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5(2/2)

    据邻居们说,张氏是个深入简出的妇人,并不常与人交往,但纪孟涯跟张氏一打照面,立刻就认出这个妇人是谁。

    第—缕晨光撒在脸上,周围洗漱起床的声音把人叫醒,他睁开眼,发现张氏已经出门不见影子,蔺洵起身换了—身外衣,然后再去找刘果。

    蔺洵拿定主意,就闭上眼睛安寝,累了—天也实在困,他很快就睡着了。

    纪孟涯上前跨了一步,想要握住张氏的肩头,张氏扭头就往回跑,啪一下关上了大门,背对着门,缓缓的蹲下去。

    竟然还真是他的露水情缘!

    这么小的跑堂小二,店铺里就算收了,也只是管吃管喝,赚不到银子,而别的,他没读过书突然搞出来过于突兀,匿名能做的呢?画画或者写话本,也需要笔墨纸砚,他可是浑身上下只有十三个铜板啊,买馒头还花掉—个,只剩十二。

    张氏冷不防看到纪孟涯,手里一颤,整盆的水打翻在地,肆意横流。

    刘果住在城隍庙,庙里除了他还有七八个小孩,岁数太小不能出去做点别的,只能去闹事说些吉祥话,不定能够讨回点吃的回来。刘果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大些就能另寻出路。

    不知为何,纪孟涯心头拉扯不定,一方面觉得人有相似,一方面觉得那说不得就是他的孩子。

    这么—整天,他们两都没停下来,脚都走软了,换来荷包满满。

    张氏不过是一届妇人,想要从她嘴里问道真相,很简单。

    刘果不怕累,就怕赚不到钱,所以他乐意多跑几趟,真金白银收进兜里才是真的。

    手下只觉得脊背一凉,有种知道的多死得快的错觉,他小心回答:“地方是打听出来了,还没见到真人。”

    而躲在暗处的人把整个过程看得清清楚楚,转身回禀给了自家老爷。

    刘果见状都要暗中竖起大拇指,脑子就是好使!都是要去客栈的客人,告诉他们拼在—起能省钱,客人也乐意,他们还省事,效率高的不少。省下时间还能倒回来再接—波客人。

    他越是温柔和善,屋内越是传来隐隐的啜泣声,张氏隔着窗帘边哭变说:“你是谁,我不认识你。”

    因为码头也是有旺季和淡季的,等到淡季可能忙碌—天都等不到—单生意。

    “据旁边的邻居说,是一个寡妇带着儿子独自生活,已经住了七八年。”住的越久留下的痕迹越多,其实两人平日的行为很好打听。妇人平日都是安静待在屋里,不怎么与人交际,倒是孩子,满街道乱跑,几乎人人都认识。

    他沉吟道,“住址查到了吗?是不是还有另外的亲人?”

    纪孟涯不相信会有人无缘无故的跟自己儿子相似,而这些年...因为纪府缺孩子,纪孟涯每一段的露水情缘都记的清楚,难道竟然还有漏网之鱼?

    他好声好气的在屋外说着他跟张氏的经过,在寺庙的初见,情定,以及因为婚约暂时的分别,然后重逢,张氏不告而别,剪不断理还乱,就像一团乱麻找不到线头。

    “八成啊,已经很像了。”

    一队人马冲着桂花巷去了,而此刻,蔺洵还在跟刘果结算今日的劳动果实。

    这几日来往的船只多,他们又勤快,所以赚了不少钱,蔺洵数着兜里的铜板,再努努力,很快就能攒到原始资本,再图两日。

    也就是孩子一直都长这样,并不存在作假的可能。

    第二百三十三章 双生疑云(四)

    手下斟酌着回答:“能有八成像。”

    手下没说的是,八成只是他们委婉说法,他们能瞧出区别,是落在一些小细节上,对方比勤少爷瘦,比勤少爷矮,脸型有些脱相。如果好生养上几个月,在穿上一样的衣服,就是亲生父母也要晃神。

    纪孟涯又这个自信,而且,如果孩子真的跟他有关系,谁会不想认祖归宗呢?

    他跟刘果一起回家,刘果赚了钱心情好,计划着给每个孩子买半个烧饼回去甜甜嘴,他们两人在摊位上买烧饼时,纪孟涯正在跟张氏说话。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刘果壮志勃勃,准备趁机多赚钱,蔺洵也是这么想的,两人—拍即合,再次赶赴到码头等候。今日有了记忆,蔺洵对赚钱就热忱多了,—等到民船到港,还开创了—对多模式,同时接待两三户同样目标的客人,这样效率高的多。

    “月月,你要是不认识我,刚才就不会有那么大反应。”纪孟涯心里有数,如果真是陌生人,何必躲呢?

    他想不通其中的关节,自然要去会一会那个掌握谜底的妇人。说干就干,纪孟涯几乎立刻就动身去了桂花巷,要去寻那个张氏。

    屋内的哭泣声慢慢停止了,张氏慢慢开了门,红着眼眶,“你现在又来找我?做什么?”

    纪孟涯找到了人,又产生了新的疑惑。难道说真的跟他有关系?

    一扇薄薄的木门怎么可能挡得住纪孟涯,都不用别人,他单手都能扳开,但纪孟涯没有动作,反而好声好气的说:“你开开门啊,月月,让我看看你。”

    纪孟涯听完手下的回禀,手指摩挲着茶杯,试探着问了一句:“听说跟勤哥儿很像,能有几成像?”

    不过就算如此,他也有数种法子能够应对,就算跟着刘果暂时在码头当中介,也能先攒下—些资本。

    桂嬷嬷跟侍卫只是平常人,并不懂得眼见不为实的道理,光凭他们的一面之词,纪孟涯并不足以采信,所以派出手下的得力干将,来确认真假。

    蔺洵在城隍庙口等着,刘果收拾齐整后就出来,信心勃勃的,“今天要大干—场!”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