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1)
陈国公看着老妻身上的料子,心中一片愧疚,嘟囔道,“就你老婆子看得明白。”
“这国公府的家业是你打下来的,儿孙自有儿孙福。”
陈国公府这十几年来闭门不出,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先帝的不满。
先帝奈何不得陈国公府,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先帝不喜,愿意和先帝对上的少之又少。
陈国公府的状况委实不算好。
想到已经到了嫁娶年纪的孙子孙女,还有憋在府中的儿子儿媳……
陈国公下了决心。
“就当我最后信任陛下一次。”
*
阅兵定在腊月二十九,转日便是除夕。
除夕宫宴,大宴群臣。
陈国公出席今晚的宫宴!
此消息一出,众人皆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只是不知道陛下用了什么法子将这位倔强的战神劝回了朝。
宫中的人都是人精,宫宴临时加入陈国公府又如何,看陛下的样子,陈国公可是得罪不得。
陈国公府众人被引着坐到了殿中最靠前的几个位置之一。
太后听到陈国公府的消息愣了一下,摆摆手让这太监下去。
“德茂,找个由头将他送回尚功局。”
挑拨离间到她这里了,想必是真有人坐不住了。
昨日的阅兵,陛下果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暂且不提,先帝晚年做出的糊涂事。
在她刚入宫时,由于家世衰微并不得先帝喜欢,先帝即位后好美色,还曾为了美人落她这个皇后的面子。
除去权势相逼,梁太后和先帝能有多少情分?
梁太后自己都觉得好笑,先帝临终之际悔了又如何。
朝中的这些大人未免太过自信,也太过小看女人了。
她先帝那一两句温情的话便抹平以往的一切,这感情未免太廉价。
陛下不给先帝面子又如何,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多的是机灵的人。
“哀家和陈国公夫人也好久没见过了。”
赵嬷嬷心领神会,说道,“陈国公一家应该入宫了,太后若是想念,不妨派人接来福寿殿。”
太极殿宽敞是宽敞,但宫宴人数众多,为了安排下群臣,官职低微的官员座位甚至能排到殿外,即使有炉火取暖,依旧是暖和不起来的。
陈国公府自是沦落不到殿外,但绝对没有福寿殿舒服。
往年家中若有女儿在宫中为妃,大臣家眷是可以去宫妃殿中休息的,实在没有,梁皇后的凤仪宫也会招待这些大臣家眷。
毕竟女子体弱,在这喜庆的时候,谁都不想落个难看。
今年陛下后宫无人,梁太后又不愿意出风头,只能让尚仪局看顾些,多备些炭火,若有女眷不适,提前送到后殿。
“宫宴尚早,太后娘娘久未和夫人见面,想约您去福寿殿叙旧。”
赵嬷嬷亲自带着软轿来了太极殿,眼见她去了陈国公府女眷之处,在场的女眷心思都动了。
“劳太后娘娘惦念。”
陈国公府女眷被接走,原本盯着这里的目光也散了。
第12章 宫宴
“萧相觉得这大周太后……”
拓跋护并未严明,萧钰却明白他的意思。
想要离间两宫的何止是那些被损了利益的官员,北燕和西秦没有一个是希望大周和谐的。
放在大周先帝身上,萧钰觉得很有可能。
毕竟当初仅仅几句风言风雨,那位先帝便火急火燎的议和了。
放在现在这位皇帝身上,萧钰却不敢断言了。
只能希望大周的太后真的有能耐。
仅看大周新帝继位后又是整顿军务,又是召回陈国公,就知道不是安分的。
“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夫人何必多礼。”梁太后在陈国公夫人行礼前扶住她,握住手亲切问道,“我与夫人久未谋面,不知夫人一切可好。”
“年纪大了,免不了病痛,我这身体拖累,府上这些年和汴梁都生疏了。”
陈国公夫人孙氏这句话就将陈国公因为不满先帝闭门不出的传闻破了。
这是儿孙孝顺,没心思与城中官员交往,才不是和先帝示威。
全了皇室和陈国公府的面子。
太后笑着点头,“人老总是有些小毛病,难为你家孩子孝顺。”
福寿殿中,崇宁长公主在这种时候自是陪在梁太后身边,陈国公府不问世事十几年,她不过是幼时曾见过陈国公夫人。
此刻见到孙氏不免好奇,不是谁都能站在丈夫这边,和圣上对上,一对就是十几年。
和别府年岁相当的老太君相比,李氏的身体和精神都好得多,只是参加宫宴依旧是衣着朴素,虽说没堕国公府的场面,但格外低调。
陈国公征战沙场,战利品和先帝的赏赐一样不少。
只是陈国公府避世多年,战利品多是珠宝字画,宫中赏赐更是不可变卖,这才显的家中经济窘迫。
论起家底,陈国公府还是不缺的。
不过李氏喜好节俭,又想着国公府远离朝堂,心中想着多给儿孙留些家产。
“这位莫不是国公府的孙小姐,长得可真是清丽。”崇宁长公主招招手,亲切地说道,“母后,您这不是最喜欢小姑娘,这第一次见面能不给个见面礼。”
“要你充这个好人,来让哀家看看,是多大的姑娘了?”
李蔓柔上前大大方方的行礼道,“臣女李蔓柔,拜见太后娘娘,崇宁长公主,臣女今年十四了。”
“好姑娘。”梁太后拉住李蔓柔的手,将手上的镯子戴到她的手上,“陛下将这紫罗兰的镯子送到哀家这里,这颜色最适合你这种小姑娘了。”
“陛下的孝心,岂是她这小姑娘能担得起的,承太后娘娘厚爱。”
“作为长辈,还不能送份见面礼,蔓柔,不蔓不枝,柔嘉维则,是个好名字。”梁太后拍拍她的手说道,“这不是马上就及笄了,可曾找好了正宾?”
世子夫人柳氏闻弦歌知雅意,“她的生辰小,在十月份,还不着急。”
“及笄礼可是女子最重要的事,哀家觉得惠亲王妃就不错。”
惠亲王妃,和惠亲王相敬如宾,儿女双全,后辈皆是有出息的,严格算来,梁太后还要喊她一声皇嫂。
这样一位宗室都德高望重的长辈当李蔓柔的赞者,绝对是抬举了。
毕竟哪怕是国公府的小姐,李蔓柔身上却无爵位傍身。
“太后娘娘抬爱。”
陈国公府阳盛阴衰,李蔓柔是陈家唯一的孙小姐,女子不比男子,在这世上本就艰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赞者,也显出女方家中的重视。
李氏如此痛快的态度,引得太后的笑意更真了,“崇华说我喜欢小姑娘,可不是吗,见到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哀家觉得自己都年轻了。”
两方有意交好,福寿殿的气氛自是其乐融融。
“娘娘,时辰到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