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7(1/1)
他说着话,就脱下脚上已经补了好几个补丁的布鞋,把吴氏按在床上狠狠的抽了一顿。
之后才啐了一口唾沫,穿上鞋。
“对,打她没用,就应该打你。”
“呸,上梁不正下梁歪。”
“早就应该教训你,不然也不至于孩子让你教成这样。”
“你满村的看看,谁家的闺女跟她一样,这么老大了,连一个上门说媒的都没有。”
“穷的,富的,丑的,赖的,就是没有敢娶她过门的。”
“就这还整天四六不懂的。”
“那洪翠翠再怎么是不是她嫂子?”
“是不是肚子里怀着孩子?那是不是我老宋家的种?”
他又怒指着宋桂花“我跟你说,你哥的孩子要是有个好歹,我就活生生的给你打死。”
宋桂花哭的眼睛都肿了,还不忘为自己辩解“不是我,根本不是我推的。”
宋大年气的又要脱鞋“你他娘的你还敢说谎,人家都看见了,你还敢糊弄你老子。”
“什么糊弄,就是那洪翠翠有心眼子,她装的,”吴氏怒目相视。
宋大年看着这母女俩,觉得真的是没救了。
就道:“我不给你俩在这翻舌,我这就去找人,把宋桂花你给嫁出去。”
“换两个彩礼钱,换了钱,好买些吃食,给你侄子补补,我们一家子也吃个饱饭。”
“要是……要是没人愿意要你,我就直接把你给卖了,卖的远远的,卖个贵价。”
宋大年说完就转身出门去了。
洪翠翠躺在自己房间里,听着上房传来的争吵声,嘴角埋在被子里,笑的别提多开了。
这就是她算计的事。
那个宋桂花,十好几岁的大姑娘了,马上都在家待成老姑娘了。
可都没有媒人上门提亲,这眼看着宋家人也不替她忙活,洪翠翠真是每每看到她都生气。
在家,还要占一份口粮,还烦死个人。
整天的自己一身毛,偏偏还要说别人是妖精。
这下可好,总算要把这惹人烦的小姑子给撵走了。
宋大年这边忙活着给自己闺女嫁出去的时候,桥根娘也带着满满一筐的鸡蛋坐上了驴车,去镇里。
那筐里装的鸡蛋,是全村的心意(除却宋大年一家。)
带着这些鸡蛋,派桥根娘为代表,去镇上看看元青禾,和她刚生下的孩子。
桥根娘到镇上,元青禾在坐月子,丫鬟领着她进门。
桥根娘在门口的时候,仔细地整理了衣服,还拍了拍,生怕上面沾染了什么灰尘。
一切都收拾妥当,才跟着进了屋。
看见元青禾,就笑着问“二婶子,身子可还好?”
元青禾坐起身,一脸笑意“好着呢,快,来坐。”
她拍了拍床边。
桥根娘却搬了小凳子,在床跟前坐下,没坐到床上去。
她坐在小凳子上道:“我这刚从外面来,一身的灰尘,不给二婶子找埋汰。”
桥根娘说着话,还把藏在布下面盖着的鸡蛋掀给元青禾看,满脸不好意思的道:“这是村里人凑的一筐鸡蛋,大家伙也没什么好东西,这鸡蛋拿来给二婶子补补身子,二婶子别嫌弃。”
元青禾赶紧摇头“怎么会。”
她说着语气略带责怪“大家日子过的都不容易,你能看看我就是很好,带这些子鸡蛋做什么?”
“留着家里的孩子们补补身子多好。”
“我这有吃的。”
“这待会啊,你吃了饭给带回去。”
“能来看我就好,不用带这些东西。”
桥根娘把筐放在地上,摆手“这哪还能带回去。”
“我们就是再没有,一家省两个鸡蛋还是有的。”
“再带回去像什么话?”桥根娘一脸嗔怪的模样“到时候大家伙不得说我办事不利嘛!”
第518章 相中了一个姑娘
“那下次有这样的活计哪还能交给我啊!”
桥根娘说着话,搬着小凳子,人靠近床边一些,“二婶子你搬来了镇上,我都有些日子没见到你了,以前天天的找你说话。”
“这猛地你不在村里了,我这……心里都空落落的。”桥根娘说着不好意思起来。
随后又笑开来“所以啊,这差事我肯定得办好了。”
“办好了,下次我还能找机会来看二婶子。”
“办不好,我哪还能好意思来。”
元青禾到底还是年轻些,被桥根娘这几句话说的,愣是不好意思再拒绝。
就是不好意思的道:“真是麻烦你们破费了。”
“二婶子这说的什么话,要是没有二叔,我们哪有现在这样的日子过啊!”
“听说桐州那边又发大水了,好多人又被淹了,要是我们那时候不走,这一次两次的就算人没事,可哪有安稳日子过啊!”
说完,桥根娘目光才在屋内搜寻起来“二婶子,桥根他两个叔叔,我两个弟弟呢?”
元青禾赶紧道:“放在隔壁屋,嬷嬷照顾着呢!”
说完,元青禾让丫鬟去把两个孩子抱过来。
两个包在襁褓中的婴儿被嬷嬷和丫鬟从隔壁屋抱过来,桥根娘赶紧起身凑上去看。
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欢喜的不得了。
把手放在衣服上擦了又擦,只是道:“桥根他两个小叔长的真好。”
“瞧瞧,这长的一模一样的,真真是喜人。”
“还吃的白胖的。”
元青禾看着她的动作,就道:“桥根娘你抱抱看,瞧瞧俩孩子长的好不好。”
桥根娘还是在衣服上擦着手,不住的点头“好,白胖的,也俊。”
“随了你和二叔的好样貌,长大肯定都是美男子。”
说着这话,桥根娘扭头踟蹰的看了元青禾一眼,然后嗫嚅着道:“那二婶子,我抱抱看。”
元青禾立马笑着点头“嗯,抱抱,你们都是自家的亲人,孩子从小就得你们多抱抱,等日后你经常过来,他们也不认生。”
听见这话,桥根娘的嘴角咧的更大,就伸出手去“那我就抱抱桥根他两个小叔。”
桥根娘说完一脸喜色的接过一个孩子,然后问元青禾“二婶子,俩孩子起名字了吗?”
“这哪个是大的,哪个是小的啊?”
元青禾告诉她“你怀里的就是大的,叫宋子轩。”
“另外一个是小的,叫宋子君。”
“子轩,子君,”桥根娘呢喃着这俩名字,笑着道:“一听就是好名字,也容易记。”
“哪像桥根那时候,本来他爹给起个树根的,我嫌太难听了,后又改个桥墩……”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