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1/1)

    贾禄脑子一动,再看这圆球,磕头上前问道:“草民听说北燕和西秦将这‘天灵玉’捧上了天,多谢陛下给草民长眼。”

    “陛下圣明,谢陛下隆恩。”钱贵在此时俨然成了贾禄的附声虫。

    叶敛将目光放在贾禄身上,只见他虽额头冒汗,却竭力维持着镇定。

    对比钱贵已经几乎吓趴,贾禄的表现已然可圈可点。

    “带他下去更衣。”

    小太监半是架着,半是拖着将钱贵带下去。

    “你给这‘天灵玉’估个价?”

    贾禄心知自己算是通过了陛下的第一次考验,丝毫不敢放肆,试探道,“五万两?”

    说来这个价格绝对算是高的,还是看在这“天灵玉”神物的名头上。

    叶敛没说对这个价格满不满意,只问道,“你可知这‘天灵玉’存世几何?”

    贾禄磕头道,“恕草民孤陋寡闻,这‘天灵玉’属实不知。”

    “朕手中二十件‘天灵玉’,还有一如你见的琉璃,朕要你卖到戎狄两国,可能?”

    “草民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先不要保证,朕要你将这‘天灵玉’每件售出不得低于十万两,琉璃盏和琉璃首饰每套也不得低于八万两。”

    物以稀为贵,叶敛要赚就赚笔大的。

    贾禄被陛下的“狮子大开口”震了一下,好在他是见过世面的,心怦怦的跳的厉害,“草民遵旨。”

    ……

    昌平侯府的韩氏自崇宁长公主搬出去后,心情便没有好过。

    “老爷昨晚又宿在哪个姨娘那里了?”

    韩氏房中丫鬟婆子俱是缄默,不敢惹到她。

    “一个个都是聋子不成,说话!”韩氏将茶盏向地上一摔,眼看就要发疯。

    刘嬷嬷一进屋便看到屋子中跪倒一片,连忙制止住韩氏。

    “你们一个个的没看到夫人难受吗,干在那跪着。”刘嬷嬷扶住韩氏,撵人道,“真是碍眼,还滚不出去。”

    “不要她们滚,我要将她们都发卖了。”

    刘嬷嬷挥挥手让众人退下,安抚韩氏的情绪道:“夫人,为了这群小贱蹄子气到您多不值,您要是气坏了,这昌平侯府未来指不定便宜谁。”

    在昌平侯府挣扎了几十年,韩氏的心早就被这侯府折磨烂了,狰狞道,“凭什么公主就能不孝顺婆母,他昌平侯当初花了我多少嫁妆,凭什么这么对我。”

    崇宁长公主奉陛下旨意搬出昌平侯府,韩氏本就暗恨,昌平侯反将韩氏训斥一番,顺势将管家权夺去给了侧室。

    “若非你装腔作势,拿婆母的姿态,不看看你商户女出身,哪来的命使唤皇家的公主。”昌平侯当着众丫鬟仆人的面毫不留情地训斥道,“今后管家权就交给程姨娘,至于你就好好在房中反思一下。”

    韩氏平生最恨两点,一是她商户的出身,以至于汴梁城中的当家主母无人愿意接纳她;二就是程姨娘,一副狐媚样子,勾的昌平侯不知西东。

    “她们都在笑话我这个当家主母,不仅教训不了媳妇,连掌家权都落在妾室手中。”韩氏恨不得生啖其肉。

    刘嬷嬷抚着韩氏的背,轻声劝道:“夫人您福气还在后头呢,世子多孝顺您,老奴说句不好听的,等昌平侯去世,世子袭爵,那程姨娘不就任您搓扁搓圆。”

    “嬷嬷你说的对,启源他是个孝顺孩子。”这样一想,韩氏更想抓住儿子,对刘嬷嬷说道:“你去公主府看看,顺便让世子回来一趟。”

    “世子住在公主府终究是不方便。”

    “若不是什么公主金贵,哪里来的这破事,启源是男子,既是娶妻哪有随女方住的。”听到刘嬷嬷这话,韩氏一肚子气,“公主愿意住出去,你去将世子叫回来就别回去了,让她自己住着去,反正这些年是一个孩子都怀不上。”

    “男子自是金贵些,世子在他人屋檐下总归是不舒服。”刘嬷嬷似是无意地引导着韩氏的心情,心里盘算着金荷送的镯子该卖多少银子。

    果然在刘嬷嬷的引导下,韩氏对崇宁长公主的厌恶更深,“自己生不下孩子,还不准世子纳妾,果真是不知事儿的。”

