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1/1)

    梁太后潜意识是希望崇宁和离。

    正如陛下所说,公主是君。

    只要不惧外人的流言,一个有皇帝护着的公主和无宠的公主待遇是完全不一样的。

    经过相处,太后也算摸清了点圣上的性子。

    或许这就是圣上给崇宁最后一次机会。

    梁太后能理解圣上,一个名义上的长姐,圣上能做到这种地步绝对是有情有义。

    先帝身为生父,有圣上的半分用心,也不至于将崇宁害到这般地步。

    正因如此,梁太后听到崇宁的选择,提着的心松了下来。

    到底是被她教养长大,性子弱了点,但看得清形势,头脑没问题。

    夏日炎炎,衣衫轻薄,崇宁长公主七个月的肚子已经很大了。

    梁太后眼中闪过心疼,“你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母后我不后悔。”

    崇宁长公主摸摸肚子,腹中的孩子活泼的很,朝她手上一蹬。

    有些疼,但也是血脉相连的触动。

    崇宁长公主苦笑道,“母后不知,昌平侯夫人偷偷在侯府给世子备了人,有一个已经怀了五个月的身孕。”

    侯夫人的理由是担忧她生育辛苦,话里话外埋怨她不中用,现在还让侯府众人在昭狱关着。

    敷衍的样子,大概是认为拿捏住她了。

    在宫中的这段时间,梁太后也不只是让崇宁养胎。

    相反,刻意改了改崇宁的脾气。

    崇宁长公主对侯府没有丝毫留恋,和离担忧的也不过是未来孩子的想法。

    侯府不期待她的孩子,她何必自作多情。

    她也是有后盾的人。

    这边钟离微也在和女儿商量抚孤院一事。

    “为父知道你不爱出头,不喜欢就推掉。”

    钟离微看女儿为难的样子,以为她不愿意。

    府中上下事务被女儿打理的井井有条,是不小的工作量。

    抚幼院建立之初,事情千头万绪,不是容易的事。

    钟离熙摇摇头,“父亲,我想去。”

    中馈她掌握了数年,已经熟悉了,费不了多大功夫。

    钟家的庄子铺子也赈济过灾民,大多为放粥放粮,解一时之渴。

    她不光想去,还想抓住机会,办得漂漂亮亮。

    钟离熙坚定道,“圣上心怀百姓,女儿愿意尽一份力。”

    从阅兵、科举、科院,到对北燕的战事,圣上一直在折腾。

    看似离经叛道,实则运筹帷幄。

    钟离熙敏锐的从抚孤院中探得一丝陛下的态度。

    第34章 内斗

    平城之战,北燕惨败。

    大周欢喜鼓舞,北燕正相反。

    战败的阴云,加上对火器的畏惧,主和派再次占据上风。

    “五弟可好?”

    一位衣着苍蓝色圆领窄袖长袍的男子迎面走来,脸上挂着不怀好意的笑容。

    三皇子拓跋益。

    大皇子的忠实狗腿。

    这是燕帝妥协的结果,但未尝不是对拓跋护的不信任。

    拓跋护的拳头捏紧了。

    平城战败的消息传到王庭,他的几个好哥哥这么快便忍不住了。

    “五弟年轻气盛,将云中守兵撤走,致使云中陷落,平城更是败绩连连,父皇发了好大的火气。”

    拓跋益一唱三叹,“三哥奉父皇之命就场,战场不是儿戏,弟弟还是要多历练。”

    “三哥是有经验的,不知攻下过多少城池。”拓跋护毫不客气地将对方的手从肩上扒拉下去。

    拓跋益是大周奴女所生,居然敢来嘲笑他。

    “狗跟着主人的时间长了,学会了仗势,真是聪明。”拓跋护讽刺道,“都是皇子,三哥就格外不同,大概和出身有关,有自知之明。”

    拓跋护看着拓跋益脸上明显的中原人特征,加上战事失利,怒气翻涌,直接将怒气撒在了拓跋益身上。

    混有异族血脉,拓跋益连参与夺位的资格都没有。

    真以为看在大皇子的面子上,他不敢动他。

    拓跋护冷哼一声目不斜视离开,完全没将拓跋益放在眼中。

    拓跋益的母亲是燕帝从大周边城中掳掠而来的女子所生,出生便是奴隶。

    因为相貌姣好,被燕帝宠幸,一朝怀孕产子,难产而亡,留下拓跋益。

    可惜生母临终都无名无份,是个奴女。

    因为生母卑微,拓跋益和奴隶厮混长大,直到围猎替燕帝挡了刺客,才被承认皇子身份。

    而后逐渐靠近大皇子一派,靠着大阏氏的抬举,才有了皇子之实。

    拓跋护的话无疑踩到了拓跋益的痛点。

    “好好好。”拓跋益盯着他的背影“开怀大笑”,眼底阴沉沉。

    他的好五弟瞧不起他这个三哥,他当然要给个教训。

    混有异族血脉的皇子无法继承皇位,那么被大周俘虏的皇子呢?

    拓跋益望向远处的平城,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萧钰作为北燕智者,位高权重。

    但皇权至上。

    燕帝对五皇子寄予厚望,为此平城战败和云中失守的锅,大半需要他来背。

    继平江之战后,北燕的又一次失败。

    战争还是北燕主动挑起。

    萧钰要给北燕百姓一个交代。

    虽然他劝告过拓跋护稳妥为上,甚至连夜派人调兵注意充实云中地区,是王庭争执不下,没将他的建议听进去。

    写完告罪书的萧钰听说三皇子和五皇子的争执,不禁扶额,第一次觉得心累。

    皇朝没落时,内斗正盛时。

    帐外残阳如血,日光逐渐暗淡。

    萧钰皱眉,突然觉得手中的告罪书没了价值。

    何为骄兵必败,疏勒城的守军用亲身经历诠释了这个成语。

    三千神机营将士里应外合,城门大开,开启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