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2/2)
两人虽然同为暗牌,又都算是仲裁弟子,可站出来人人都说同尘比他讨喜。每回有点什么外务,同尘凭着这张看似无害的娃娃脸,总是接近目标套取消息的那一个。他么,就只有纨绔少爷这个角色,嬉皮笑脸往那一站吸引注意,斗鸡走狗,寻欢作乐,扮成个任人拿银钱哄的傻子。几次下来,名声也就给他败得差不多了。
“好好想,慢慢想。”同尘又拍了拍他的肩,手劲重的完全不像在安慰他,倒更像幸灾乐祸,外加雪上加霜,“怎么样啊,仲裁?你这几天过得似乎不太好啊。”
“这么快就连二哥都不喊了,唐松……”同尘啧啧两声,到底在他的瞪视下收敛了嬉笑之意,正色道,“除了那两位依旧找不见人影,其他就没什么特别的状况了。蜀州及近邻的七大世族、二十三城百余县镇,几乎都筛了一遍,没再发现有妖魔族行动的痕迹。”
“你放心,他是以梓城城主的身份掺和进去的,半点没动用仲裁院的人脉,凭他爹娘和兽谷的交情,谁也说不出一句不是。而且现在外头也没几个人知道他跟仲裁院搭着关系,毕竟……他也早都不算仲裁院的人了。”
“废话。要听假的我还用得着问你?”
所以仲裁和仲裁院才能使天下归心信服。
唐榆一时沉默,同尘挑挑眉接着道:“再说,我可没那么大脸面能吩咐他。你也知道的,裴岚当初离开仲裁院不就是因为他心里惦记着……啊,那位。这种情况下你让他收手不管,反正我自认没那能耐,不然你自己试试,仲裁?”
同尘闻言一顿,撩起眼皮看了看他,难得安慰了句:“还行吧,毕竟是第一次么,当不好也不丢人,慢慢就好起来了。”
“我怎么想……”唐榆小声嘀咕。
第245章 杂念
这话就有些戳心了。
唐榆一怔。他心里有答案了?
唐榆颇为无语地瞥了同尘一眼,没有搭理他的调侃,转头就说起了正事:“蜀州那边情势怎么样了?南疆的小谷主和唐松找着没有?”
说是没有其他状况,但其实光是金乌和唐松两人的事就已经让整个蜀州够乱了。
同尘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怕是还糊涂着,想了想,觉得仲裁要是在这关头出点问题还是挺严重的,难得热心道:“什么事为难到你了,说出来我给你参谋参谋?”
“可不是,昨儿才亲自去了一趟兽谷,带回来一批据说最擅长找人寻物的灵兽,眨眼的功夫就又跑不见影了,听说是打算到蜀地旁边的几个州府接着找。”同尘抱着胳膊,事不关己道,“我看呐,过不了多久,他都能一路往外找到京都去。”
大概他的目光太过明显,同尘很快也就收起了笑:“怎么了,你在想师父的话,他骂你骂得不对?”
这安慰还不如不安慰呢。
唐榆就是从那边过来的,中原各州的情报现在还源源不断往他案头上送,心里其实也有数,叹了叹:“裴岚还在跟着这事?”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随便从大街上拉一个人来,不管是道门里的还是凡人,必然都要给出肯定的回答——因为此前的仲裁都是这么做的,仲裁院对内对外也是这么宣称的。
“行了,少说两句风凉话。”唐榆皱眉,“让他收敛点。他站出来是仲裁院的脸面,别闹得太过分。”
同尘有些意外地看了看他:“你问我?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唐榆没忍住白了他一眼:“我上哪只要板着脸就够了,你以为谁会像你似的跟仲裁顶嘴?”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也不再压着性子,“有你这样的仲裁院弟子吗?”
“你这不是已经有答案了么?”同尘挑挑眉,把他的话又原样还了回去,“不然你也用不着问我,人手一本的仲裁院训令,从小念到大还不够?”
“怎么没有?你像条死狗一样瘫在床上的那几天是谁照顾的,忘啦?”同尘也毫不客气地回敬过去,“见识过你那副样子,再想把你当仲裁端着也端不起来了。”
唐榆喉头上下滚动,似乎哽了一瞬,才喃喃问道:“那真正的仲裁,该是如何?”
唐榆有些怀疑自己找他说话这个决定是不是脑子进水才做出来的。他不是很想继续说下去,但转念想想,现在除了同尘,好像也没有其他不把他当成“仲裁”看的人了。仲裁连作为“人”的杂念都没有,又怎么能有困扰,尤其是因个人而生的困扰?可偏偏他有,所以也就只能作为“唐榆”,找这个还能把他当成“唐榆”的家伙说了。
唐榆在心底默默咀嚼着这两个词,回过神时昆镝已经不在眼前。他看向同尘,后者拍了拍他的肩,一边将他往外拉,一边给他解释:“师父身体还虚着,跟你说了这么这话都是硬撑下来的,我便扶他到里头歇着了。他让你自己想想。”
唐榆歇了要向他诉苦的心思,转身就要走开,却被他拽住了胳膊,回头一看就见同尘笑得灿烂,娃娃脸上两个梨涡特别明显:“你这是遇着什么事了?还是这仲裁当着不开心?说说呗。”
不过唐榆看着同尘这张脸可没觉得哪里讨喜,反而挺能给人添堵的,尤其是这个时候的这副表情。
“哎。”唐榆过了半晌才喊了他一声,喊完却又默住了,仿佛不知从何说起,“……我这个仲裁,真的很差劲?”
说到这里,唐榆却不吭声了。倒让同尘觉得一阵无趣:“不是我说,你这仲裁当得也没什么劲儿。以前好歹还能跟我驳两句,现在好了,师父的气势没学成,倒把自己给变成了个锯嘴葫芦。”
说完这话便是一静,两人都似乎想到什么,一时相对无言。
“……你拿我寻乐子呢?”唐榆默默盯着他。
“你觉得……”唐榆犹豫了一下,“当了仲裁,就真的一点私欲、一点身为‘人’的念想都容不下吗?人要怎么才能做到……那种境界?”
同尘和唐榆都齐齐看向师父,听他继续道:“公与私,本该在你心里就已衡量分明,只要你问心无愧,对得起仲裁院这块牌子,对得起獬豸圣尊予你的恩拂,又何惧旁人说道?你到如今仍心怀犹豫,便表明你仍未彻底摒弃私心杂念,因而才有诸多顾虑。”
昆镝同样停顿了片刻:“……真正的仲裁从来不必考虑公与私,因为早在他接过这份重任时,所有的‘私’便该从心中完全摒弃了。仲裁需要权衡的,从来只有轻与重。”
公私。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