    韩氏现在将当初驸马纳妾遭群起而攻之忘了,他们可是早就有纳妾的念头。

    “说来公主这搬出去也不一定是坏事,世子年岁大了,膝下无子总归是不好看。”

    不用刘嬷嬷明说,韩氏便明白了她的意思,只是理智让她有些迟疑,“偷偷让世子生下孩子岂不是更加惹怒群臣。”

    公主不在昌平侯府,孩子小的时候倒是好隐瞒,大了就不行了,总归要就学入官场的。

    “恕老奴多嘴,世子膝下无子,您作为母亲还不能路上捡一个吗。”刘嬷嬷接着说道:“再说公主不孕,现在都这么着急,几年后怕是会主动给驸马送女人留子。”

    “你说的没错,她连个孩子都怀不上,总不能拦着世子断嗣,这孩子生出来反正是要叫她母亲的。”韩氏被自己说服,“改天你给我找几个合适的,漂亮的,我先备着。”

    韩氏没说的是,崇宁长公主性子是个软的,好拿捏。

    底线都是一点点被压低的,韩氏深知这个道理。

    第20章 恩科

    燕帝本有趁火打劫之意,将拓跋护安排进出使的队伍,是有给他树立威望的意思在。

    “大周的武器真如他们所传?”

    燕帝早就接到了暗探传来的消息,说实话有些不以为意,北燕的骑兵横行草原,岂是大周短短数日便能超越的。

    萧钰心中叹了口气,若非亲眼所见谁能想到,正言道:“那火铳威力着实不可小觑,若是利用得当,未必不能重创我军重骑。”

    “智者可有应对之法?”燕帝了解这位智者的性格,自称帝后一直意气风发的脸上难得皱起眉头。

    “陛下不必太过担忧,此等武器大周皇帝既是只装备了五千兵马,便知此物造价不菲,北燕远离汴梁,大周皇帝怕是舍不得也没钱为边将装备。”

    萧钰思虑过后便看出大周府库的窘迫,此刻格外从容地出主意道:“陛下若有开战之意,宜早不宜迟,此时大周新帝根基尚且不稳,边军防备松弛,若能重创边军,定会使新帝威望受创。”

    况且岁币这个开战的理由就在眼前。

    燕帝心知智者的话有理,依旧不免犹豫。

    长时间的沉默后,燕帝沉吟道,“你让朕想一想。”

    萧钰暗叹,陛下老了,没了当初的锐气,反倒如中原老皇帝一般,愈发不愿意将手中的权力交出去。

    即便是他看好的五皇子拓跋护。

    “开战一事智者让朕考虑一下,”燕帝转移话题道,“那‘天灵玉’是何物?”

    北燕崇尚天神,燕帝拿到其中一块龙凤“天灵玉”时,属实一惊。

    “臣孤陋寡闻,这神物一说本就是哄骗世人,‘天灵玉’再有灵气也不过是一块俗物。”萧钰说道,“大周皇帝既是将这件宝物都送出来了,想必是不愿立刻和我军开战。大周新帝不似先帝,趁他未长成,我军要尽快做打算。”

    ……

    新帝登基,加恩科。

    春闱将近,汴梁的客栈住满了外地入京赶考的举子,尤其是那些住过进士的客栈更是格外火爆。稍微晚到些,京中也无亲友就只能流落到破庙。

    每次春闱都有没经验的,加之天气寒冷甚至有冻伤误了春闱的举子。

    往年这个时候,举子们除去温书,最多的便是以文会友。

    既是增进同期情谊,还能交换消息。

    最重要的就是打听一下今年的主考官是谁,讨论一番主考官的喜好,彼此再传阅些主考官的大作。

    大周文臣的最高成就有两个,一个是成为宰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另一个就是科举主考官,桃李满天下。

    每年这时书铺中,几位考官的文集都会大卖。

    算是考官封闭在小黑屋数十天的额外补偿。

    但今年却不同,这是新帝的恩科。

    直到考前半个月,主考官的人选还未公布。

    钟离微将今天的折子交上去,不忘问道:“开恩科陛下是自行命题,还是交由朝中大人。”

    “朕自己出。”

    叶敛正指望着这恩科为他解燃眉之急,“至于主考官朕心中有数,几位副考官便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何意?”

    “既是要当考官,肯定要通过朕的考试。”

    叶敛不光为恩科出了题目,就连考官都不放过。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