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1/1)

    “眼皮子浅的玩意,那可是圣上,王爷娶王妃都不止这些。”老汉傲娇道。

    他当年年轻的时候,还见过先帝娶亲的场面。

    虽然当时先帝只是太子,但也是家中最见多识广的。

    哪里像这两个小子,什么都没见过。

    “你们看好就是,皇家的聘礼绝对是金银彩宝样样不缺,就当涨涨见识。”老汉很是淡定。

    家里还要他这个一家之主拿主意。

    这样一家前来凑热闹的人可不少。

    平民百姓挤在街旁,说不得皇家大气,还要撒喜钱。

    喜钱也是沾了圣上的龙气,保佑家中子孙顺顺利利,出人头地。

    家中贫苦的,还能将喜钱卖个富户,赚上一小笔。

    街道两旁的茶楼酒馆,也少不了人。

    店家翻了数倍的费用,依旧是一座难求。

    这可是圣上下聘。

    官家的小姐都忍不住好奇。

    圣上继位这两年,一直推辞选秀。

    唯一松口的就是立了皇后。

    圣上年少继位,相貌英俊,大权在握,可不是平常世家公子能比的。

    她们也曾听闻家中父兄商量过选秀一事,还暗自想象过自己进宫后的场面。

    可惜,圣上拒绝了选秀,只立了皇后。

    少女情怀总是诗。

    年纪稍小的贵女不由得将此视为圣上“深情”。

    顺便感伤春秋一番,对自己未来的良人既期盼又哀伤。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梁诗芊。

    放弃进宫后,梁诗芊低调回了莱国公府。

    今年春已经定亲,对方是礼郡王府的嫡幼子,婚期定在帝后大婚后。

    礼郡王府和皇家的关系已经疏远,好在子孙成器,在宗室中地位也不低。

    嫡幼子叶燃年岁比梁诗芊大一岁。

    幼时定下过门当户对的婚约,可惜未婚妻身染恶疾。

    饶是男子有“克妻”的嫌疑,婚事也要难上几分。

    郡王妃不想降低儿媳妇的标准,便暂停了儿子的婚事,等风头过去再议亲。

    梁诗芊放弃了入宫的打算,叶敛觉得她是个聪明人。

    看在太后的面子,封了个县主的虚爵。

    梁诗芊的年岁已经不能耽误。

    正好郡王妃也重新搜寻起儿媳妇的人选,两家一拍即合。

    对于叶燃,梁诗芊不能说不满意。

    礼郡王府家风清正,郡王妃看上去也是明事理的。

    叶燃房里也只有两个没名没份的通房,没有姨娘庶长子之流。

    若非她封了县主,郡王府不一定能看上他。

    毕竟莱国公府子孙不成器,裙带关系走到现在。

    郡王妃看中她的理由,梁诗芊也很清楚。

    嫡幼子,名头好听,不能袭爵,未来分家没有意外就是普通的宗室。

    高门大户的嫡长女看不上他。

    叶燃的性子稍软,郡王妃看中她性子沉稳。

    这种性子的夫君,只要她费些心思,最起码能做到相敬如宾。

    梁诗芊心知这是她最好的选择。

    只是心中隐隐有些不甘心……

    “堂姐堂姐,天使的队伍来了。”

    梁诗芊从自己的思绪中挣脱,将目光移向窗外。

    一切从简,也不过是将仪式从简。

    皇家的聘礼更像是代代相传。

    梁太后给圣上面子,从自己的嫁妆中出了十抬。

    殿中省和礼部准备了六十抬。

    叶敛也将自己和先帝私库中留下的珍宝等全部拿了出来,凑够了九十九抬。

    聘礼还是很可观的。

    盖着红布的箱箧从皇宫抬出,摆满了整条街道。

    “这么大的红珊瑚。”

    “这几抬全是金银。”

    “还有凤冠,九凤冠。”

    “金丝檀木的妆箧。”

    汴梁的百姓指指点点,互相介绍着。

    不管认不认识,反正是价值连城就对了。

    在一众珍宝中,一件东西格外引人瞩目。

    “这稻谷是何意?”

    显然关注到异样的不只一人。

    猜测四起。

    “士农工商,圣上聘皇后,表明看重农事。”

    这倒是合理。

    毕竟是皇后之位,总不能是宫中随便薅了点稻谷充数。

    这稻谷绝对有深意。

    然而很快宣礼官就解开了众人的困惑。

    这稻谷名为占城稻。

    耐旱、不挑地、七十天即可成熟。

    明年各家各户便能种上这种稻种。

    宣礼官此言一出,本就热闹的春仓街如同一滴水掉入油锅。

    直接炸了锅。

    “耐旱,不挑地,老小我是不是听错了。”

    先前还淡定的老汉,现在也控住不住了,拽着儿子,生怕听错了。

    还有这稻种呢?

    得到儿子的肯定,老汉笑的睁不开眼。

    他们以后岂不是不怕饿肚子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