渴望看到,恨不得用眼神穿透纸张。

    现在他们人聚在一家茶楼里,等着林屿出个主意来。

    但是想要消耗以前的库存有些困难,一方面是县城的人口有限,一方面就是担心现在卖的便宜了,以后想要正价卖,卖不上价。

    这还不算完,县城的消费人口不够多,但是整个长兴县除了县城,还有十几个村子,他们都在嗷嗷待哺等着更低廉的货品进入生活。

    第一百一十九章

    等到三叔他们忙完回家,三婶连忙献宝一样把布匹捧了上去,“瞧,小屿刚送来的布,给大家伙做衣裳正好。”她扳着手指头算,想好了这么分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一匹能做两到三件衣裳,但愿意买布的根本吃不下这么大的消耗,还不如布店提前把布匹裁剪出来,刚好够一件衣裳或者一件裤子的,零卖也是一种策略嘛。

    村里的妇人多数都是会做衣裳的,技艺好不好是另外一回事,遇到比平时还便宜的布料,不管自己用不用的上吧,先抢了再说,自己抢了不够,还要替亲戚抢几套。

    巧姐左看右看,主动站出来打圆场,“我们都懂的,要是泄露了机密,赚不到钱都是小事,更担心让其他人又学了去。所以,我保证一个人都不说,谁也不告诉!”

    带了一车去,顶多有两个时辰就被抢完了,又送一车, 依旧是速度很快的卖光。只可惜他们就剩那么点子库存, 卖完就没有了,不然牛大还想着多去两趟。

    “谁晓得喔!比平时便宜很多,买点也无所谓。”三叔闹不明白这些,只知道便宜就行。

    这样一分割,看似卖出去的量少,其实反而速度更快。

    事实上县城的其余居民也是这么想的,便宜就行。

    牛大半开玩笑的说:“我就是晚上说梦话都会记得这条的。”

    三叔想了想,从腰包里掏出一两银子来,“家里人口多,这些布料够不上每人一身,拿钱去再买点布料回来,你也做一身。”

    林屿直接让他们把提前分好的布料,按照衣裳和裤子做好分类,一辆牛车拖到村子口,大声叫喊一百文一套,迅速吸引了精打细算家庭主妇的主意。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