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2)
竹青最开始还嫌这人聒噪,听得久了,却也渐渐咂摸出些趣味来,再后来它发现自己竟然能听懂些许,竟然能明白其中含义。
第41章 要关门打狗
碧蛇晃晃脑袋,算是结束了这茬充满八卦意味的话题,同他们说明几处房间都在哪里后,就让他们自便歇息,告辞回房疗伤恢复妖力去了。
只可惜柳封川的状况没有好转多少:今天以为自己是棵竹笋,跑到竹林里直戳戳傻站着,还把半截脚都埋进土里;隔天又觉得自己是条鲤鱼,要不是虞词和竹青及时发现拦着,他险些扑进清潭湖里。
其中有辆乌顶青帐马车,瞧着灰扑扑的毫不起眼,甚至还有些破落陈旧。拉车的那马又老又瘦,蔫头耷脑地跟着队伍慢慢往前挪;赶车的那人布衣草笠,探头探脑地朝城门口那边瞧,偶尔从宽大的草笠下露出半张脸来,竟是清清隽隽的好相貌。
长仪不明白啊,它之前不是说要安居青羊山的么,横竖山里没人能管它,每天就看看书,顺便庇护着附近百姓,不是挺好?何苦跟着他们跑大老远的到夔州来蹚浑水,这里可是有仙门世家驻守的,还说不定有什么别的危险呢。
“好可惜啊……”
“自然。”
……
竹青的妖力不足无法化形,只能以纤纤瘦瘦的小蛇模样现身,平时行动全靠贴地游走,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踩到它尾巴,众人都小心避让着,偏偏昆五郎反应迟钝啊,踩到人家之后还要过上一盏茶半刻钟的才能反应过来跟人道歉。
若要从东面南面进入夔州,位于山水环谷间、相对平坦的奉节城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选择,这也是夔州与江南江北各地往来的重要门户,行商走货的大多在此周转歇脚,倒也令这州陲小城热闹起来。
“不论如何,咱们总会找到让柳道友恢复的方法……正巧我跟昆五郎原本就打算去奉节城,虞姐姐不妨与我们同行,也好有个照应。”
长仪小口小口地啜着茶水,听得津津有味:“所以你才这么爱读书?”
竹青的脾气多好啊,疼得蛇脸都扭曲了也没跟他们计较,看出俩姑娘闷在屋里有些无聊,还时常跟她们说些书里的逸闻趣事、风土人情。
结果竹青就反问她:“阮姑娘得知青羊山中埋藏着魔族蛊师留下的残蛊余毒,可会传信告知附近仙门?”
长仪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奉节?”
“他这么刻苦进学,必然成了当世大儒吧?”
竹青轻笑两声:“陪着小少爷那几年习惯了,如今每天不读两页书就觉得少点什么。”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长仪没出过几次门,在家也只看些《西夷木甲密闻志》《鬼谷机关谱》什么的,顿时被它嘴里的那些各地风光游记轶事给迷住了。再看旁边的虞词,虽然表情淡淡的,但也支着耳朵在听呢,时不时还讨论两句。
连昆五郎的迟钝症都渐渐痊愈了,他还是这副痴痴傻傻的模样。
长仪坐在车厢内,低头瞧了瞧那条安静盘在角落里的碧蛇,拧着眉有些苦恼:“城门处大多会有修士盘查,你能混过去么?”
“神魂缺失?这么说,柳道友的伤势跟先前那妖道无关?”如果是妖道取走了他的神魂,那么锁魂镜碎裂之后,他应该能神魂归位、恢复正常才对。
她点点头:“封川尚未恢复,是因为他神魂有所缺失,我打算去寻他缺失的那块神魂,也想借机查清他在奉节究竟发生何事。”
小家伙简直雪上加霜,一时没人看着,就伸手去捞那条碧蛇,抓着啃。以至于竹青见了他就绕道走。
今日的城门外也排着老长老长的进城队伍,乍眼瞧去,走货赶镖的,走亲访友的,荷担赶集的,衣衫褴褛的,骏马金车的,孤身的,携伴的,拥仆的,什么样都有。
“你跟那小少爷也算颇有缘分,后来你修炼成妖,有去看过他么?”
众人在竹舍里休整的几天过得挺有意思。
……
总之他们彼此间都有了更深的交流了解。
夔州地界与隶属江南的荆地大为不同。
“非也,小少爷曾说过,他读书是为经世安民,所以后来便去仙家当了门客,陆续协理过几处州府,辖内百姓富足安乐,都念他的功德。只是他身边时时有修士跟着护卫,小生不敢靠近,远远瞧过几眼便罢,到底也没正式向他致谢。”
此处西靠蜀地,东邻荆北,却没有荆北的水乡柔婉、千里平原,其风土地貌更接近于山脉纵横的巴蜀,险峰巍巍,急流湍湍,望之令人胆寒心怯,间杂着奇岭矮丘、幽谷深涧,地势起伏复杂,可称是易守难攻之地。
……
四天后,虞词忽然找进长仪的房间,没等她疑惑,张口就道:“我打算去奉节城。”
——它竟然在小少爷的读书声里开了灵智!
“按理如此。”
先前谁都没想过竹青会跟着一起来,所以当他们走到半路的时候,碧莹莹的蛇脑袋忽然从柳封川的袖子里钻出来,着实把她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