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2/2)
山栀低头犹豫:“可是……终究不合适……”
红豆爽利的声音响起:“山栀姑娘,你现在伤了脚,也去不得哪里,我家夫人同耿夫人乃是从小的交情,你留在这养两日伤也没什么的。”
辛越略偏头,芋丝忙上前去搀住了,让她半靠在枕上。
辛越娓娓道来,山栀一时听得入神。
药生忙拉了一把紫檀八角宫凳,上头垫了软和扎实的猩红色椅垫,辛越朝他微笑颔首,坐下对山栀道:“你伤着脚,不用讲究这些。”
见了京中境况,一时看到了金山银山在朝她招手。
辛越头发也不拨了,自然地转过话题:“你若是要将算盘打在玳瑁楼的头上,却是不大妥当的。”
辛越一听来了兴致,两人聊着聊着便坐到了一个榻上。
辛越在渭国待了一年余,两地风俗相似,絮絮说着,三个丫鬟都听得十分新奇,时不时插一嘴,很快就走到了杏子楼。
辛越:“山栀姑娘要留在京里,还是要回江宁?”
山栀却欣喜地抬起了头:“正是,于您不过是随手,可山栀不可凭白欠下您一桩恩情。”
辛越讶然,随即从这小厨娘的话里明白过来,她跟着一路上京,听闻京里和江宁习俗迥异。
山栀细声道:“留在京里。”
十来岁的小药童头上顶着青色小髻,巴巴地站在杏子楼门口张望,见了她们一行人立时蹦得老高,几个箭步冲上来请安。
山栀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盒子,掀了开来,正是自己做的姜丝梅子。
药生见了辛越有些拘谨,为方才请安时候不够沉稳感到后悔不迭,生恐堕了丘神医的脸面。
山栀脸色微红,声若蚊蝇:“多谢顾侯夫人。”
由山栀将盒子递给黄灯后,黄灯拿了盒子出去查验。
说着往前几步撩起门帘,引众人鱼贯进入。
就在这时听到芋丝与红豆的请安声,老倪一手拄着拐,一手端着只白底彩秞的碟子进来,难为上头的姜丝梅子一点都没挪位。
“……”辛越差点忘了,还好反应尚快,行云流水拨了下耳后的头发,镇定地解释,“府里规矩如此。”
三个丫鬟连同药生齐齐变色。
自然生出了些许想在京里打出名堂的想法,故而才有今日去玳瑁楼这一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只见里头一个穿豆青色衣裙的姑娘躺在榻上,生得清秀可人,羞羞怯怯,面色有些苍白,见了辛越便用双手撑在榻上要向她请安。
“……”两个丫鬟忍笑。
须知各行各业,若想要有长进,想翻出新鲜花样,定是要有个对比的。
辛越拍了下手:“是极!不过你这想头,倒是十分可行的。京中王孙贵胄遍地都是,但豪奢多在其表,好比一户人家今日有一百两,定是要花八十两在行头上,出门必要光鲜亮丽,否则便会被看作是寻常中流之辈,二十两里能花在吃食上的大抵只有一半。”
此时努力走得板正昂阔,作出恭肃的模样来,一板一眼道:“山栀姑娘在西侧间,伤口已上了药,包好了,只是流血太多有些虚弱。”
辛越接过茶,呷了一口。
山栀这才小声道:“我原也是要给她的,谁料您的手实在太快了。”
红豆与这小药童最熟,往来拿药熬药时都是他跟在后头,这时便上前问:“药生,上午时带回来的那个姑娘呢?”
“嘉年使人抬了轿子,来接你回耿府,可我看……”辛越指了指山栀被裹得包子似的右脚,“你如今不大方便,还是留在这养伤吧。”
山栀犹疑地点头。
“也是。”辛越笑道,“我这府里,给你看伤的是神医丘云子,用的药无一不是上佳,若算起来,确实不大合适。”
山栀在江宁过五关斩六将,在数不尽的对比厮杀中拿下了江宁一等厨娘的称号,才入了耿家的眼,被聘入府中做厨娘。
无怪乎京中酒楼越开越多,生意越来越好,家饭终究是没有野饭香。
辛越笑眯眯:“听说你同耿家的短契要到了?”
芋丝忙上前接过来,放到桌上。
山栀道:“我原想的是,看看京里都时兴些什么菜式,再行定夺。”
又转头打量了一番这厢房陈设,“只有那真正有积淀的钟鸣鼎食之家、清雅矜贵之户,才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地有一套完好的规矩讲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这如何使得?”山栀脸色更白了三分,急忙说,“山栀非侯府人,怎好多叨扰。”
辛越正要捻一条,黄灯眼疾手快,上来劈手就夺开:“主子,不可。”
京里的好厨子虽说也多,但除开各个酒楼里的大师傅还有些流动性之外,高门大户里的厨子厨娘几乎个个都被钉在了府宅之中,
府宅之中的大厨伺候惯了主子,对主子的口味拿捏得一清二楚,做出来的菜式也就是这么几样,再好的厨子也泯然于漫长的岁月和毫无比照的舒适环境,使得王公贵人们多少都有点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