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1/1)

    “我觉得这个地方,云露对宋清兰态度的转变不太符合她的性格。”

    下一场戏里,被宋清兰及时救下之后,云露抱着她失声痛哭,同时将自己的情况和盘托出。

    宋清兰大为同情,绞尽脑汁设法去治疗云露的病。

    云露十分感动,自此将宋清兰视为恩人,并且洗心革面,改过自新,再也不复从前的行径。

    宋清兰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慢慢向她透露革命知识。

    云露也由此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从一个被金钱腐蚀,脑子里只有自我和小情小爱的被剥削、被压迫者,转成了一个合格的革命者。

    “云露这个角色非常要面子,她轻生的时候被宋清兰救了下来,不仅不会感激,反而会觉得丢了脸,虽然心里知道对方的好,但是嘴上绝对不会认……”

    赵主任一边听一边点头,然而最后却颇有些犹豫地说:“你说的确实更‘云露’,其实安排这场戏的时候,组里就讨论了很久,原本也想按照这个发展来安排,可是云露的性格、设定,本来就已经够不讨人喜欢了,如果这里还不能‘反正’的话……我们也担心演员会有心理负担。”

    方素娥也赞同地说:“也要考虑观众的观感,就怕到了最后,你要被骂得不能上街。”

    谢菱想了想:“如果不是因为剧情设置,而是担心演员想法的话,我觉得赵老师可以按原本的发展来重新编排情节——角色性格的一致性才是最重要的,我不会因为角色的好恶、观众对角色的看法产生心理负担,但是如果角色出现矛盾就不好了。”

    赵主任感慨道:“头一回看到有演员不介意被观众骂的,既然你同意,那我就真的回去改剧本了?以后可不要后悔啊!”

    谢菱摇了摇头,笑道:“不会的,只是临时改剧本,后面很多场戏都要跟着改,最辛苦的还是编剧老师们。”

    赵主任乐呵呵地说:“不会,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只是你要想清楚了,否则后悔都没有用了。”

    文学系的老师们都有心把《映山红》这部年度大戏当做自己以后的代表作的,稿子都不知道改了多少次,云露的心理变化算得上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副线,同时也推动着主线的发展。

    本来剧本里云露的剧情安排就是害怕演员闹情绪才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现在谢菱居然跟他们原本的设想殊途同归,自然是高兴都来不及。

    转过头,赵主任私下里忍不住和方素娥称赞谢菱:“谢菱这个学生,将来不得了,心胸宽、眼界高、脑子也活,你看她一点都不拘泥于眼前,当演员的就是要以角色为先,不要以自己为先……”

    方素娥自然认同得很,低声说:“你们在写的那个戏,明年要上的,里面那个女主角?”

    赵主任没有说话,只微微颔首:“我也觉得她挺合适的,等过了国庆,这个戏上完了,我就去跟她说。”

    第26章 搬家

    “到时候还得麻烦方老师……”赵主任提了一嘴。

    方素娥立刻点头:“放心, 这是分内的事,你不说我也会给留神的。”

    两人在这边低声商议,张叶茗隐约听到几个词。

    她现在消息灵敏,早早就了解到学校里正在协助影片厂制作一部电影的消息。

    这部电影是最近开始筹拍的, 接触了不少老演员。

    张叶茗虽然没有接到邀约, 也没有见到剧本, 但听某些有门路的长辈们聊起来,都是很看好, 觉得只要不乱拍,多半能成为一部好剧。

    赵主任就是其中的主创。

    他刚刚口中说的戏, 多半就是指这一部了。

    电影和舞台剧不同, 表达手法更多样,受众更广,影响力更大, 还能留下影像资料一直流传下去。

    谢菱还没入学, 就能被老师们这么看重,以后的发展可想而知。

    同性别、同年龄段的演员一般来说都会产生竞争, 一个角色,只能定一个人,选了你, 就不能选我。

    张叶茗在外排练、演出的时候, 常常看到同一个剧团、剧场里,演员们为了争夺角色闹得不可开交。

    但她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眼光浅薄的人,一方面有自信,另一方面,这些日子以来, 谢菱的表现也足够抢眼,让她折服。

    张叶茗有心要卖个人情。

    她悄悄把谢菱拉近了一点:“你有没有相熟的声乐老师?”

    谢菱摇了摇头。

    原主以前没认真读过几天书,曾经就读学校里虽然也有音乐老师,但是根本没什么交集,更别说相熟了。

    张叶茗语带神秘:“还是找找看吧,叫老师帮着补个课,我知道你舞蹈特别好,但是嗓子也很重要,提早学一下发声、读谱,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了。”

    见张叶茗突然跑来和自己没头没尾地说了这样一番话,谢菱若有所悟。

    她正要道谢,就见人群里挤过来一个人。

    那人的脸很眼熟,又因为太久没有见到,变得有点陌生。

    过了两秒,谢菱才认出来那是原身的母亲。

    “谢菱!”谢妈妈大声叫了一句,“你这孩子,怎么搬出来住也不跟我们说一声!家里都快急死了!”

    她一边走一边抱怨,好像特别关心这个女儿,又四处张望。

    正在和赵主任说话的方素娥一下子就注意到了这里的动静。

    她是见过谢妈妈的,当时知道对方并不好沟通,后来从沈琴的妈妈那得知了谢家的详细情况之后,对谢菱的父母就更不满了。

    “是谢同学的妈妈!您怎么来了?”方素娥连忙迎了过来。

    谢妈妈刻意把声音放得更大了,指着一旁的谢菱:“这个女儿,也有点太不像话了,搬出来好几天了,一点口信都不给我们捎,要不是听别人说起,家里都不知道原来学校还没开学的。

    “一个大闺女,我实在不放心她自己来这里住,这不,赶紧来把人接回去。”

    又把头转向谢菱:“你这里搞完了没?赶紧去宿舍里把东西收一收,回家再说。”

    住在学校都那么长时间了,谢家一点反应都没有,莫名其妙的,谢妈妈突然之间冒出来,傻子都知道其中肯定有问题。

    但做家长关心子女,实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谢菱不打算当面撕破脸,否则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她摇了摇头:“不用了,我在这住得很好,不打算搬。”

    谢妈妈也不跟她说道,而是拉着方素娥的手:“方老师,这学生不懂事,你们老师应该懂事的吧?我打听过了,现在你们军文院都没开学,学校都没几个人,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吗?”

    她这话一说出口,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对。

    当着老师的面,说别人学校不安全,谁能高兴?

    况且军文院是军属院校,门口都有警卫站岗,小偷小摸都不会考虑来这,比其他的地方安全多了。

    眼见周围的老师们面色都不太好看,一旁的谢宝珠也跟了过来,笑着搭话:“妈,你说什么呢!军文院当然安全得很,我看你是急过头了。”

    “不过……”她看了看对面的方素娥,“方老师,谢菱是不是还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啊?严格来说,还不算你们的学生,就这么搁学校里住着,好像有点不合适吧?”

    “而且军文院现在还没开学,也没有饭堂,学生上哪吃东西?谢菱女孩子家家的,一个人住在宿舍里,嘴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有点害怕的,还是回家住的比较好……”

    谢宝珠这一番话,有理有据,俨然一副体贴妹妹的好姐姐模样。

    她说完之后,还亲亲热热地走了过来:“谢菱,你看,你偷偷跑来学校,也不跟家里说一声,我们该多着急啊!哪儿能有家里住得舒服,好了,别耍小脾气了,有什么不高兴的,咱们回去再说?”

    好像这个妹妹只是因为任性,才跟家里人闹别扭。

    要不是熟知她的性格,也有原身的记忆,谢菱都要被唬过去。

    而如果是原本的谢菱在这里,被谢家母女这么一唱一和,多半会气得不行,口不择言地说家里如何对自己不好云云,又拉着在场的人让帮忙主持公道,一旦别人向着谢妈妈、谢宝珠她们,就骂对方不识好歹。

    殊不知这种方式,反而把旁观者推向对立面。

    不过是演戏而已,原身不会,不代表谢菱不擅长。

    她做出很是为难地样子:“不是我不想回家住,但是你不是马上就要去军一院了吗?”

    谢宝珠笑笑:“我不在家,不是有爸妈在吗?”

    谢菱摇了摇头:“上次厂里的人还特地交代,说他们马上就要去总厂进修,少说也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到时候还不是我一个人在家?一样也不知道上哪吃东西……”

    谢妈妈听到这里,习惯性地瞪了她一眼:“你那么大一个人了,吃东西还要人管?!自己不会做??”

    谢宝珠拦之不及,只好喊了一声:“妈!”

    谢菱似笑非笑地看了谢妈妈一眼:“我已经这么大一个人了,自己也会弄吃的,家里没人,还不如住在学校,至少有警卫员,每天来回也方便——家里离学校每天单程都要四十多分钟,晚上我一个人回去,更不安全吧?”

    她一脸的人畜无害:“妈,姐,你们要是真的为我着想,才不该让我回去住啊!除非,你们一点都不担心我的安全……”

    这一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堵得谢家母女两人一时都被噎住了。

    饶是谢宝珠口齿伶俐,自诩脑子聪明,反应极快,也被将了一军。

    如果强行要求谢菱回家住,就是完全不在意她的安危,跟她们之前的说法完全矛盾,在场的人跟以前那些熟悉谢家情况的不一样,根本不会向着她们,只会帮谢菱说话。

    可是要是让谢菱在学校里待着,鞭长莫及,自己还怎么讨要董老的名片,让她出面引荐?爸妈还怎么把她送回乡下进招待所干活?

    谢宝珠陷入了两难。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